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潔華

文潔華

香港浸會大學研究院行政副院長、人文及創作系教授。研究及著作範圍包括:比較美學、比較哲學、女性主義哲學、文化研究、性別研究、文化藝術等。著作包括《美學與性別衝突:女性主義審美革命的中國境遇》、《自主的族群:十位香港新一代女性視覺藝術家》、《性別與創造:女性主義美學及其他》、《藝術自然與人文:中國美學的傳統與現代》。編著包括《雜嘜時代:文化身份、性別、日常生活實踐與香港電影1970》、《朱光潛與當代中國美學》等。2003-04年獲得美國福布來特研究獎學金到柏克萊加州大學當訪問學人;2009-10年獲委任為美國威斯康辛州馬其特大學百周年紀念婦女聯會講座教授。
對戴安娜的記憶同樣是選擇性的,關於她的情事的報道,絲毫沒有影響人們對她的愛戴。(Wikimedia Commons)

當下於未來

我們將會如何記起今天?先看今天我們如何思念過去。戴安娜皇妃逝世22年,英國人民又再聚集在她生前居住的肯宮閘前,插滿鮮花,擺陣圍坐,手持她生前活動的舊照,表示不能忘記。

看塔倫天奴這齣毀譽參半的電影,放下批判的殺傷武器,小部分是因為電影努力重組七十年代的風情畫。(Once Upon a Time in Hollywood Facebook)

非常荷里活

我確實是冥頑不靈,擁抱違反批判意識的產品,又戀上了資本主義開到荼蘼的各種產品和玩意,特別是荷里活電影。

阿爾巴尼亞中南部的培拉特,至今保存相當完整的排屋建築。(Shutterstock)

戀戀山城

在阿爾巴尼亞的旅程中,印象深刻的是戀戀山城和蔚藍海岸,還有墓碑。

閱讀其人其畫,實在毋須二分精神與肉身。(網絡圖片合成圖)

「腕不虛,畫非是」

「腕不虛則畫非是,畫非是則腕不靈。動之以旋,潤之以轉,居之以曠。」一言蔽之,畫家跟大自然的靈明與自身肉身的直覺體悟,親近而密切。

周氏於六十年代跟新水墨的表表者呂壽琨志同道合,十分投誠於他中畫西用的主張,並加入了「元道畫會」。(網絡圖片合成圖)

吾畫吾身

從對人性失望的《倒影》到熱熾的《山火》,給畫家重燃了希望。看周綠雲的球體,其抽象表現主義,實有着堅實的精神與感情的基礎;此外還有肉身,須加強調和探索。

奇洛李維斯的真實經歷比電影裏的更曲折傷感,但他的不幸卻轉化成活下去的力量。(John Wick Facebook)

愛與遺忘

奇洛李維斯:「人的生存是為了要紀念自己深愛的人。」回憶有價、無罪。

人們都仰賴着舊照片,以及紀錄片。(Shutterstock)

光影與希望

我們都關心存在,都為不再存在忐忑不安。存在主義者說沒有不安便沒有獨特的心魂,也沒有詩;更沒有相片;勇敢和美麗的思想便無從產生。齊克果的”existanze”如是,海德格的”Dasein”如是。

以舞蹈為一份公有的財產,是因為舞蹈所展示的所感知的生命,是不同文化的核心,是共享和鍛煉情感的場所。(Shutterstock)

舞蹈,公有的財產

朗格說:「只有作品是真實的,它所表達的情感才能成為普遍;作品往往受其符號的約束。把藝術符號化,就是為觀眾提供一種孕育感情的方法」。

生命的運動、情感的形式,表現了舞蹈創作者的願望、意圖、期待和要求。(Shutterstock)

舞蹈哲學

編舞者以及舞者的表演,使符號化作品的呈現及有機的多重性。兩者皆毋須在現實的個人歷史裏,經歷過作品所敍述的情感和敍事的啟迪。

電影和連續劇如果考究的話,那些細節都會出現在熒幕中,但有哪位觀眾會留意那些細節?(Shutterstock)

