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丹麥哥本哈根乘火車出發,約40分鐘車程便抵達路易斯安那現代藝術館(Louisiana Museum of Modern Art)。如此聽起來好像很輕鬆,但在風雪中從火車站步行,即使不過20分鐘也是一場考驗。但你大可在這兒逗留一整天,因為展品豐富,建築物設計跟大自然接近,落地玻璃窗外的樹林與水光山色叫人心曠神怡。令人嚮往的,還有藝術館策展者的見識與態度。
我當然也像你一樣,為藝術館的名字Louisiana感到奇怪。原來這所建於1958年的丹麥現代藝術館,名字取材於主館房子的主人贊臣。這位有志於向丹麥人推介現代藝術的富人有過三位妻子,她們的名字全都叫路易斯,她們都跟丈夫在園子裏養蜂及種植果樹。難得的是贊臣的藝術熱誠及野心;據說他在館藏推行一熱一冷的桑拿制,一邊展覽較為人熟悉的現代藝術家及其作品;另一邊介紹有待認識的當代藝術家及其作品。從館內熱熾熾的一邊走到冷冰冰的另一邊,要經過一條原木板廊道,旁邊便見玻璃門外白雪皚皚。
活靈活現的藝術品
策展人都以文字開宗明義,表明立場。這情況就像一個年輕人初試啼聲,很想唱出嘹亮的聲調。「一個藝術館要藉着藝術家對身處和生活着的時間和空間,啟動一段段的文化史。有些作品是世界的門窗,有些則是藝術家自己生命的寫照。作品呈現之際,所敍述的事情已經發生了,是關於過去的?但其實不然。因為每一個過去都同時在觀者的面前成為了當下,而藝術館的工作便是令文化的遺產活靈活現。」
「藝術創作其實不過是經營和實驗我們的價值與概念;組構意念,同時為我們以為已經知道的事情造像。因此藝術館是為實驗而設的自由空間。參觀藝展不必然是件賞心樂事,你必須同時準備被驚嚇及打擾。藝術館不是一個安全的地方,它其實是危險的,你的思維及知覺隨時會在其中迷路……」
走進擺設荷蘭攝影師維妮姬.迪爵克史特拉(Dijkstra)肖像照片的展館,被那一幅幅陌生者的眼神懾住了。當中有成長中的少年軍,還有剛生育了一天或三個星期不等的,赤身露體的女人和她們手中的新生嬰兒;肉身因剖腹生子和哺乳顯出的傷痕纍纍,神情疲累,但又帶着滿足。這是一組我先前在紐約曾經見過的肖像作品,原來身在桑拿的熱房裏,怪不得一點也不感到寒冷。然後我是第一次見到維妮姬著名的艾美妮莎(Almerisa)系列。艾是一個波斯尼亞難民女孩,維妮姬於1994年在荷蘭的難民營見到6歲的她以後,便開始追蹤她的生命軌跡。由首幅她穿上在行李箱中找到的唯一像樣的裙子拍照,逐年在安頓下來以後的成長歲月,她的少女新潮,到獨立工作,到懷孕生子,到濃濃的婦人味道;由東歐到西歐受薰陶的文化史;她的自信,關於時間的和空間的,還有關於命運。
藝術的桑拿,應該是這樣的。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