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中辭世,上世紀中國知識分子重構中華文化的文人傳統即成絕響。這位集作曲家、教育家、文化交流活動家於一身的傳奇文化巨人,10月25日在紐約格林威治村寓所安詳仙逝,享壽96歲,所留下音樂及文化的巨大影響,與他低調的文人作風形成對比。
1923年出生於山東煙台知識分子家庭的周文中,自幼接受中西教學。八年抗戰,周背着小提琴,從南京、上海輾轉到重慶,完成土木工程學位。和平後獲耶魯大學獎學金,抵校後放棄唸工程,轉而前往波士頓的新英倫音樂學院學習作曲。1949年畢業後到紐約定居,同年完成管弦樂《山水》,以及改編《鳳陽花鼓》等民歌三首,以現代手法展現中國音樂文化。其中《山水》1953年由指揮巨擘史托考斯基領導三藩市交響樂團演奏,成為首位華人作曲家打進美國主流音樂文化行列。翌年路易斯維爾樂團委約作品,他根據孟浩然《春曉》中的名句,創作《花落知多少》(And the Petals Fall),以懷念抗日時遇難的同學們,成為他最經常演奏的作品之一。
周文中在紐約師從法國現代派作曲家Edgard Varèse,大師晚年作品大部分由他筆錄和校訂。大師1965年辭世後周更成為代言人,策劃幾乎所有紀念音樂會和錄音用譜,包括九十年代由Decca在阿姆斯特丹的著名錄音。周所守護的,是恩師的全部,包括他的寓所,直至上週在那裏走完人生道路。
作曲專業以外,周文中更為我等認識的,是他如何開啟中國音樂之門。1977年,他成為文革後首位到訪北京中央音樂學院的海外華人學者,與任教於作曲系的吳祖強教授結識。一年後吳升任副院長,周亦在哥倫比亞大學成立「美中藝術交流中心」,自此開展了一系列重量級文化項目,例如七九年安排小提琴家艾薩克·施特恩到訪北京、上海,過程被攝錄,之後更贏得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其中拍攝北京中央樂團指揮李德倫,是周文中四十年代出國前在上海已經認識的。上海更是周氏的「少小離家老大回」,感觸萬千。
八十年代可以說是中美建交以至中國改革開放的蜜月期,「美中藝術交流中心」在過程中擔任極為積極的角色,包括安排曹禺、丁玲、周廣仁等著名文化人物到訪美國交流,其中劇作家亞瑟·米勒與曹禺在紐約歷史性聚會,載入史冊。米勒著名話劇《推銷員之死》後來由英若誠翻譯兼主演,1983年在北京連演50多場,成為佳話。
但音樂始終是周文中的主旋律。除了應李德倫等中方專家建議派來指揮、獨奏家與中央樂團等龍頭單位合作外,他亦安排中國音樂尖子到美國交流,包括上海指揮陳燮陽,以及後來入讀耶魯的大提琴家王健等。
為譚盾等打開哥大之門
其中文革後七七屆第一批畢業生,可說是十年累積出來全國精英中的精英。八十年代中他們完成碩士課程,為他們打開紐約名牌哥倫比亞大學大門的,正是自從1964年在那裏任教作曲的周文中。這批尖子包括陳怡、周龍、譚盾、盛宗亮、羅京京、瞿小松等,他們之中有奧斯卡得獎者,也有普立茲獲獎者,為中國音樂文化留下國際級的音符。
周另一載入史冊的成就,是為海峽兩岸作曲家做媒,以音樂超越政治,讓音樂家們濟濟一堂談音論樂。1981年首次在亞洲作曲家同盟香港分會的會議上,周文中與大陸音協代表李煥之和台灣著名作曲家許常惠一起歷史性會面。五年後,香港主辦第一屆香港現代作曲家音樂節,兩岸四地近百位音樂家白天開會、晚上聽演出,好不熱鬧。記得當時他用國語(普通話、華語)向與會者介紹我在夏威夷大學的老師芭芭拉·史密夫教授,會議氣氛之融洽,讓人懷念。
1988年8月8日紐約哥大校園迎來海峽兩岸20位作曲家,出席為期四天的「中國音樂的傳統和未來」座談會,大陸代表團團長吳祖強稱之為「隔絕四十年」的首次。
我的同學關振明博士今年6月拜訪周教授,「他臨別時的話是:教育始終是學生最重要的,探索我們文化裏什麼是最優秀的、原因是什麼,然後以之與西方文化最好的作比較」。「周文中音樂研究中心」去年落戶於關任教的廣州星海音樂學院,藏品包括由周氏捐贈藏書等逾千珍貴資料。該中心委員會成員包括陳怡、周龍、譚盾等昔日學生。
飲水思源,是遙祝周教授安息的最佳祝福。
作者簡介
周光蓁,香港大學中國音樂史博士,現任香港藝術發展局審批員,著有《中央樂團史1956-1996》(2009年)、《一位指揮家的誕生──閻惠昌傳》(2013年)、《香港音樂的前世今生──香港早期音樂發展歷程1930s-1950s》(2017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