不能讓細節消失

細節在文學作品裏,是描繪人物的重要一環,細節寫得詳盡,可以突顯人物的性格,更不要說在事件發展中和對社會環境的描述了。沒有了細節,文學作品就缺少了生動和真實的感受。

驚慄便是內心恐慌的擴展和投射,與其說是關於鬼神的,不如說是愛與不捨的反面與決絕。(Shutterstock)

驚慄之源

據史蒂芬京說,在他自己芸芸的小說作品中,《寵物墳場》是真正曾令他驚恐的,相信是來自他目睹家中寵物的橫死,女兒的悲傷,難以回答的提問和難以想像的失去。

韓志勳曾經活躍於「華人現代美術會」、「中元畫會」(YouTube截圖)

念韓志勳

韓志勳自是現代藝術抽象表現主義的先鋒,但自成一格。難忘一幀舊照片中的他,裸着上身,穿着牛仔褲,戴上眼鏡,赤足在地上的畫布上迴環跑步,撥滴油彩。行動中的他全情投入,我們都在想像他的當年勇。

光之奇妙,被尋找真理的人倚傍着,被攝相者在其所到之處歌舞。(Shutterstock)

停頓的光影

知道在記錄以後,許多情感和人事將會永遠消失,只有照片和回憶,努力在訴說、提醒和印證那些「曾經」。

奧斯卡大熱電影《綠簿旅友》是荷里活格局的公路電影,改編自非裔鋼琴家雪萊與意大利白人司機東尼的真人真事。(《綠簿旅友》Facebook)

從《綠簿旅友》看公路電影

公路電影即如人生,遇上的人和事談不上理由,要找的路找不上,又停不了在計劃裏的一個站。錯過了什麼,纏上了什麼,發現了什麼,都不是荷里活式電影中有計劃有組織的書寫;那是一個沒有預習的旅程。

在校園裏的觸動,直接來自各式各樣獨特的人物。(香港浸會大學Facebook)

感性與絕學

談到「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崇高理想,離不開做學問的理念。「絕學」的價值在其純粹性,認識其純粹之餘還得反思其傳播及演繹時如何受到動搖。

寵物這回事舉足輕重,看關心和投入的程度多少。(Pixabay)

人禽之間

人禽之辨,亦因對動物的寵愛而不能區分。在主人心目中,其所飼養和寵幸的動物,皆有四端。他們可以日夜舉證,說出寵物的惻隱、羞惡、辭讓和明辨是非的表現。

當文化成了工業,遇上了還未沾染過多利害考慮的作品,心頭特別感受喜悅。(亞新社)

沒有紅地氈

問電影獎或電影節的初衷是什麼?早年的香港國際電影節是一年裏最重要的兩個星期;票房未開賣,清晨深夜都已有人在排隊,靜默守候,手執節目表像看經文朝拜。

性別的意涵,便不能從其原生的英語世界中,普遍化地被翻譯或應用於其他的語言及生活社會裏。(Shutterstock)

翻譯中的性別

追本溯源,芭特勒指出性別一詞於美國十九世紀中期冒起,源於性學家有志於規範化身體。

研究說連獸醫都肯定許多動物有悲慟的時刻,說當家裏死了一隻貓,連主人其他的寵貓都會開始出現行為偏差。(Shuttershock)

人類的悲慟時刻

楊絳見證了一年以後,燕子父母從遠處飛回,在舊燕巢留下的空洞角落,不時停坐若有所思,並發出鳴叫,似有悲慟的表現。

人生之中,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偶然的事是否真的「偶然」,誰能判定?(Shutterstock)

這些事「是會發生的」

人們當然喜歡能帶來幸運和驚喜的偶然性,在意外的喜悅中欣然接受說「這些事是會發生的」。 但不如意事常八九,努力解釋偶然性是一些哲學家致力的工作,包括恩格斯的《自然辯證法》。

非洲哲學不陷入西方哲學理論的模式,而要以「非洲人格」來為人道立場解說。(Pixabay)

非洲有哲學嗎?

