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資本論》第1卷出版150周年、俄羅斯十月革命(1917.11.7)100年,西方媒體發表不少文章,討論馬克思和列寧的暴力專政論、社會主義革命,也觸及馬克思主義是否會在西方出現新的浪潮?
150年前的1867年9月14日,卡爾.馬克思(Karl Marx, 1818—1883)的《資本論》第1卷在德國漢堡出版。馬克思原寄望此書能「一炮而紅」,卻未贏得「轟動效應」,他慨嘆出版收入還支付不了寫作時的雪茄開銷。
德國知識界有《資本論》出版150年的話題,北京學界卻無紀念集會。中共中央則繼續推動「馬工程」,增強馬主義的宣傳,重振對共產主義的信仰即重新孕育「共產主義天堂夢」。
中共十九大(10月18日至25日)修改的黨章,重新確定馬主義仍為「指導思想」。相關的宣傳品稱,新領導人發展了馬主義的「中國化」,頌揚其理政的「四偉大」(偉大鬥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
手不離雪茄 曾共享情人
老馬早被北京官方稱為全球無產階級(工人)的「偉大導師和領袖」,入了紅色神壇。不僅著作曾被頌為「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還是社會的道德模楷,個人生活的「陰暗面」都被遮掩。
現實社會中的老馬,並非聖潔的神。他批判資本主義的罪惡,煽動對資產階級的仇恨,鼓吹暴力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卻依靠資本家女兒的「經濟援助」(夫人燕妮是名門貴族之女),也常需紡織廠主兒子弗里德里希.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 1820—1895)的周濟。
老馬是雪茄不離手的大煙槍,喜飲名牌紅酒,炒股票又常失手,開銷大以致家庭經濟拮据。
他生性風流,與妻子的陪嫁女僕海倫.德穆特(Helene Demuth)生了私生子(1851),事後讓老恩承擔風流帳。老馬死後,她與老恩同居,此即馬恩共享情人之事。
寫《資本論》十多年間,老馬曾是「老賴」,賴了麵包店的欠帳。德國之聲提《資本論》,說麵包師上門向「老賴」要帳,聲稱「不付錢,將不再提供麵包」;接下去的場景是:「6歲的小兒子埃德加為他開門後……謊稱父親不在,迅速從麵包師手裏拿走三個麵包飛快地跑開。」
老馬寫《資本論》的難處,還在於元根(陽具)潰瘍的折磨。
抨財主剝削 說階級鬥爭
在馬克思的著作中,《政治經濟學批判》及與恩格斯合寫的《神聖家族》、《德意志意識形態》等,比較好讀;《資本論》難讀,冗長而沉悶,有耐心讀下去的人不多。
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簡稱共運史),《共產黨宣言》(與恩格斯合寫,1848發表)和《資本論》,稱為共運史經典,是紅色聖經,但中共高幹讀過《資本論》者甚少,連毛澤東、恩來、小平、陳雲的文集和年譜,都極少或未提到它。
《資本論》的第2、3卷,出版於老馬死後的1885、1894年,並非老馬的個人著作,是恩格斯根據其手稿補充、修改、整理而成。第4卷則出版於老恩死後的1905—1910年,由卡爾.考茨基(Karl Kautsky, 1854—1938)整理出版。
卡爾.考茨基與愛德華.伯恩施坦(Eduard Bernstein, 1850—1932)是德國社會民主黨要人,曾游離於馬克思主義與修正主義之間。前者主編社民黨中央機關刊物《新時代》34年(1883—1917),長期迴避無產階級專政,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後,批判十月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而結怨於列寧。列寧的《無產階級革命與叛徒考茨基》,後來成為「反修」的指導圖書。
《資本論》的內容,可歸納為四大項,一是階級鬥爭和無產階級專政,二是暴力革命、建立共產政權,三是共產主義社會的設想,四是剩餘價值論(剝削論)。
《資本論》的第4卷,題為《剩餘價值理論》(分為3冊)。
剩餘價值論 荒謬剝削觀
《剩餘價值理論》批判資本主義的私有制和剝削工人的生產關係。把資本家扣除工人工資(成本)後的利潤,稱為剝削工人的剩餘價值。譬如,工人每天工作8小時,其中工作5小時可抵除他的工資,其餘3小時便是「無償勞動」,為資本家創造剩餘價值。資本家增加剩餘價值的方法,是延長工作時間和提高生產效率。
老馬解說剩餘價值,只在於勞動力的生產(工人的操作)價值。資本家的利潤實還與科技投入、企業管理有關。此外,資本家投入資本,創造了工人就業機會,如果他不能以剩餘價值作為資本的回報,工人何來就業機會?社會又哪能走工業化之路?
老馬的社會批判或對未來的預言,大都不切實際,帶有濃厚的暴力革命亢奮,把階級鬥爭說成社會發展的動力。他狂熱鼓吹暴力行動、強調專政,其名言是:「暴力是替任何一個孕育着新社會的舊社會接生的產婆。」
老馬車大炮 喪鐘沒有響
毛讚賞他的鬥爭觀,提出「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論」和「天天講階級鬥爭」的口號。
老馬對未來的許多「豪言」,是「車大炮」。例如他自信主編《新萊茵報》的政經評論出兩、三期,「世界大火就燃燒起來」。
在《資本論》第1卷,老馬說的「資本主義私有制的喪鐘就要敲響了」,恰是逆反的預言。毛時代之後1980年代的經濟體制改革,是針對僵化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體制弊端,引入資本主義的生產、企業管理辦法,去挽救社會主義貧困。
他的剩餘價值論,是僱工生產的障礙,因涉及僱主「剝削」工人的剩餘價值。有人從恩格斯著作中找到容許僱工不超過7人之說,改革家胡耀邦等拍板、小平點頭開放私人僱工,後來發展出大規模僱工的「溫州模式」。這種開放私有經濟的改革,是對剩餘價值論的反思、疏離。
有5個老共 全球排名低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倒使《資本論》在西方熱炒起來。有人說老馬預言的「喪鐘」可能是靠譜。但是,西方的金融危機很快過去,資本主義仍有生命力。
人均GDP高的,大都是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現在仍高舉馬克思主義大旗的5個「老共」(老牌共產政權)中、朝、越、老撾、古巴,與西方的差距甚大。
在全球具公信力的社會、經濟比較指數(社會自由度、經濟自由度、新聞自由度、全球競爭力、清廉指數等),西方經濟發達國家名列前茅;實行「一黨領導」體制的5個「老共」、蘇東波後解體的社會主義國家(俄羅斯、哈薩克等)的排名,大都靠後(註1),甚至在最差的一群(如新聞自由)。
註1,中國大陸、香港、台灣的GDP,向來各自分列。據國際貨幣基(IMF)公布的數據,三地的2016年人均GDP(美元)是:中國大陸8,126,香港43,650,台灣超過22,000。
2016年的全球新聞自由指數(無國界記者評估180個國家、地區)是:大陸176位,香港70位,台灣45位。5個共產國家排名均在最低一組:北朝鮮倒數1,中國大陸倒數5,越南倒數6,古巴倒數8,老撾倒數11。排在前10名的是:挪威、瑞典、芬蘭、丹麥、荷蘭、哥斯達黎加、瑞士、牙買加、比利時、冰島;除哥斯達黎加、牙買加在美洲以外,其餘均為歐州先進資本主義國家,有成熟的市場經濟體制。
本文原載信報〈思維漫步〉專欄,作者修改、補充、附表後授權本網發表。
本文英文節譯: http://www.ejinsight.com/20170922-what-was-the-real-karl-marx-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