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文化 敢有歌吟動地哀——向六四遇難者及其家屬致哀致敬

敢有歌吟動地哀——向六四遇難者及其家屬致哀致敬

30年來,從硬件上而言,中國的國防及財經實力,今天已躍上國際舞台,儼然僅次於美國而成大國老二;然而軟體上而言,其氣節綱紀、則全面敗壞!

陳詠智 作者: 陳詠智
2019-05-28
韻諫春秋

標籤: 八九民運六四30周年六四事件共產黨學生改革開放民主江澤民胡耀邦自由鄧小平
當日鄧小平有勇氣單挑了毛的陰魂,理順了千百萬計源於文革及反右的冤假錯案,啓動了經改的火車頭,使社會和諧,重整黨軍政凝聚力。(亞新社)
當日鄧小平有勇氣單挑了毛的陰魂,理順了千百萬計源於文革及反右的冤假錯案,啓動了經改的火車頭,使社會和諧,重整黨軍政凝聚力。(亞新社)
0
SHARES
773
VIEWS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中國夢》──羅文

梅艷芳《血染的風采》

民主歌聲獻中華《為自由》大合唱 001/139

有謂沒有六四的武裝鎮壓就搞不出吐氣揚眉的2008年京奧,今天的中國才有實力在國際金融舞台上說個「不」字,這究竟是中宣部的一貫傳達,抑或是經得起考驗的歷史規律?

六四前的失衡局面

據中國政府公布的資料,1952年的GDP是679億元人民幣,1965年為1734億,1978年是3678億,1988年是15180億,1993年已跳升到35673億。在實際行政運作上,文革結束後,趙紫陽首先偷步在四川把農耕分配,推回至1958年人民公社專政前的初步私營化體制,以極短的時間搞活了天府之國的糧倉,民間響起了「要吃糧,找紫陽」的川音。鄧小平正式復職後,以大無畏的勇氣策動胡耀邦,着手平反了全國數以千百萬計罹害於反右及文革的冤假錯案,激發了「四個現代化」、摸着石頭過河的經改熱潮。及至華國鋒退位,胡趙於80年代初當家後,展開中英談判香港回歸的序幕,鄉城間活躍的跑單幫群湧現了建國以來第一代的萬元戶。

回顧1977年至1989年間的社會文化思潮,魏京生在西單民主牆提倡第五個現代化的一張大字報,招來十年的冤獄。北大教授李澤厚在80年代初出版的《美的歷程》,為青年學子在困頓於丟棄唯物辯證法後,心靈修養的無依而填補了一段失衡的真空。文藝界爆發出被專政了30多年的階級情緒鬱結,迭出了《巴山夜雨》、《人到中年》、《芙蓉鎮》、《原野》、《高山下的花環》、《黃土地》、《紅高粱》、《藍風箏》等扣人心弦的佳作。白樺的《苦戀》和劉賓雁的報告文學《第二種忠誠》,更掀起了社會上一波波的沉思與激論,加劇官方的左派老人,咀咒謾罵改革派的精神污染和資產階級自由化。

胡耀邦被逼下台後,中生代知識分子拍製的電視系列片《河殤》出閘,掀出了前所未有的布衣論政狂潮:從批判保守內陸的農耕文明來影射頑固老人的垂簾攝政,卻漠視了自鴉片戰爭至八年抗戰所孕育的民粹本能,以及海外帝國主義始終不改豺狼本色的國際形勢,抽空地勾出一個欠成熟的思維:「中華民族為什麼選擇了儒家?」他們在黨大過國的生存基礎上,其實說不出又想不通的卻是:「中國人民為什麼選擇了共產黨?」連中生代的學者當時縱然秉懷對黃河情深義重的憂患,尚且自惑於對傳統文化價值的深層鑽研,更昧於西方現代公民社會架構的形成與發展,又何以苛責才剛自1977年始恢復大學高考的這一、兩代年輕人呢?