尼日利亞哲學家奧比認為人道必須建基於人道立場以外,且以非洲人在近代及現代史裏親身經歷的具體及特殊內容為基礎,並以從個人到群體的共同歷練為依據。

電影中台灣罕病兒童爸爸組成的睏熊霸樂隊,在如此一齣紀錄片裏之所以成為焦點。(《一首搖滾上月球》Facebook)

愛,是無法的了

結婚生子的事本來天公地道,但罕病接二連三降臨在兒女身上,無法可施,只好全情地愛,致力至成為睏熊。

戰後創傷後遺症的父親帶着女兒遠離人煙,在深山叢林中另覓居所,過着極其基本的生活。(Leave No Trace Facebook Page)

去無痕

我們對於人的抑鬱了解太少了。或許很多大理論都來自抑鬱的思緒:排斥、專橫、種族清洗、悲壯的舉動?

教學當然是一個集組織與經營於一身的事業,人們會忘記自己的房產或保險代理,但不會忘記遇上了好老師。(Shutterstock)

教育是動人的事業

教學不怕問題刁難,最怕冷漠而不動心,如何執生以熱誠感染他人,使他們留心內容的意義價值,如此才使得每次踏上課堂戰戰兢兢,洋溢教學的動機。

陳允中認為生活所需與語言策略息息相關,街坊對不同語言或廣東話的包容,在於團結就是力量,以便爭取各種共同利益。(Shutterstock)

「標準」語言

隨着香港人反新移民情緒及本土意識的提高,香港人視帶鄉音的廣東話為「不標準」,忘了它原來的多元化與包容性,成為了製造差異的身份政治。

是次談中國性,便涉及到不同歷史哲學如何看待過去及人文的進程。(Pixabay)

怎樣談「中國性」?

我提出得思考「中國性」的問題是怎樣產生出來的?一如「香港性」、「台南性」或「日本性」。在我們當下生活的語境裏,它是否一種必須的身份策略?

主體的思想其實是一項身體性而絕非純精神性的過程。(狂舞派Facebook)

狂舞與激戰之身

狂舞的不應只是年輕的軀體,格鬥中勝者為王,殲霸者也不分上代下代。罪惡只有一種,即那些對肉身自暴自棄的人。

我們不是常常驚訝於死亡的來臨,在我們毫無準備的時候不請自來,沒有商量,且不貼最後通牒?(Pixabay)

俱往矣

死亡使所有人都變得謙卑與寬容。俱往矣!這份提醒來自盡心盡性的人生,因而至為深刻。

不少從內地各地來景德鎮朝聖的藝術學生,來了便不想走了,喜歡上景德鎮的自由淳樸,生活水平沒有壓力。(Wikipedia Commons)

樂天陶人

一個陶人從繪畫轉向了陶藝。他如是說:「在畫布上繪畫,就這樣了。但泥塑卻得先有許多準備,組織與步驟。」陶人的身份,低調又驕傲。

學者認為以廣東話思辨本土議題,較能深入文化的基本,並激發學生學習的志趣。(Shutterstock)

母語為「生命體」

母語或中文教學在香港並不曾達到過一致的共識,更莫說以廣東話授課,其中複雜的心理,跟殖民地的職場或對畢業後工作前景的憂慮不無關係。

台灣作家阮慶岳的小說《黃昏的故鄉》,講述一個成長於台灣南部小鎮的客家女子遠嫁台北,鋪敍她對家鄉的追憶與尋思。(Wikipedia Commons)

兩地生活 兩種情調

最近閱讀內地作家徐則臣的小說《王城如海》,還有台灣作家阮慶岳的小說《黃昏的故鄉》。兩本小說,兩地生活的理想與實況,兩種情調。

母親主動為自己的身體度造需要,並為延續自己的嬰孩有上佳的營養,烹調益乳的食物,半點也不怠情。(Pixabay)

