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教育 人活多久也需要母親

人活多久也需要母親

我惦念已逝世的母親時,總會回到自己小時候和她共處的日子,似乎忘了歲數,中年漢仍是鼻涕蟲,躺在母親懷裏,永恆的安樂窩。

張堅庭 作者: 張堅庭
2018-01-14
表哥招呼你

標籤: 家寵愛母愛母親生病
孩子無論多大年紀,總以為父母是不會離我們而去的。(shutterstock)
孩子無論多大年紀,總以為父母是不會離我們而去的。(shutterstock)
0
SHARES
2.8k
VIEWS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我不想當文抄公,也知道這文章在網上流轉了一段日子,最近重讀,因轉載方便,於是廣發朋友,想不到他們感謝之餘,還表示很久沒跟媽媽聊天,看了文章說要趕緊見見媽媽。

孩子無論多大年紀,總以為父母是不會離我們而去的,於是在這裏再次把無名作者的文章轉載,只要讓一位讀者看完給母親回個電話,這就值得了。

「母親真的老了,變得孩子般纏人,每次打電話來,總是滿懷熱誠地問:『你什麼時候回家?』……幾次三番,我終於沒了耐心,在電話裏衝母親大聲嚷嚷,她終於聽明白,默默掛了電話。

「隔幾天,母親又問同樣的問題,只是那語調怯怯地,沒有了底氣。像個不甘心的孩子,明知問了也是白問,可就是忍不住。我心一軟,沉吟了一下。母親見我沒有煩,立刻開心起來。她欣喜地向我描述: 『後院的石榴都開花了,西瓜快熟了,你回來吧。』

「這樣的問答不停地重複着,我終於不忍心,告訴她下個月一定回去,最後,到底沒能回去。……

可是沒幾天,母親的電話催得愈發緊了。她說,葡萄熟了,梨熟了,快回來吃吧。我說,有什麼稀罕,這裏滿大街都是,花個一百多元就能吃個夠。母親不高興了,我又耐下性子來哄她: 『不過,那些東西都是化肥和農藥餵大的,哪有你種的好呢。』

吃力走千里送一籃水果

「星期六那天,孩子嚷嚷雪糕沒了,我只好下樓去超市買。在暑氣蒸騰的街頭,我忽然就看見了母親的背影。看樣子她剛下車,胳膊上挎着個籃子,背上背着沉甸甸的袋子,她彎着腰,左躲右閃着,怕別人碰了她的東西。在擁擠的人流裏,母親每走一步都很吃力。

「我大聲地叫她,她急急抬起滿是熱汗的臉,四處尋找,看見我走過來,竟驚喜地說不出話來。

「一回到家,母親就喜孜孜地往外捧那些東西。她的手青筋暴露,十指上都纏着膠布,手背上有結了痂的血口子。母親笑着對我說: 『吃呀,你快吃呀,這全是我挑出來的。』

「我這沒有出過遠門的母親,只為着我的一句話,便千里迢迢地趕了來。……

「才回去一星期,母親又說想我了,不住地催我回家。我苦笑: 『媽,你再耐心一些吧!』第二天,我接到姨媽的電話: 『你媽媽病了,你快回來吧。』我急得眼前發黑,淚眼婆娑地奔到車站,趕上了最後一趟車。

「一路上,我心裏不住地祈禱。我希望這是母親騙我的,我希望她好好的。我願意聽她的嘮叨,願意吃光她給我做的所有飯菜,願意經常抽空來看她。此時,我才知道,人活到八十歲也是需要母親的。

詐病為見久違的孩子

「車子終於到了村口, 母親小跑着過來,滿臉的笑。我抱住她,又想哭又想笑,嗔怪道: 『你說什麼都好,就是不可以說自己有病,虧你想得出!』受了責備的母親,仍然無限地歡喜,她只是想看到我。……沒待幾天,我就急着要回去,母親苦苦央求我再住一天。