1982年、1983年間北大首次容許學生會自行投票選舉,據王軍濤與胡平後來表示,他們當時唯一「可取之經」就是參考了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的章程。2009年5月、前六四學運領袖馬少方在《明報》撰文回憶當時廣場的活動,說明他們參考了香港學生代表帶去香港學聯的議會程序規則、來組織學自聯。現代大學學生會的發展形成、組織本質上必須依據嚴密的法律保障基礎,莘莘學子本份上、亦必須誠意正心,自覺地以保障大眾生命安全,為最重要的行動綱領,始可潔身避免捲入派系權力鬥爭的旋渦,符合「止於至善」的大學之道。但組織本體上植根於一黨專政的歷史失衡、乃埋下了1989年學自聯擁權專政的伏線──2009年5月、前學運領袖封從德在《明報》撰文,痛心回顧另一學運明星領袖吾爾開希、當日提出了絕食活動,不容0.1%服從99.9%同學的意見,這類吹擂式的口號,卻給強硬派的李鵬在鼓動戒嚴上幫了大忙!

誠如芝加哥大學已故教授鄒讜以博弈理論Game Theory分析天安門事件,所得的結論:學生與當權者作了一場不是你輸、就是我贏的豪賭,不求妥協、無從退場、血光之災遂……。據海外流亡人士在90年代出版的《西山夜話》所載,1989年5月時,聶、徐兩位老帥和七位上將(以楊得志為首)曾策動了兩團軍人起事,準備佔領中央廣播電台,向入京部隊廣播、呼籲掉轉槍頭、捍衛學生及民眾;但被總政部指派戒嚴部隊先下辣手、處決了西山基地的林署長,北京部隊司令周依冰將軍的參謀亦被解職,被逼流亡海外……

八九後經濟起飛的巧合因緣

六四前查封了鼓吹政治改革的上海《世界經濟導報》,繼而行了六四大運的江澤民被洋秀才撰書力捧為「他改變了中國」,可謂神來之筆!究其實,六四屠城招來了全球的譴責與西方國家的經濟封鎖,從1989至1992年間,中國的經濟仍是一池死水,毫無起色。傳言期間,江澤民甚至急得要投向堅持「鳥籠政策」的保守派陳雲陣營,鄧小平屠城後死不認輸,騎虎難下,便南巡廣東,準備予珠三角大開自由經濟特區綠燈,並甚至要再次陣前換帥,看上了葉家二公子!楊家將一時亦氣焰囂張,喊話保駕護航而另有圖謀。歷史的吊詭是江澤民結果不知何故得保其位,且順手接了一記來自白宮及美國企業界巧合的變幻式棒球──外判生產(outsourcing),給長三角與珠三角地區掀起了波瀾壯觀的中外合資開發高潮,解脫了長期法源於最惠國(MFN)配額和來源證的催命咒,進而從免稅優惠「來料加工」特區出口,一步步推進到大型國企借殼合資融資、掛牌上市,玩起對沖金融的財技來。1998年的GDP已到US$10290億;85195億元人民幣;而1998年的人均GDP是6860元人民幣,US$829;到了2008年的GDP:US$46005.9億,人均GDP是US$3473;2018年的GDP:US$136051.8,人均GDP已是US$9769了。

以統計數據來說,中國以20年的時間把自己的人均GDP增長了11.78倍,但日本則需花上28年始增長2.23倍(日本1990年GDP:US$24419億,人均GDP: US$ 19,782──2018年GDP:US$55945億,人均GDP:US$44227; 而美國2018年GDP:US$204941,人均GDP:US$ 62606)。

當年若非美國克林頓總統在位時,為應對國內通脹與國際市場競爭而積極落實全球經濟一體化政策,甘冒境內傳承百多年的手/輕工業生產線,所面臨致命性崩盤的政治風險,那又何須在2001年把中國納入WTO,以便有效地規範中國的對外傾銷、對內壁壘的蠱惑波呢?其實這是一次六四屠城與The World is Flat(世界是平坦)緣下的外判生產之一段巧合因緣!

