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聽人說過,寡婦不適宜聽二胡,尤其是在晚上。原因是二胡的弦聲,能令一些「曾赴巫山」的女士,心猿意馬,咬碎銀牙,難以自持。是耶非耶?我可不知道。不過,比較其他的中國弦樂器(例如高胡),二胡之聲確實是纏綿得多。在各西洋樂器中,提琴也主要是用弓弦演奏,但發出來的聲音較為清純;眾多小提琴一起奏,更能像月光/流水般散發開來,如水銀瀉地,只覺其富麗堂皇,沒有絲毫靡靡之音。
不過,我對二胡卻有偏愛。用它來奏一些傷感、幽怨的歌曲,更是相得益彰。
中國近代第一首以西樂為基礎作出的二胡獨奏曲,可能是劉天華的《病中吟》。劉天華生於清末,曾受西方樂理的訓練。他認為國樂有其精深遠大的基礎,與西樂不遑多讓,不應厚此薄彼,或囿於片面之見。不過,他也承認西樂在多方面比較先進,例如記譜法、合奏法,以及有系統的教學和記錄留傳。他積極地在這些方面做改善的工作,也組織樂器廠改良樂器、介紹西樂以改進國樂、定期發行刊物、創設音樂學校等。可惜他短壽,30多歲就去世了。
《病中吟》一曲是劉天華在喪父及失業的雙重打擊下,在病榻上寫成。曲中明顯充滿作者抑鬱和苦悶的心情,同時表達了自己渴望擺脫困境、努力奮鬥的意願。
一個人在生病的時候,通常會特別感到無奈和抑鬱。原來,細菌的毒素LPS(Lipopolysaccharide「脂肪多糖」)可令人產生傷感。具體上,這東西能透過「免疫巨噬細胞」的TLR4(Toll-Like Receptor – 4)接受體,刺激巨噬細胞分泌「白介素-1 beta」(Interleukin-1 beta,IL-1 beta)。IL-1 beta能穿越血腦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而作用於「海馬區」(Hippocampus)神經細胞,從而減少神經細胞表面的「大麻接受體」(Cannabinoid 1 Receptor),最終引發抑鬱(J. Neurosci., Vol. 32, pp. 13896-13905)。
LPS引發抑鬱 可靠芒果紓緩
生病時,往往可因細菌的毒素「脂肪多糖」LPS,令人產生傷感。原因是它能透過「免疫巨噬細胞」 的TLR4接受體,刺激巨噬細胞分泌IL-1 beta。後者能穿越「血腦屏障」進入「門禁森嚴」的腦部,而作用於「海馬區」神經細胞,再而減少神經細胞表面的「大麻接受體」CB1R。本來,CB1R可令人歡愉,因為它能抑制「抑制快樂的神經傳導物GABA」(J. Neurosci., Vol. 28, pp. 7281-7292)。IL-1 beta抑制了「抑制」「抑制快樂的GABA」(負負負得負),於是帶來「抑鬱」的後果。
可以怎樣補救?答案是:芒果中的「芒果素」(Mangiferin)能減輕LPS引發的抑鬱(Eur. J. Pharmacol., Vol. 740, pp. 327-345)。在機制上,芒果素能阻止一個叫NFKB( Nuclear Factor Kappa B)的蛋白質進入細胞核。
簡單解釋。細胞核中包含了各種蛋白質的密碼,我們稱之為「基因」(Gene)。每一個基因都有一個開關掣,叫「啟動子」(Promoter)。這個「開關掣」是怎麼樣「開關」的?是憑一些屬「轉錄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的蛋白質。不同的「啟動子」,須用上個別不同的「轉錄因子」;正好比不同的鎖,須用上個別不同的鑰匙。
上文說的NFKB,正是一個「轉錄因子」;它能啟動的是,一個「觸動發炎」的基因。在正常情況中,NFKB是被一個叫IKB的蛋白質所囚禁的,也就是被鎖在細胞質之中。LPS與TLR4的接觸,會啟動一連串的酵素,包括「激活」一個「酪胺酸激酶」,將IKB廢掉。於是,NFKB能鬆綁,走入細胞核,從而觸動發炎。
所謂「發炎」,乃是身體局部發出警報、宣布「戒嚴」。在這些「地區」,免疫系統作出防衞措施;而這些措施,不免「擾民」。也就是,令該處的器官或組織,將其「正常活動」有限度地壓抑下來,甚至產生「非常時期」的應變。以「海馬區」神經細胞而言,一連串的後果,最終正正會引致上文所描述的「抑鬱」。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