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政局 曾鈺成:香港別無選擇 必定要讓一國兩制成功

曾鈺成:香港別無選擇 必定要讓一國兩制成功

如果緊張的關係繼續,我們無法基於互信精神,達成一個解決上述和其他問題的共識,那如何讓一國兩制走下去?

本社編輯部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17-07-10
名家演講錄

整理:巫昫橋;圖片:公民實踐培育基金

標籤: 204723條一國兩制一帶一路公民實踐論壇回歸20年曾鈺成香港前景
曾鈺成:「如果你說一國兩制不成功,我相信這不是客觀和公道的評價。」
曾鈺成:「如果你說一國兩制不成功,我相信這不是客觀和公道的評價。」

編按:公民實踐培育基金於2017年6月17日舉辦「2047:香港何去何從?」論壇,請來前立法會主席曾鈺成、前基本法起草委員李柱銘、前立法會議員吳靄儀、香港眾志主席兼立法會議員羅冠聰、以及《十年》電影策劃人兼導演伍嘉良擔任講者,五人分享他們對未來30年的看法和想像,並開展有關香港二次前途問題的討論。以下是前立法會主席曾鈺成當天的發言:


2047年,香港命運如何,完全取決於這30年間,一國兩制如何發展。一國兩制怎樣才算成功實踐呢?我認為這個「成功」主要是主觀的,不是客觀的。我們不能光看GDP增長、跨國公司在香港設立總部的數目、居住公屋的人口,甚至是貧富懸殊數字有否紓援,這個「成功」的主觀在於香港人──尤其是香港年輕一代,認為一國兩制能保障他們最珍惜的一切,是值得信任和支持的。

另一方面,如要成功實踐一國兩制,需要讓中央政府的領導相信繼續走下去,對國家有好處,香港不會成為威脅中國的主權、安全、發展和利益的因素之一。如果我們在這30年中,能夠達到上述條件,那到2047年,我們看不到有原因和有人認為要改變,畢竟繼續實行對香港和國家都有好處,亦兼顧了港人的支持和中央政府的信任。

但如果我們一直走下去,道路愈走愈窄,各方面的信心愈來愈差,年輕人不相信支持一國兩制對他們的將來有好處,中央政府亦擔心繼續容許港人治港,香港很快會失控,威脅國家安全。若果真的如此,基本法和聯合聲明說了50年不變,我不相信中央政府會在2047年前正式宣布放棄一國兩制。但即使我們在名義上繼續實行一國兩制,變形走樣相信是難以避免。到了2047年,我們憑什麼說服各方繼續走下去呢?

何時才重啟政改?

我認為過去20年,一國兩制的發展是成功的。香港的經濟平穩發展,社會基本上也是穩定的,香港在各種國際評級機構的評分中依然佔據世界的上游位置。如果你說一國兩制不成功,我們不可能有今日的局面。回歸前很多悲觀的預測在這20年也沒有發生。我記得回歸前,李柱銘先生在公開研討會中說過:「我預定自己在97後會坐牢的。」20年過去,並沒有發生,他還是自由的。如果李先生真的要坐牢,我相信不是因為政治問題。

整體而言,如果你說一國兩制不成功,我相信這不是客觀和公道的評價。但是我們當然看到這20年間,出現過一些重大問題,關乎一國兩制可否成功實踐下去。譬如普選問題,不但前年未能夠解決,到現在也未知何時、如何才能解決。我留意到林太(林鄭月娥)宣布參選行政長官前,起碼說得清楚,她認為下一屆政府一定要重啟政改。可是她參選後,似乎採取了較務實的看法,類似是認為若條件不存在,重啟政改只會惹起爭議,無功而還。那我們便問,何時才重啟政改?

