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土地大辯論正式展開公眾諮詢後,各方豪傑英雌已急不及待向政府提供意見。然而,從各路英雄的各自表述,不難看見頗多誤導市民的言論。不過,從搞笑角度來看,筆者非常佩服幾位敢言人士,有勇氣說出一些較黃子華更好笑的笑話,為市民在茶餘飯後增添好話題。
公眾諮詢開始至今,筆者認為最能代表今次大辯論的水平是來自本周一的港區省級政協委員聯誼會的香港土地諮詢會。從報章報道,政協委員踴躍發言,大多表示支持填海選項,反對收回粉嶺高爾夫球場土地。以各位委員的身份,這種表態是意料之內,但一位西安政協卻能人所不能,竟然說出由於農藥、疏水等設施已令粉嶺高球場土地累積大量毒素,要改用作為興建房屋要等上50至70年。筆者看見這個論點,只能說:「真係服咗你,咁都講得出!」
政協是否農業或土地專家就不得而知,然而,將高球場形容為「毒場」,是值得商榷的,因為現時不少棕地是位於新界的農地,由於本地農業衰落,所以部分農地改變用途,例如用作露天儲物或港口後勤用途。如果農地可以積累如此高的毒素,為何港府會容許棕地上有經濟活動呢?答案顯而易見,政協的說法只能視為笑話一則,根本不用理會。
另一位發表高爾夫球場「笑論」的人士是陳百祥。在今年5月,陳百祥在香港電台節目《視點31》表示全港與高爾夫球有關的從業員數目高達17萬人(他聲稱數字是來自高球大聯盟),收回高球場會令大量人失業。眾所周知,陳百祥向來亂咁噏當秘笈,即使普通市民都會意識到這個17萬數字是嚴重地誇大。雖然筆者手上沒有真正與高爾夫球有關的從業員的數量,但可以將這個數量與其他香港主要行業的就業人數作比較。在2016年,從事本地主要行業,例如銀行、保險、零售(入境旅遊)和批發等的就業人數分別為10.22萬、6.24萬、10.4萬和5.99萬,遠較陳百祥提供的高爾夫球運動行業的就業人數17萬低,看來「叻哥」說出來的數字是拋浪頭,只是娛樂大眾。
建浮動城市有風險
至於在解決居住問題,香港房地產協會提出一項效法美國、歐洲、中東及日本等國家,興建浮動城市,即是利用大型躉船,設置貨櫃屋,每艘躉船可提供住宿給1,600至2,000人做臨時居所,這個提議的好處是不需土地便可以興建臨時居所,但找到適合的地方(海面)也是一個問題。此外,對筆者來說,最大問題是香港的打風季節愈來愈長,加上地球暖化,颱風威力只會愈來愈強,只要大家看看颱風飛燕吹襲日本所造成的傷害,便會明白在香港興建浮動城市是有風險,一旦出事,肯定不會是笑話了。
大辯論將在今個月26號結束,不過,從辯論的質量來看,肯定會令市民失望。不過,對政府來說,所謂辯論只是一場show,始終林鄭和老董的至愛仍是填海、填海。
原刊於《蘋果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