「從姨媽家回來的時候,母親精心準備的菜肴,終於端上了桌,我不禁驚詫──魚鱗沒有刮盡、雞塊上是細密的雞毛、香油金針菇裏居然有頭髮絲。無論是葷的還是素的, 都讓人無法下筷。……

「到年底, 我又接到姨媽的電話。她說: 「你媽媽病了,快回來吧。」我哪裏相信,我們前天才通電話,母親說自己很好,叫我不要掛念。車到村頭的時候,我伸長脖子張望着,母親沒來接我,我心裏忽地就有了種不祥的預感。姨媽告訴我,給我打電話的時候,母親就已不在了,她走得很安詳。

最後歲月留下樂天印象

「半年前,母親就被診斷出患了癌症,只是她沒有告訴任何人,仍和平常一樣樂呵呵地忙裏忙外,並且把自己的後事都安排妥當了。姨媽還告訴我,母親老早就患了眼疾,看東西很費勁。

「原來,母親知道自己剩下的日子不多了,才不住地打電話叫我回家,她想再多看我幾眼,再和我多說幾句話。

「原來,我挑剔着不肯下筷的飯菜,是她在視力模糊的情况下做的,我是多麼的粗心!我走的那個晚上,她一個人是如何摸索到家,她跌倒了沒有,我永遠都無從知道了。

「母親,在生命最後的時光裏,還快樂地告訴我,牽牛花爬滿了舊煙囪,扁豆花開得像我小時候穿的紫衣裳。你留下所有的愛,所有的溫暖,然後安靜地離開。

「我知道,你是這世上唯一不會生我氣的人,唯一肯永遠等着我的人,也就是仗着這份寵愛,我才敢讓你等了那麼久。」(註:文章經刪節)

我母親逝世差不多九年, 但惦念她時,總會回到自己小時候和她共處的日子,似乎忘了歲數,中年漢仍是鼻涕蟲,躺在母親懷裏,永恆的安樂窩。

 

更多精采文章

  • 平凡而偉大的愛平凡而偉大的愛
  • 孤兒孤兒
  • 母愛──最接近永恆母愛──最接近永恆
  • 握着父手跨越鴻溝握着父手跨越鴻溝
  • 解讀過度保護孩子的後遺症解讀過度保護孩子的後遺症

0

張堅庭

香港電影導演、編劇、監製、演員,也曾擔任電台及電視節目主持人。曾獲得1982年及1984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編劇。 自1990年代末經常活躍於各類型的媒體。近年他又發展戲劇訓練,透過戲劇訓練及角色扮演,學員可學習了解客人情緒及感受。張氏於2003年創辦張堅庭戲劇工作坊。2008獲香港科技大學EMBA碩士學位。
View all posts
標籤: 家寵愛母愛母親生病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政府公布最新「3+4」的檢疫安排。(李家超Facebook圖片)
灼見報道

周五起實施「3+4」檢疫安排 李家超:精準抗疫不躺平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2-08-08
第二屆「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準決賽及復活賽比賽於8月6日假香港樹仁大學舉行。
腹有詩書

「腹有詩書」準決賽及復活賽完成 啟基學校、英華小學、拔萃女小學及聖彼得小學晉級總決賽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2-08-06
《解放軍報》微博公布的照片,顯示演訓中的解放軍用望遠鏡遙望台灣軍艦,背景的台海海岸清晰可見。(《解放軍報》微博圖片)
國際觀

台海演訓照片公開 海岸線台軍艦清晰可見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2-08-06
解放軍周四共發射11枚導彈,分別落在台灣北部、南部及東部3個海域。圖為解放軍東部戰區陸軍部隊進行遠程火箭炮實彈射擊訓練。(亞新社)
國際觀

國防大學教授:解放軍台島以東設靶場 迫退美航母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2-08-05
王菀之一笑,眼睛就彎彎的,這是她的標記。
字旅相逢

