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 (jik5)
粵語說「益你」,就是「使你得益」的意思(「益」用作動詞)。若以為這個說法不文雅,那就錯了!
《周易‧益卦》的《彖傳》說︰「益,損上益下,民說無疆……。」(黃氏案︰「說」通「悅」)無論「損上益下」中的「上」與「下」作何解釋,都無損「損」與「益」的「使……受損害」與「使……得益」的意思。於是這裏「益」的用法就跟粵語的「益你」的「益」一樣。《彖傳》是後出於《周易》本經中的「爻辭」的,而《益卦》六二爻的第一句就是「或益之十朋之龜」。用粵語去解釋這一句,意思就是「有人用價值『十朋』的『龜』來(音「離」)『益』渠(佢) 。」(《漢語大字典》「朋」條,義項一︰「古代貨弊單位,五貝為一朋。一說兩貝為一朋。又說五貝為一系,二系為一朋。」)由此可見,粵語「益」的動詞用法可溯源至《周易》本經出現的年代!
「益」的這種用法,在其他古文獻中同樣可以見到。如《呂氏春秋‧先識覽‧觀世》︰「故周公旦曰︰『不如吾者,吾不與處,累我者也;與我齊者,吾不與處,無益我者也。』」《戰國策‧燕策》(一)︰「(蘇秦)對曰︰『……且臣之事足下,亢義益國,今乃得罪……。」《漢書‧朱雲傳》︰「雲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又《晉書‧列女傳‧陶侃母湛氏》︰「陶侃少為尋陽縣吏,嘗監魚梁,以一坩鮓遺母。湛氏封鮓及書。責侃曰︰『爾為吏,以官物遺我,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增吾憂矣。』」(黃氏案︰「魚梁」是一種捕魚裝置。「坩」,粵音「堪」,是陶製器皿。「鮓」是腌製的魚。)
就「益」字而言,不但其動詞用法是古語與粵語相同,而且其名詞用法同樣是古語與粵語無異。作名詞用的時候「益」就有「益處」的意思。《書‧大禹謨》云︰「滿招損,謙受益。」謙虛可以令我們得到益處,這是自《尚書》以來的古訓。又《禮記‧大學》曰︰「小人閒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這段文字的意思是︰「小人平時做不善之事,見到君子時才自欺欺人地偽裝善良。其實自己很清楚自己的真面目,清楚得就像連自己的肺肝也看得見一樣。這樣假裝又有甚麼益處呢?」整段文字的末句「則何益矣」,用粵語去解釋,就是︰「又有乜益呢?」可見單一個「益」字作名詞用,古語與粵語相同。
古語有「無益」一詞
古語的「益」既是「益處」,「無益」就自然是「沒有益處」,用粵語說就是「冇益」。如說︰「食啲咁(噉)嘅嘢,冇益㗎!」意思是「吃這樣的東西,是沒有益處的!」古語又實在有「無益」一詞。如《論語‧衞靈公》︰「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筆者已證粵語的「冇」其實即「無」的音變(見《粵語古趣談合訂本》「無1」條)。古語「無益」實即今日粵語的「冇益」。「無益」也見於其他古書,如《晏子春秋‧內篇‧諫(上)‧景公欲以聖王之居服而致諸侯晏子諫》云︰「晏子對曰︰『灋其節儉則可,灋其服、室,無益也。』」(黃氏案︰「灋」即「法」)
在普通話裏,「益」字無論如何都不能自由運用(不論動詞用法還是名詞用法),閔龍華的《現代漢語用法詞典》就把「益」字標明為「素」(即「語素」)。我們的粵語則把古代「益」字的動詞用法和名詞用法都傳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