餵哺新風

母親節將至,我們向天下的母親致敬。正在哺乳的母親大都容光煥發,睡眠雖然永遠不足,肩酸背痛,但那份履行自己認為該做的理分以及嬰兒帶來的滿足,蓋過了一切付出。

傷痕文學於1970年代末期流行,表現文化大革命為人們帶來的傷害,以及對國家民族前途的反思。(Wikipedia Commons)

新傷痕文學

最近閱讀兩本內地小說,時而以人物或角色分配帶導敍述,時而以事件如一樁親事補充情節,效果顯著,手法清新,題材是另類或後文革的傷痕文學。

在北角舉行的「我要食餐好」活動裏,藝術家為入場者準備本地的新鮮蔬菜。(油街實現 Facebook Page)

我要食餐好

「我要食餐好」是一句香港人經常掛在嘴邊的說話,足見「食」在港人的生活中佔有重要的位置。三年前,方敏兒以「食」作為主題,邀請了六位藝術家參與這個充滿本地味道的展覽計劃。

父母不在,是災難和獲救的開端。迪士尼的兒童電影,十居其九都是先毀掉孩童的父母。(Pixabay)

父母往哪裏去了

學生運動的年代,以緘默作支持的是父母,譴責的也是父母。學生強烈批評成年人的世界一敗塗地,聽者則在猜疑:「他們的父母往哪裏去了?」

張艾嘉說拍電影不是為了得獎,而是有故事很想用電影訴說出來。(亞新社)

電影節的浮誇與實在

紅氈上的浮誇,跟電影裏的辛酸與卑微相映成趣,唯一是增加了電影作品的疏離感,以及所謂「夢工場」的虛幻魅力。

何氏舊居位於香港大埔區西貢北白沙澳,是何氏族人於1911至1915年間興建的大宅。(Wikipedia Commons)

可以居,何以居

黃淑琪的《可以居》,給西貢白沙澳注回活力,是本地一個上佳的藝術嘗試,拓闊了創作的領域,於媒體交結中想像生活的多樣可能,並展示了新穎的藝術可居的方式。

外延的知識可以客觀地肯斷的,內延真理離不開主觀的態度。(Pixabay)

真理不止一個

真理有兩種,第一種屬可量化、客觀的,我們稱為「外延真理」;第二種屬不可量化,只能透過「修行」來印證內涵或境界,我們稱為「內延真理」。

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位列全球大學排行前十名,是世界上最負盛名的大學之一。(Wikipedia Commons)

大學學術自由 無處不在

大學的學術自由包括師生有權表達他們的意見、保護研究結論、評估教師的教學表現,甚至教學人員受到嚴重指控時,可呈示反指控的證據。

《霓裳魅影》(Phantom Thread)將於2018年3月8日香港上映,獲2018年奧斯卡電影金像獎六個提名。(Phantom Thread Facebook Page)

觀影純然的快感

近期看了好幾齣令人動容的電影,再驚覺電影的力量,思考自己看電影最想要的是什麼,是什麼才可得到持久的滿足。但要達到目的,還得先要學習寬容、體察與聰明。

展覽裏,藝術家樊善標紀錄蔡念因與張紉詩的長洲愛情故事,還有與他們的文字配對的視覺藝術作。(Wikipedia Commons)

島敍的可能

自然風景的探索,以及居住感觸,歷來是文藝創作的靈感來源。島的孤立與連結,也可作為文藝的隱喻。而本土地貌特色之一,正是離島眾多。

狗最得人寵愛的地方,是人人都可以對着牠講知心話。(Wikipedia Commons)

犬話連篇

狗年來臨,正好說狗的一些故事。西方人視狗為寵物,中國人視狗為兇殘,古代甲骨文更沒有「狗」字。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