當然我們不能迴避23條立法。十多年來,特區政府和中央政府也沒說要馬上立法,但這是基本法列明需完成的工作。何時做、如何做、怎樣才可以得到香港人支持,無人知曉。

還有一個不能忽視的問題。2012年,為什麼反國民教育會演變成大型運動,使特區政府要擱置國民教育的課程?這是香港人的國民身份問題,亦是一國兩制成功與否的核心問題,尤其是在年輕一代中。但是2012年後,也沒有人知道怎樣處理身份認同問題及香港人和中央政府的關係。

另外,我們不可不見過去數年,尤其是泛民主派陣營中,香港有相當一部分市民和中央政府的關係愈趨緊張,可謂是回歸以來,最壞的情況。如果緊張的關係繼續,我們無法基於互信精神,達成一個解決上述和其他問題的共識,那如何讓一國兩制走下去?我認為這種緊張關係之形成固有理由。上年五月,張德江委員長來港公開演講,很多人都認同很有道理。他提出三個心:不忘初心、保持內心、堅定信心。事實上我們見到各方面改變初心、失去耐心、動搖信心的跡象似乎愈來愈明顯。因此我認為未來五至十年非常要緊,下任特首林太具備足夠條件來領導她的團隊和香港市民解決這些問題,只在於各方是否願意為她提供一個空間,讓她發揮。

香港別無選擇

我覺得其實我們並無選擇,必定要讓一國兩制成功,不論是對香港而言,還是對國家而言。如果我們放棄一國兩制,一國仍在,兩制卻不存,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告終。香港的制度徹底改變,不會對香港大部分市民有好處。而對國家,我全然不同意沒有一國兩制,國家沒有什麼大損失。當時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說得很清楚,是國家改革開放國策的組成部分之一。沒有一國兩制,改革開放的路必定難走得多。而如果中國不改革開放,亦不可能提出一國兩制,

我們不能輕視維持香港這「一制」對一帶一路的重要性。如果說30多年前的改革開放給香港一個機遇,讓一國兩制出現,今日中國開展一帶一路的戰略,同樣給香港一個新機遇。香港有效維護這個制度的優勢,才能在一帶一路中發揮最大作用。我相信很多人,包括中國領導人亦會贊同。過去中國剛剛開放,香港對中國是世界之窗,將國際上很多先進東西引入中國。現在中國走出去,香港擁有最合適的地方體制,扮演中華之窗的角色,繼續將大中華和國際聯繫起來。我相信有遠見的國家領導人是看得到這點的。

因此,我認為我們有樂觀的基礎,香港人一定明白我們需維護一國兩制,國家領導人亦明白維持一國兩制對國家最有好處。我們如何以理性務實的態度、互諒互讓的精神找出解決一國兩制的問題的方法,是未來五年、十年中一項很重要的事情。如果我們做不到,恐怕我們再沒理由對2047年感到樂觀。

曾鈺成:「我們不能輕視維持香港這一制對一帶一路的重要性。」

更多精采文章

  • 曾鈺成:智庫成功靠獨立性、素質和影響曾鈺成:智庫成功靠獨立性、素質和影響
  • 《十年》導演伍嘉良:暫未看到香港的出路《十年》導演伍嘉良:暫未看到香港的出路
  • 羅冠聰:一代人的困局 羅冠聰:一代人的困局 
  • 陳方安生:引入政治委任制是一個重大的錯誤陳方安生:引入政治委任制是一個重大的錯誤
  • 回歸20年的中港關係回歸20年的中港關係


本社編輯部

View all posts
標籤: 204723條一國兩制一帶一路公民實踐論壇回歸20年曾鈺成香港前景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李白一出場,便是一個少年游俠的模樣。(《長安三萬里》預告截圖)
灼見文化

發跡地亦是傷心地──李白的長安情意結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9-21
何教授曾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院,亦曾任建築學院院長,培育了不少建築專才。(照片由何培斌教授提供)
字旅相逢

培修保育研古建,斌蔚圓融築慈山──專訪何培斌教授

作者: 馮珍今
2023-09-21
林毅夫教授指出,中國有「後來者優勢」,不會陷入《廣場協議》後日本的困境。(灼見名家圖片)
名家演講錄

林毅夫教授:中國不會發生資產負債表衰退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9-20
早在2012年,他就發表了《國民教育與藝術文化》,認爲最爲理想的國民教育,就是學習中國文化,愛中國文化就是愛國。(灼見名家製圖)
灼見專訪

專訪張五常:文化修養和語文學習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9-20
對於風波未息的中大校董會事件,郭少棠教授想問:大學教職員對於大學教育的承擔,對文化的影響做了多少事?立法會對自身的社會責任又掌握了幾多?
灼見專訪

專訪郭少棠:從自傳式民族學角度 看中大校董會事件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9-20