九三後加劇失衡的污煙障氣

鄧小平的南巡講話,正式為中共告別了以無產階級為先鋒隊伍的共產主義,經濟上從價格雙軌制的半計劃經濟全面傾斜於廣招「港、台、外商」投資開發出口國際市場的新格局,發展出「官商刮籠一條龍」:黨軍政與外商關係網蜕變成另類階級鬥爭的「悶聲發大財」──把神州南北變色為「利字當頭,私字掛帥,有權不用,過期作廢」的銷金鍋,共貪同腐已成了體制內權力的核心標誌!社會上貧富懸殊與城鄉間的差距所激發的階級矛盾,時常都足以掀起秋收起義!其始作俑者是在位者,普遍徹底罔顧了基本的城鄉環境生態保育,以及基層工農兵階級的起碼生存權利與生活福利。在軍警一黨化下,全國一黨專政主導的冒牌市場經濟體制,穿上了繁榮「娼」盛,「有事找大哥」的新衣!?怪不得洋秀才定性江澤民「改變了中國」,因為犧牲了數百萬軍民烈士所打下的紅色江山,一下子又回到70年前黃、賭、毒泛濫,壓逼着無產階級三座山頭的舊社會了!

共產黨如何浴火重生

當日鄧小平有勇氣單挑了毛的陰魂,理順了千百萬計源於文革及反右的冤假錯案,啓動了經改的火車頭,使社會和諧,重整黨軍政凝聚力。1987年蔣經國晚年在台灣開放了黨禁,為新聞言論自由及多黨選舉拍板合法化,更新了國民黨的生命力,因而令後來人擁有法律基礎逐步平反了其白色恐怖下的無數冤案,讓台灣攀列亞洲四小龍。縱使13年後,台獨成功「綠化」篡奪中華國祚,8年後,台灣的中華兒女再憑藉選票來重光民國,就全賴藉一個初步的公民社會所衍化的選舉制度,始可捍衞國祚。如今若能挾經濟儲備的強勢,及時為六四翻案,順應民氣逐步鬆動軍警國家化的死結,始能展望有機會掃蕩貪污腐敗的有組織犯罪體制,從而更新共產黨浴火重生的生命力,為日後全面的政治改革鋪路。

30年來,從硬件上而言,中國的國防及財經實力,今天已躍上國際舞台,儼然僅次於美國而成大國老二;然而軟體上而言,其氣節綱紀、則全面敗壞!一般民間的評估、都深信國家之90%的財富資源,由其不足國家人口百分之一的家族集團所操控──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危機重重!可以肯定地說:及時平反六四、才是挽救中國共產黨狂瀾於既倒的唯一法門,這是重整時代民氣的源動力,承擔着開拓新紀元的歷史使命,更是治理台獨、藏獨之民族分裂流感的最固本培元方劑。八九當年我在外邦遇上一位台灣僧人,他輕輕説道:「六四期間,開槍殺人的小士兵都是受害者啊!」那時我年輕,不以為然。如今回顧這一段悲慘的民族血淚史、不禁老淚縱橫,謹此向六四遇難者及其家屬致哀致敬!

《歌唱祖國──奥運開幕》──林妙可、杨沛宜

《黃河大合唱》(完整八個樂章)2005。作詞:光未然;作曲:冼星海;指揮:嚴良堃

《國際歌》全場觀眾沸腾

《為自由》

參考資料:

  1. 2005 Embass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Year Book
  2. The Stateman’s Yearbook 2008 , ed. Barry Turner, 2008, MacMillian
  3.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istorical_GDP_of_China
  4. https://en.wikipedia.org/wiki/Economy_of_Japan
  5. https://en.wikipedia.org/wiki/Economy_of_the_United_States