我只是用不同的藝術形式,去分享自己的創作……──專訪王菀之Ivana

作者: 馮珍今
2022-08-05

影片

  • 曾鈺成:講科學、講規劃,郊野公園界線怎麼不能重劃?
  • 嶺南中醫世家羅頌慧博士:傳統名藥六味地黃丸怎樣改善腎虛、失眠、眼疾、糖尿病?
  • 雷鼎鳴:外匯基金為什麼虧損嚴重?大量儲備如何改善居住環境 藏富於民?
  • 曾鈺成:粉嶺高球場部分土地發展 政府已宣布決定 反對者未罷休 計劃仍有變數?
  • 黃錦輝教授:明知山有虎 為何偏向虎山行?佩洛西訪台有何盤算?
  • 霍詠強:佩洛西為何敢冒解放軍攔截風險訪台?美國軍方動作頻頻壓迫中國
  • 朱劍虹:種好蘭花的竅門 如何處理好通風、灑水、溫度及遮光?
  • 陳妙霞博士:針灸療法治哪些疾病最見效?腹針如何舒緩急性痛症?
  • 林翠華教授:共建認知障礙友善社區
  • 馬時亨:再不對外通關 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不保?政府如何向全世界唱好香港?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最好的祝福最好的祝福 常霖法師
  • 「腹有詩書」準決賽及復活賽完成  啟基學校、英華小學、拔萃女小學及聖彼得小學晉級總決賽「腹有詩書」準決賽及復活賽完成 啟基學校、英華小學、拔萃女小學及聖彼得小學晉級總決賽 本社編輯部
  • 為何老太愛搞事?為何老太愛搞事? 霍詠強
  • 我只是用不同的藝術形式,去分享自己的創作……──專訪王菀之Ivana我只是用不同的藝術形式,去分享自己的創作……──專訪王菀之Ivana 馮珍今
  • MIRROR演唱會屏幕跌落事件,引起破天荒的11條刑事及民事的法律責任問題MIRROR演唱會屏幕跌落事件,引起破天荒的11條刑事及民事的法律責任問題 編輯精選
  • 傷不了人反自傷傷不了人反自傷 劉銳紹
  • 以武逼統已經吹響集結號  或參考和平解放北平模式以武逼統已經吹響集結號 或參考和平解放北平模式 關品方
  • 黃錦輝教授:明知山有虎 為何偏向虎山行?佩洛西訪台有何盤算?黃錦輝教授:明知山有虎 為何偏向虎山行?佩洛西訪台有何盤算? 本社編輯部
  • 美國能令本土的產業鏈重新完備嗎?美國能令本土的產業鏈重新完備嗎? 施永青
  • 極限極限 陳家偉
  • 7月大事是金磚國貨幣結算令7月大事是金磚國貨幣結算令 張建雄
  • 劉兆佳教授:台灣現在是中國國家安全問題劉兆佳教授:台灣現在是中國國家安全問題 編輯精選
  • 解放軍環台演訓 台戰機掛彈升空解放軍環台演訓 台戰機掛彈升空 本社編輯部
  • 種好鶴頂蘭種好鶴頂蘭 朱劍虹
  • 蔡英文向佩洛西授勳  提應對變局3態度蔡英文向佩洛西授勳 提應對變局3態度 本社編輯部
  • 內地印製新一代國民身份證:年輕人教育和文化的改進內地印製新一代國民身份證:年輕人教育和文化的改進 李偉民
  • 歐洲制裁俄羅斯  輪輪皆漏氣歐洲制裁俄羅斯 輪輪皆漏氣 張建雄
  • 台灣海峽水域的法律地位台灣海峽水域的法律地位 中美聚焦編輯部
  • 國防大學教授:解放軍台島以東設靶場 迫退美航母國防大學教授:解放軍台島以東設靶場 迫退美航母 本社編輯部
  • 愛情只是古老傳說?愛情只是古老傳說? 沈言

推薦作家

  • 黃顯華
  • 施林海
  • 梁觀誠
  • 莊太量
  • 黃氏
  • 羅乃萱
  • 項明生
  • 李文基
  • 朱鶴亭
  • 黃珍妮
  • 李偉民
  • 楊興安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contact@master-insight.com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會員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