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多了點時間做自己喜愛的事,包括到學校與社區講講課,內容從文化、歷史,到社企其他都有,主要看觀眾興趣。其中幾次去了不同小學分享香港歷史故事,原有一絲擔心,怕太深太沉悶,豈料學生都聽得津津有味,爭相搶答問題,令人喜出望外。可能,因為我們從一起去旅行出發,共同感悟歷史。
為穿越唐宋元明清的1300年,我們遊歷了屯門、九龍城、土瓜灣、西貢、東涌等地方,同學有些本身就熟悉或住在附近,故特別親切。談及宋代的時候,透過一幅幅照片,我們遊走屯門、九龍城與土瓜灣一帶,有同學認出某些地標,雀躍地叫喊:「啊!原來『聖山』(Sacred Hill)就在我家附近呀!」逗得大家樂呵呵。
從一張海上絲路地圖,我們看到遠於唐代屯門已是中西貿易重要港口,反而「香港」因與深圳同屬廣州府寶安縣,未正式命名,至明萬曆名字出現時,也只是我們現在香港地理上一小地方。唐詩人韓愈和劉禹錫,曾分別以「屯門雖云高,亦映波濤沒」、「屯門積日無回飆,滄海不歸成沓潮」描述屯門景貌。
宋代海上貿易進一步發達,屯門成為中國南方珠江海域重要行政與軍事據點。南宋末年,相傳年幼的帝昰、帝昺在國舅楊亮節、朝臣陸秀夫、文天祥等護衞下躲避元兵向南逃亡,登陸屯門龍鼓灘,匿藏灘後山上,該處後得名「皇帝巖」。二帝其後在九龍「官富場」即今九龍城一帶停居數月,後西移荃灣,再遷虎門與他地。官富場當年為官辦鹽場,乃縣內四大鹽場之一,涵蓋現今觀塘、九龍城及油尖旺,朝廷派鹽官駐兵。據說大批隨員和家屬那時與二帝同來,部分留下定居,故朋友中若多代居於九龍城,或有宋室血統。
保育古井
宋朝滅亡後,後人為紀念二帝避居海隅建立行宮,在九龍城馬頭角海濱高逾百呎的「聖山」上巨石刻「宋王臺」三字,同學看見上世紀遊人石前留影照片,紛為岩石的巨大「嘩」聲不斷。元明期間大石飽受風雨剝蝕,至清嘉慶年間重修;第二次鴉片戰爭後,九龍半島割讓英國,聖山及附近其後相當殘破,居民甚至採石建屋,威脅古蹟。故1898年,時任定例局華人代表何啟在大批九龍居民支持下,建議訂制永久保留宋王臺律例,翌年通過《保存宋王臺勝蹟條例》。二十世紀初,華商捐款修築聖山石垣牌坊、建設公園,惜不久日本侵佔香港,1943年為戰爭擴展啟德機場,巨石慘被炸開,幸「宋王臺」三字奇蹟歷劫苟存。日軍投降後,港府並無終止機場擴建,遂夷平聖山,興建客運大樓。後因九龍城街坊會請求,於原址以西100米設立公園,修整餘石安放其中,並改「王」為「皇」,立《九龍宋皇臺遺址碑記》。
開幕初期,宋室後人每年在附近酒樓舉行祭祀,放宋帝畫像,此景近代已難復見。 宋王臺外,聖山還有紀念帝昺妹妹遇溺的晉國公主墓塚,又稱「金夫人墓」,後因興建聖三一堂而消失。陳伯陶1917年出版的《宋臺秋唱》曾提及「十年前碑址尚存,近因牧師築教堂於上,遺蹟湮沒矣」。其後政府開闢馬路,教堂與學校覓地重建,原址成為亞皆老街遊樂場。此外,我們今天仍接觸到的侯王、車公、盆菜等也與二帝有關。一張六十年代九龍城地圖,記錄了聖山、宋王臺、金夫人墓、官富等地標,同學看後都感新奇有趣。
歷史要從多角度比較印證,港鐵沙中線土瓜灣站近年的考古發現,進一步證實宋代在香港的足跡。考古工地前後共發掘多個宋及清朝古井和200多個遺址、保留完整的宋代明渠與房屋地基,以及過千箱陶瓷、錢幣、瓦當等文物。據報古物古蹟辦事處去年接納港鐵的保育報告,土瓜灣站日後將稱「宋皇臺站」,原址保育其中兩口宋代古井,並在大堂展示工程發現的文物,讓市民遊客近距離品味歷史。香港歷史遠不止短短100多年,只待我們去親近認識。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