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山山水水,天地萬物在教化我們。 千迴百轉,最終回歸初心。

嵩山望遠

山外有山,看遠才能攬物於胸。 人外有人,謙卑才會虛懷若谷、百川匯海。 技藝永遠不只是技,必然要文化和修養為基礎。 一切由心出發,修心是根本。

一首樂曲真的需要有人生經歷,才能聽懂。 時光流逝,你聽懂時,驚覺曲中說的正是自己。

曲中人

少年時,洞簫是我的樂器,喜歡它簡樸率性,吹奏隨心。 年紀漸大,洞簫成為我的朋友,伴隨我走遍世界, 深沉的簫音撫慰我身心靈。 而今,洞簫是我的老師。

學習一門技藝,是終生的修行。

一堂洞簫課

學藝的過程,是一個自我覺醒的過程。 尊重前人的教導,但前人的經驗始終是屬於前人的。 我們要努力理解其本質,要反覆去實踐練習。 去蕪存菁,有取有捨,才能將前人的經驗學到手。

山上連續好多天都下大雨,靠着這些蘆葦草,伙房沒有斷炊,寺廟生活沒有受到影響。

砍柴記

在漆黑夜裏,你是躲在屋裏,還是在屋外仰望星星? 走在風之中,你是煩惱風吹亂頭髮,還是享受清風滿懷的愜意? 大雨過後,你是抱怨地上的泥濘,還是抬頭觀看天上的彩虹?

捨,是不執著,是無私,是放下,更重要的是放下自我。 得,是成長,是前行,是智慧,是懂得珍惜。

得失之間

放下與珍惜。我們能否看得清楚? 該放下的就放下,放下過去,放下成敗,放下煩惱,放下執著。 珍惜當下,珍惜親人朋友,珍惜安樂平靜,珍惜慈悲愛心。

智慧與勇氣同在。 風風雨雨的人生路上,沒有邁不過的坎,沒有解不開的結。

隨緣應物

人生從來沒有一帆風順。身處逆境,總有太多的不如意,身不由己。 此時,能安頓身心,運用智慧,冷靜地隨順環境, 尋找合適的應對之法,這就是隨緣應物。

求寧靜、求心裏舒服,並不能解決問題。

剪枝記

世事剪不斷、理還亂,無可迴避。處世恰如剪枝,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改變它、修剪它。問題總是不斷產生,你需要不斷地去克服問題。明白事理,明白因果,走上修行之道。

理想與成功之間,是由無數次默默付出、無數血汗失敗而連結上。

掘井記

天下無難事,只要不放棄,每掘一下就是向成功走近一步。無論學藝,無論修行,無論做事,都要以默默耕耘之心, 走好每一步。

如是因,便有如是果, 出發點在於自己的心。

一點之心

清嘉慶年間,湖南湘鄉一戶曾姓人家,生了一個小孩,自小身體上經常生出蛇皮紋。有相士為他看相,說他是巨蟒托世,人生必定多災多磨難, 要好自為之。他便是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國藩。

捨得放下, 沒有負擔才可以輕鬆向前。

放下自在

世間有做不完的工作,有放不開的擔心,有看不透的名利,有高低不平的前路。風輕雲淡,人生本來很輕鬆,但是執著卻令生活變得沉重。

走過艱難,會給你留下深刻的教益,能使你能有更多的成長。而平坦順利,是不會留下印象的。

人生足印

生命就是一場修行,暴雨令樹根深扎;狂風令樹幹堅韌;嚴寒使樹枝頑強;酷暑使枝葉茂盛。世上沒有白費的努力,也沒有僥倖的成功。

人人心中都有一片心田。

種心田

人生百轉千迴,只不過都在耕種心田。願走過千山萬水,願辛勞滄桑之後,內心依然豐盛。珍惜心中一片田地。幸福原來很簡單。

輕鬆往前走,你便擁有千山萬水。

雲水行

沒有走不通的路。沒有邁不過的坎。沒有解不開的結。沒有放不下的包袱。天大地大,路是人走出來的。邁開雙腳,路上自有無限風光。

在最深的紅塵裏,修練最清淨的禪心。

廟會

心若不亂,無懼世象幻變。情懷不老,何憂花飛花謝。以平常心待人,以柔軟心應物。以歡喜心度日,以清淨心處世。

青松最堅韌不拔,細細的針葉不招風,富於彈性,故狂風吹不倒,大雪壓不垮。

傲雪青松

生命是一場修行。對一草一木飽含慈悲之心,必然對世間萬物有所覺知。歲月冷暖交織,在千里冰封的寒冬,在紅塵滾滾的俗世。萬物總有情,啟示我們,守拙歸真。

一山還有一山高。 高手後面,必然會有一個更高手。

水上飄

看遠,才能知道天地之大;謙卑,才能見到前進之路;刻苦,才能體驗生命的價值。謙之一字,應時刻緊記於心,才不會迷失自己。

第2頁,共5頁 1 2 3 5

按類別瀏覽

Currently Playing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