影片

  • 陳文鴻教授:中國怎樣部署全球戰略 抗衡美國霸權?一帶一路倡議 香港為何仍未發揮作用?
  • 陳鳳翔:拜登四處樹敵令全球投入去美國化? 新興國家紛紛走上去美元化不歸路?
  • 鄭國漢教授:10年校長任內經歷佔中與黑暴有什麼體會? 大學在社會運動中如何自處?
  • 張五常教授:世界級經濟學大師為何對我傾囊相授? 怎樣做學問才會有大成就?
  • 陳文鴻教授:習近平不去印度見拜登有何考慮? 金正恩與普京會面密謀哪些合作?
  • 陳鳳翔:日、法科技巨企為何無法抗衡美國壓迫? 華為面對無理打壓 怎樣浴火重生?
  • 陳文鴻教授:美強中弱 中國如何合縱連橫對抗霸權?北京怎樣防範政商學精英叛變?
  • 黃錦輝教授: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訪華為何無功而返?華為新手機技術無懼美科技禁制?
  • 張建雄:年輕人早熟 何時開始培養為學與做人之道?從《中庸》、《大學》吸收什麼教子智慧?
  • 張仁良教授:擔任教大校長10年 教師培訓制度有何革新? 怎樣總結香港教育的偏差與改進?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專訪張五常:人的能力與選擇──發問、人腦、選科專訪張五常:人的能力與選擇──發問、人腦、選科 本社編輯部
  • 500年一遇暴雨與氣候變化500年一遇暴雨與氣候變化 余遠騁
  • 本港劉國松的大弟子──陳成球本港劉國松的大弟子──陳成球 益行
  • 專訪郭少棠:從自傳式民族學角度 看中大校董會事件專訪郭少棠:從自傳式民族學角度 看中大校董會事件 本社編輯部
  • 林毅夫教授:中國不會發生資產負債表衰退林毅夫教授:中國不會發生資產負債表衰退 本社編輯部
  • 香港能否成為亞洲人中外融合電影的基地?謝嘉怡和Lyman有否機會做主角?香港能否成為亞洲人中外融合電影的基地?謝嘉怡和Lyman有否機會做主角? 李偉民
  • 梁錦松深圳設首家港資大型私院 憑三不賺原則嶄新醫療體驗惠民梁錦松深圳設首家港資大型私院 憑三不賺原則嶄新醫療體驗惠民 本社編輯部
  • 張五常教授:世界級經濟學大師為何對我傾囊相授? 怎樣做學問才會有大成就?張五常教授:世界級經濟學大師為何對我傾囊相授? 怎樣做學問才會有大成就? 本社編輯部
  • 培修保育研古建,斌蔚圓融築慈山──專訪何培斌教授培修保育研古建,斌蔚圓融築慈山──專訪何培斌教授 馮珍今
  • 陶傑:如果當年彼得大帝和康熙結盟陶傑:如果當年彼得大帝和康熙結盟 編輯精選
  • 虛幣平台JPEX風波愈演愈烈   逾千四苦主報案 涉款10億虛幣平台JPEX風波愈演愈烈 逾千四苦主報案 涉款10億 本社編輯部
  • 刷牙與洗牙刷牙與洗牙 常霖法師
  • 李白的劍與高適的槍──乘風三萬里,夢回盛唐去李白的劍與高適的槍──乘風三萬里,夢回盛唐去 本社編輯部
  • 談帶着魅力的女性談帶着魅力的女性 楊興安
  • 香港專上學府校長大換班香港專上學府校長大換班 文灼非
  • 《逃出大英博物館》的家國情懷《逃出大英博物館》的家國情懷 彭泓基
  • 灼見名家九周年論壇──世界地緣政治演變對香港的挑戰灼見名家九周年論壇──世界地緣政治演變對香港的挑戰 本社編輯部
  • 專訪張五常:文化修養和語文學習專訪張五常:文化修養和語文學習 本社編輯部
  • 由進出口數字看世界由進出口數字看世界 張建雄
  • 二維碼點餐生意更少?二維碼點餐生意更少? 車品覺

推薦作家

  • 曾國平
  • 譚新強
  • 劉銳紹
  • 艾雲豪
  • 車品覺
  • 余錦明
  • 周光蓁
  • 張宗永
  • 潘文慧
  • 李大齊
  • 林嘉良
  • 黃錦輝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會員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