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負面能量在心中不斷增加的話,就有很大機會引發情緒病,後果可以是非常嚴重的。(作者提供)

共業

「縱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聚時,果報還自受。」基於人類不斷濫用地球資源的因果共業,類似的天災人禍只會愈來愈多,當我們面對和接受這些無可改變的事實時,怎樣才可以處理和放下呢?

「說法不在咀,開悟不在腿」,打坐只是修行的其中一種方法而已。(作者提供)

開悟不在腿

一發覺自己開始昏沉,就應該立刻用睜開眼睛的方式來打坐,比較容易保持清醒,或者改用立禪甚至拜佛的方法也可以,還是昏沉就乾脆好好休息,不要讓身心養成只要一打坐放鬆,就立刻進入昏睡狀態的壞習慣。

插花時會反映自己的性格,有些人會先拿一大堆素材,之後才慢慢的決定取捨。(作者提供)

花禪

只要是可以呈現出你要的意境的物體,沒有什麼是不能拿來做的。有時只是一、二朵花配上一根枯枝,幾莖草葉,看起來簡單,也能頗具禪意。

千萬不要認為等到自己沒有那麼忙時,才抽出時間修行。世間無常,「莫待老來方學道」,因為「孤墳也有少年人」呀!(作者提供)

知易行難

雖然學佛的人大部分都會唸:「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但是很多人都是知易行難的。

數年前有一次在香港約了朋友商討一些事情,在君悅酒店的大堂等候。我早到了十分鐘,於是就站在大堂一旁能夠清楚看到訪客進出門的地方。(作者提供)

君悅酒店的啟示

今時今日的佛教,雖然可說相當興盛,但形象上原來還有很多進步的空間。自己身為其中一分子,就更需要以身作則,盡量做一個好榜樣之餘,還要積極弘揚,加深大眾對佛法的了解。

每一個當下,就是我們的禪堂,就是我們的修行。(作者提供)

忙裏修行

有些人認為在禪堂裏的才是修行,其實是錯誤的觀念,所以參加禪七時覺得身心都很安定, 一但回到家裏便什麼功夫都用不上,那樣子的修行,對自己會有用嗎?

你不需要像我一樣前往印度,從佛陀的出生地,到他修行、證道、弘法、乃至入滅的地方旅行一圈,才能學習到佛法。(作者提供)

在印度,遇見佛陀

以前有許多次旅遊經驗,但這趟印度之旅,和之前任何一次旅行都不同,因為當時已準備出家,這個旅程可以說是師父出的一道試題,也是給我一個機會來測試出家的想法,是否出於一時興起的決定?

當很多妄念升起,令你很煩擾時,不應逃避或抗拒那些妄念,反而應集中用一個妄念來降服其他的妄念。(Shutterstock)

以妄降妄

就是當整個計劃出來之後,妄念就停止了,再想也想不下去,好像這個計劃已經非常完備的被想完了,接着沒事可做就回到話頭上,結果竟然用得非常得力!

很多時你看到一個手袋,自己很喜歡,心想只要拿着它去下個月的派對,一定是全場焦點,於是買了回去。(電影《潮拜購物狂》截圖)

購物禪

「購物禪」是看到任何想要的東西,都等三天之後才買,很多時過後便會失去購買的衝動,證明當時只是想要而不是需要,假如三天之後仍然非常想買,才是真的需要。

在同時處理那麼多工作時,不對工作生起擅長與否的分別心,也不去計較完成的效率,心裏頭就沒有掛礙了。(Shutterstock)

工作無量誓願做

只要家師吩咐,我就照做,過程中只是盡力而為,不執着結果。就像地藏菩薩發願在地獄度眾生,既然永遠也度不完,重點應該放在每一個可以度的人,而不是要度盡的所有人,也就不會有非要完成不可的壓力了。

時常隨身攜帶一部輕便照相機,可以隨時隨地把身邊美好的事物以影像捕捉下來。(shutterstock)

負面情緒

每次拿起照相機,看到有感覺的東西便拍下來,這個過程已經是禪修,因為是覺知生活的每個當下,所以禪修不是想像中那麼高深的,應該是在日常生活之中,行住坐臥都覺察到自己的起心動念。

萬一躺下之後仍然睡不着,可以把全身從頭到腳一層一層的慢慢放鬆,然後告訴自己不一定要睡得着,只需要休息而已。(作者提供)

對治失眠

靜坐時不要再想東想西,只要用心感受呼吸,讓身心都放鬆。經過如此短暫的調節身心狀態之後,很快便會睡得着,甚至不會造夢,一躺下去感覺很快便天亮,起床時精神飽滿。

畫月亮時不畫月只畫雲,畫水時不畫水只畫船,但是你一看就知道那兒有水、有月亮,這些都是受到禪的意象所表達出來的繪畫風格。(作者提供)

禪與藝術

修禪的目的是在協助我們了解自己,從而進一步解決生活上的身心苦惱,如果是為了藝術而學禪,雖也能達成目的,不過是本末倒置了。

第4頁,共4頁 1 3 4

按類別瀏覽

Currently Playing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