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的代際傳遞和社會流動是香港政策制定者高度關注的議題。目前香港大約有23.6萬名18歲以下兒童處於貧困當中,佔全港兒童的23.5%。
政府通過各樣社會政策有效地將兒童貧窮率降低至18.2%,然而香港兒童的貧困率仍然很高,約5個小童中有一個生於貧窮家庭,在起跑點就落後於他人。香港本地3所大學(香港大學、香港理工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的學者已經形成了跨學科的研究小組,意在推動一項可惠及兒童、家長及退休長者,並能以低成本持續的綜合性政策。以下是筆者對改善社會流動的創新社會政策的初探和建議:
幼兒教育回報高 勝投資股市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詹姆斯‧赫克曼教授提倡進行幼兒早期干預。他說:「如何明智地使用現有資金,政策上最好的支持就是投資於兒童。」他的研究發現每年對幼兒教育項目的投資會有7至10%的回報,比美國股市的回報率5.8%還要高。
此外,投資於人力資本的回報率在胎兒期收益最大,其次是0至5歲。優勢資本積累是產生社會分層的關鍵,個體優勢會隨時間而不斷增長。因此,若一個人的認知發展、健康、財富從起跑綫就落後於他人,那麼他往後奮力追趕都無望抵達終點。
雖然香港政府今年提出2017年為3至6歲全港幼童提出半日全免優質幼稚園教育政策,但如果3歲前小朋友在家沒有良好的教育,將錯過黃金學習機會。那麼,什麼時間是最合適的介入點?研究顯示愈早愈好。
一項在牙買加針對9至24個月身體發展遲緩的貧困幼兒20年追蹤研究,顯示為期兩年的社會心理刺激干預,使實驗組較非實驗組幼兒成年後收入增長25%。筆者建議政府為0至3歲幼兒的家長提供培訓課程,協助家長成為促進幼童發展的媒介。
針對父母育兒 支持孕婦健康
研究指出幼童能力的發展差異取決於家庭資源、父母、幼稚園、老師和同學。其中,家長在幼兒入學前(0至3歲)扮演不可替代的角色。然而,低學歷和低收入的父母通常不懂用恰當的方式來培養幼兒的認知和心理發展。因此,針對父母育兒方式的早期干預將對幼兒發展帶來積極影響。
西方國家已有許多優質並以家長為中心的早期干預社會項目,例如提供孕產婦健康和福祉的支持、育兒支持和建議,幫助父母平衡工作和家庭。根據西方的經驗,政府提供的早期幼兒干預課程應以家庭為中心,關注18個月的幼童,為期至少一年。
招募長者義工 紓緩代際貧窮
幼兒成長相關研究指出,培養幼兒發展能力重點應在非認知能力培養,而學校及家長更偏重的認知能力培養。幼兒要有硬知識和硬實力,如語言、閱讀、數學等,亦要有系統學習軟知識和軟實力,如學習建立均衡飲食習慣、基本生活的技巧、管理社交關係、解決人際之間的矛盾、延遲滿足慾望等能力。
為了讓子女全面發展,家長要學習的不單是知識內容,更重要是學會適合的教育方法。傳統教學着重單向輸送,把幼兒看為被動受教一方,而忽視他們是學習主體。若家長能運用經驗和反思為本的教育方法培養小孩,更有利於小童培養獨立學習能力,並對學習產生興趣。
低收入家庭的家長往往需要長時間工作,很難抽時間去機構接受服務。網絡和社交媒體可作為支援家長的干預平台,讓家長隨時隨地學習。一些家長可能很難堅持地參與為期一年的網上課程,這時退休年長義工可作為另一個媒介幫助支援家長。近日香港政府大力提倡祖父母幫助照顧幼兒,美國華盛頓大學(聖路易斯)老人學專家南希教授在其研究中強調老年人投身於包括志願服務的角色會帶來多層社會收益。老年人應被視為社會的資產,而不是負擔。因此,最好地利用退休人員的剩餘人力和社會資本,通過招募、培訓,促進並指派老年志願者進行家訪,並保持與家庭的網絡在綫聯繫,可以使父母最大獲益。政府應鼓勵老年人參與緩解貧困的代際傳遞。
未來香港經濟前景未明,我們更應未雨綢繆,尋找創新的干預措施,讓家境貧窮的兒童的未來仍有希望。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