原刊於《信報月刊》,經作者擴充、更新內容授權轉載。

敢有歌吟動地哀二之一

更多精采文章

  • 選民認受與政績認受選民認受與政績認受
  • 悼六四30周年──民主歌聲獻中華悼六四30周年──民主歌聲獻中華
  • 林行止:薪傳守志資料館 滄桑漫話天安門林行止:薪傳守志資料館 滄桑漫話天安門
  • 一段歷史──寫在六四30周年一段歷史──寫在六四30周年
  • 六四30周年感言──今年多了愁思六四30周年感言──今年多了愁思

0

陳詠智

美國詩人學院會員,美國交響樂團聯會會員,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名師講座教授,喬治華盛頓大學當代華盛頓傑岀詩人檔案收集委員會常委,美國綠山學院和瀋陽音樂學院客座教授,紐約大學翻譯系碩士班考委, 華盛頓 Washington International 總裁;曾任華盛頓藝術俱樂部《悼念南京大屠殺八十週年詩歌韻之夜》、喬治華盛頓大學《詩魂羣英會》及駐美意大利使館《國際詩歌之夜》監製主持、中國交響樂團、江蘇演藝集團顧問,美國 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Arts、 南卡州、新澤西州文化委員會、華盛頓市府評委 ;華盛頓交響樂團副主席、華盛頓青年交響樂團發展總監、國家室樂團行政總監、Commissioner for National & Community Services 華盛頓全國/社區服務委員會專員。 其作品 A Fugue Of Tone Rhyming 入選 2009年美國Tom Howard 作詩比賽高評「Highly Recommended」;英詩集 《Mass for NanKing’s 1937》 於2016年由華盛頓 New Academia 出版社發行;其詩作已被美國國會圖書館《詩人與詩篇》項目錄音存檔。其中詩發表於《香港文學》、《信報月刊》、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學術論文發表於哥倫比亞大學、倫敦京斯頓大學、日本天理大學、香港大學、華盛頓DC大學、馬里蘭大學等大學學術會議。2007年陳詠智帶領12位美國聲樂家參與南京大屠殺70週年紀念音樂會的演出, 擔任合唱指揮;名列《美國名人錄》及《全球名人錄》。
View all posts
標籤: 八九民運六四30周年六四事件共產黨學生改革開放民主江澤民胡耀邦自由鄧小平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楊麗紅攝於演唱會海報下。(作者提供圖片)
字旅相逢

菊部回眸六十秋,麗歌紅韻樂優悠──專訪粵樂曲藝名家楊麗紅

作者: 馮珍今
2022-08-16
香港城市大學優才及教育發展處處長陳志豪教授(右)與副處長羅錦榮教授(左)。
灼見教育

城大辦「HK TECH老虎班」  最高120萬港元獎學金  安排頂尖課程及導師  訓練明日創科領袖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2-08-16
在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訪問台灣後,中國隨即發布台灣問題白皮書寓意何在?(亞新社)
大中華視野

北京發布台灣問題白皮書的政治意涵

作者: 盧兆興
2022-08-15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博士、灼見名家董事會主席潘燊昌博士、灼見名家社長兼行政總裁文灼非先生、何文匯教授、潘銘基教授、蔡元豐教授、陳瑞端教授及一眾嘉賓與參賽同學合照。
腹有詩書

第二屆「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總決賽四強對壘 英華小學蟬聯冠軍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2-08-13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博士在致辭時表示,讀書更能讓我們從別人的經驗中,提煉智慧,領悟人生的道理。(文灼峰攝)
灼見教育

