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城市大學生物醫學系助理教授阮相宇博士,香港城市大學神經科學系講座教授及香港高等研究院資深院士Colin Blakemore 爵士教授,共同發表新聞稿。他們利用電腦模型分析,預計第三波疫情,並提出相關建議。
截至6月底,香港在控制新型冠狀病毒爆發方面極為成功。然而進入7月份,新增個案急增,感染人數從約1200例增至3000例,令人擔憂。
疫情瞬息萬變,政府須迅速作出應對決定,沒有時間去嘗試各種策略以了解何者可行、何者不可行。那麼,在制訂社交限制或其他公共衞生干預新措施時,如何才能作出明智決定?其他地區的相關政策各有成敗得失,我們可從中汲取教訓,卻難以知道特定措施是否同樣適用於香港。
在這情況下,對疾病傳播模式進行數學建模,有助預測須採取何種措施去應對。這科學領域應用廣泛(尤其在歐美),可用於引導及監督公共衞生政策。香港城市大學(城大)傳染病建模小組對香港疫情的爆發建構了全面的電腦模型,可就第三波疫情得出一些結論,並預測應對方法。
獲豁免強制隔離的入境感染者 與疫情爆發有關
新增病例的模式表明,第三波疫情的爆發,與獲豁免強制隔離的入境感染者有關,而香港在6月19日後放寬了社交距離措施,加劇情況惡化。過去數周已出現多個感染群組,包括居住在同一屋苑、或在同一餐廳用膳的人群。確定每個新增個案的傳染源頭,然後追蹤可能接觸過傳染源頭的所有人,是能有效控制疫情爆發的方法。可惜現時約有一半新增個案仍未確認傳染源頭。難以追查跟蹤,肯定是令個案每日增加的原因。
按照「張弛有度、能收能放」的策略,政府於7月9日推出更嚴格的社交距離措施,並於7月15日進一步加強。然而這並未能抑制疫情,我們仍然不能確定是否已到達第三波疫情的高峰。
城大的電腦模擬表明目前是關鍵時刻。儘管至今採取的各項措施壓制了第三波疫情的增長速度,但它們並未「把曲線變平」。如果今後幾天內數字的增長並未放緩,則存在指數幾何級數上升的危險,新增病例的數目每隔幾天會增加一倍。
接觸者追蹤系統無法追上大量個案
電腦模型顯示,以下兩個因素在現時情況尤其重要:
一)醫療系統正承受巨大壓力。現在負壓病房的深切治療病床出現短缺,延遲了個案的隔離。而且,不只是出現新型冠狀病毒病徵的懷疑新個案,對於被追蹤的接觸者,確認其測試結果亦有延遲。對接觸者作測試至關重要,尤其因為現在已知很多感染者並沒有明顯病徵,但他們能把病毒傳染他人。即使對原病例的所有接觸者都已作追蹤和測試,在結果證實他們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前,他們無須在醫院隔離。因此,在測試以至確認結果的一天內,病毒有可能傳播他人,並導致日後要追蹤新的一組接觸者。
二)接觸者追蹤系統無法追上每天的大量個案。追蹤接觸者的人員未能識別每個感染者最近曾接觸的所有人。以的士司機為例,他們因工作關係須與大量其他難以識別的人接觸,追蹤其接觸者的工作更形艱巨。對於在市內到處活動、在不同食肆用膳的個案,要追蹤接觸者同樣困難。
需要加設更多深切治療病床
在對不同干預措施的效果進行建模的基礎上,我們可以建議一些長期和短期措施。
需要加設更多深切治療病床。同時有迫切需要增加人員和設施作新型冠狀病毒測試,以便所有入境香港的人均接受測試,尤其未接受隔離的人。受訓練以追蹤接觸者的人員也要增加。長遠來說,一個有效協助追蹤接觸者的應用程式將大有幫助。這些措施可能有助保護香港免受第四波疫情衝擊。
改變行為習慣以助追蹤
在科技能協助識別接觸者之前,追蹤仍很大程度上依靠感染者的記憶。我們可稍為改變行為習慣以助追蹤:刻意限制自己在市內的活動;嘗試只在數個容易記住的地方活動;記錄曾到過的地方;只在一兩家食肆訂購食物(或用膳),並用同一家送貨公司。這些小事都有幫助。
限制人與人之間接觸是減少傳播的最簡單方法,電腦模型也預測為了把曲線變平,須進一步減少約50%的社交接觸。本周實施的更嚴格社交隔離規定是否足夠?限制公眾聚集人數至兩人,及要求人們在所有公眾場所戴口罩都有幫助。儘管禁止在食肆用膳會為很多人帶來極大不便,這仍是最有效的措施。與他人圍坐一桌,不戴口罩,明顯會增加傳播的風險。對於撤除在食肆用膳的禁令,我們表示關注。
盡可能避免全面封城
毫無疑問,「限制疲勞」正在加劇。但若每天的個案繼續增加,唯一的直接選項就是全面封城,除了必要的人員外,所有人留在家中。很多國家(尤其在歐洲)由於疫情爆發已採取這最後手段,但卻帶來嚴重經濟和社會後果。全面封城應盡可能避免。電腦模型有助找出其他可行選項。
(本文最早刊於《南華早報》,連結:https://www.scmp.com/comment/opinion/article/3095460/what-hong-kong-can-do-avoid-total-lockdown-and-fourth-wave-covid-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