蔡若蓮:從小欣賞經典作品 培養文化素養及品德情意

作者: 編輯精選
2022-08-13

影片

  • 曾鈺成:明年還會有區議會選舉嗎?區議會是否已經完成歷史任務?
  • 嶺南中醫世家羅頌慧博士:怎樣預防骨質疏鬆症?飲食有什麼宜忌?推介補肝腎、強筋骨中藥
  • 雷鼎鳴:美國如何塑造中國是挑釁者角色?佩洛西訪台中了疑兵之計?解放軍可隨時封鎖台灣
  • 霍詠強:中國軍演五大軍種亮劍如何震驚世界?中美軍事信任機制遭破壞將有什麼後果?
  • 許永權X李偉民:香港有多少洗黑錢的方法?風險無處不在 小市民如何自保?
  • 曾鈺成:講科學、講規劃,郊野公園界線怎麼不能重劃?
  • 嶺南中醫世家羅頌慧博士:傳統名藥六味地黃丸怎樣改善腎虛、失眠、眼疾、糖尿病?
  • 雷鼎鳴:外匯基金為什麼虧損嚴重?大量儲備如何改善居住環境 藏富於民?
  • 曾鈺成:粉嶺高球場部分土地發展 政府已宣布決定 反對者未罷休 計劃仍有變數?
  • 黃錦輝教授:明知山有虎 為何偏向虎山行?佩洛西訪台有何盤算?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第二屆「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總決賽四強對壘 英華小學蟬聯冠軍第二屆「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總決賽四強對壘 英華小學蟬聯冠軍 本社編輯部
  • 誰是佩洛西訪台的大輸家?誰是佩洛西訪台的大輸家? 馮應標
  • 由隋文帝平陳  看佩洛西竄台破局由隋文帝平陳 看佩洛西竄台破局 張建雄
  • 盲扭精神盲扭精神 陳家偉
  • 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感謝失敗經驗,讓我擁有成功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感謝失敗經驗,讓我擁有成功 本社編輯部
  • 菊部回眸六十秋,麗歌紅韻樂優悠──專訪粵樂曲藝名家楊麗紅菊部回眸六十秋,麗歌紅韻樂優悠──專訪粵樂曲藝名家楊麗紅 馮珍今
  • 圍而不戰困台島 懲罰佩洛西訪台圍而不戰困台島 懲罰佩洛西訪台 丁望
  • 米和米漿米和米漿 林綸詩
  • 大學三寶飯大學三寶飯 李志強
  • 馮以浤的象棋人生馮以浤的象棋人生 張灼祥
  • 西方只有接受更廣闊的世界才有路行西方只有接受更廣闊的世界才有路行 張建雄
  • 港大宣布任命張文智教授出任香港大學深圳醫院院長港大宣布任命張文智教授出任香港大學深圳醫院院長 本社編輯部
  • 金庸人物生命的追求──郭靖的迷惘和愛情追逐者金庸人物生命的追求──郭靖的迷惘和愛情追逐者 楊興安
  • 第19屆「十本好讀」名單出爐  反映師生閱讀喜好多元化第19屆「十本好讀」名單出爐 反映師生閱讀喜好多元化 本社編輯部
  • 指月之指指月之指 常霖法師
  • 從境外引進生源以解決學界困境從境外引進生源以解決學界困境 曹啟樂
  • 國台辦發表台灣問題白皮書   重申一國兩制   和平統一仍是首選國台辦發表台灣問題白皮書   重申一國兩制 和平統一仍是首選 本社編輯部
  • 佩洛西訪問台灣後,兩岸關係的風險評估佩洛西訪問台灣後,兩岸關係的風險評估 盧兆興
  • 香港學界如何把「返大陸」變成歷史名詞?香港學界如何把「返大陸」變成歷史名詞? 陳奕偉
  • 北京發布台灣問題白皮書的政治意涵北京發布台灣問題白皮書的政治意涵 盧兆興

推薦作家

  • 羅乃萱
  • 施林海
  • 李文基
  • 楊興安
  • 張建雄
  • 梁振威
  • 廖書蘭
  • 黃錦輝
  • 陳奕偉
  • 盧兆興
  • 關品方
  • 何漢權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contact@master-insight.com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會員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