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生活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間正道是滄桑──記北韓之旅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間正道是滄桑──記北韓之旅

三天的北韓之旅,比走馬看花還要差一大截,簡直就是霧裏看花。

馮珍今 作者: 馮珍今
2018-03-12
字旅相逢

圖片:作者提供

標籤: 三八線北韓南韓平壤成均館板門店金日成金正日阿里郎
金日成廣場的中心巍然矗立着金日成、金正日父子的巨大銅像,不時有虔誠的尋常百姓,恭敬地走到銅像前獻花,並深深鞠躬,以示崇敬之情。
金日成廣場的中心巍然矗立着金日成、金正日父子的巨大銅像,不時有虔誠的尋常百姓,恭敬地走到銅像前獻花,並深深鞠躬,以示崇敬之情。
0
SHARES
749
VIEWS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2012年8月底,我們取道瀋陽,經丹東到北韓去。

真不巧,剛碰上了百年難得一遇的超級颱風──「布拉曼」橫掃朝鮮半島,丹東通往北韓新義州的關口關閉了。我們只好留在瀋陽參觀,並遊覽了本溪水洞。延遲了兩天才前往丹東,留在北韓的時間亦由四天濃縮為三天。

從此去──生生死死無憑據

才不過早上六時許,丹東的海關已是人山人海,想不到,這麼多的旅客出境。他們全都是到北韓去的嗎?

我們老老實實的在海關辦事處的門外排隊輪候。

進入辦事處裏面後,卻全無秩序可言。插隊的插隊,亂擠的亂擠,行李、貨物隨意堆放在地上,亂紛紛、鬧嚷嚷的,我們嚇得目瞪口呆,只能拚命護着自已的行李箱。

好不容易,過了關,然後再乘車。

丹東火車站。

不消一刻,已抵達北韓的新義州。

下車後,懷着忐忑的心情,再排隊輪候。

經過刁斗森嚴的關卡,大家都戰戰兢兢的,男女分開兩隊,各自接受關員逐一的搜查。

除了簡便的行李,我帶了一本中文書同行。

結果當然是──被扣留了,還遭關員盤問。

關員是懂中文的,將我帶來的《舊箋》翻閱了好一陣子,原來書中有些插圖觸動了他們的神經,要我逐一解釋。我後悔得要命,帶了這本書來,幸好最後還是放我走,也將書發還給我。

有些朋友更慘,行李箱被翻得亂七八糟的,狼狽地收拾……也有人帶來的書籍被沒收了。

過了半天,終於審查完畢了,大夥兒再坐上旅遊車。從平壤派來導遊──操流利普通話的中年男子,倒也笑容可掬,他把我們帶到火車站去,叮囑我們在月台上靜候上車。

進入火車的車廂後,我們被安排坐在「包廂」內,每廂可容八人,每邊四人,彼此相對而坐,車內有微弱的空調。「包廂」外是一條窄窄的走廊通道,外面是窗。

我們坐的包廂,除了六位相熟的朋友,還有兩位內地的同胞,他們是法律界的專業人士,剛在丹東開完會,順道到北韓去遊玩。

在車上,每人獲配給一個盒飯。料不到,盒飯倒份量十足,有菜有蛋有肉,還有魚塊,雖然是冷冰冰的,也蠻可口,朋友帶來的泡麵都派不上用場。

平壤火車。

好不容易才開車。

在火車上不准拍照,也不可胡亂走動。

我們坐在包廂內,只好看看書、聊聊天。

坐着坐着,累了,便走出包廂外的通道倚窗而站,游目四顧……

只見窗外大部分是低矮的山坡地,多是田野房舍,偶見公路廠房。

路上行人不多,雖然未至於衣衫襤褸,也是比較貧寒清苦的樣子。

汽車不多,偶爾有人騎着自行車,緩緩而行。

牛也不多,眼前所見的牛隻,都是瘦骨嶙峋的。

行車非常緩慢,比大學時代坐的柴油火車還要慢。

不知過了多久,火車停下來。

以為到了。大家欣喜若狂。原來不是。

月台上聚集的,應是當地平民,或站或蹲,有的在抽煙;有的在聊天……

我們只能留在車廂內,不許下車,也不敢輕舉妄動。

擾擾攘攘,枯坐了接近一小時,火車才開動。

停停。動動。停停。動動。停停。動動。

停了好幾次。

行行重行行……差不多五時,終於捱到平壤。

平壤火車站給我的感覺很大,人,卻不多。我昏頭昏腦的,隨着大家步出車站。然後,再坐上旅遊車,車上來了一位年輕漂亮的女導遊,沿途以標準的普通話介紹北韓及平壤的概況。

平壤的市容很整潔,街道寬廣,沒有高聳密集的樓群,但每座建築佔地很大,現代化的樓房倒也不少。

路過新型的住宅,遠遠望去,每個單位都有方方正正的露台,而且種上齊齊整整的鮮花,不管是真花還是假花,都有點夢幻感。

路上的行人大都衣履整齊,但我們在街上看到的市民,其實並不多。

阿里郎──人間能得幾回看

抵埗時已近黃昏。

晚飯也是有菜有蛋有肉,菜很清甜;蛋很新鮮;米飯很香,很可口,肉雖然不多,對我來說,足矣。不知是肚子餓,還是什麼,大家吃得很多,狼吞虎嚥的,還要加菜。

匆匆吃過晚飯後,便前往觀賞大型歌舞劇「阿里郎」。

北韓大型歌舞劇「阿里郎」。

表演場地在五一體育場,是個半露天的運動場,可容十多萬人,除了外國遊客,大部分的觀眾是本地人。從衣着打扮看來,有學生、有軍人、有官員,也有普通的平民。

「阿里郎」是史詩式的歌舞劇,參與表演的,多至十萬人。另有數千人,據說是中學生,在表演台的上方協助演出,他們熟練地變換手中的彩色紙板,藉此組合出背景或標語。瑰麗壯觀的佈景,不消一秒便可轉換過來,可謂神乎其技。

為了紀念「偉大領袖」金日成誕生100周年,表演台的後上方,1912-2012的佈景在閃耀着。

表演的內容,大概可分成三部份。前段主要講述朝鮮半島的歷史、戰爭;中段展示的是北韓的政績,少不了金日成、金正日父子的光輝事蹟,以及建國後的成就與當代風貌;末段則向友好的中國,道出感謝之情。

觀賞北韓大型歌舞劇「阿里郎」時,看到中文的標語,令人感慨。

「朝中友誼像碧綠的鴨綠江水一樣源遠流長,永世長存」──看到這樣的標語,心中不無感慨!

連場的歌舞,結合了聲光效果,有煙火、雜耍、武術和特技。既有煙火秀,亦有空中飛人。最可愛的一幕,是幼稚園的小朋友載歌舞載,四五歲的模樣,卻毫不怯場。一場接一場的表演,一浪接一浪的湧過來,緊湊得教人喘不過氣來。隊形變換之迅速,亦教人嘆為觀止。

想起2008年──北京奧運的開幕禮來。

演出者背後艱苦的鍛練,實在不難想像,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

演出的要求是「零錯誤」,絕不能出錯!

沒有森嚴的紀律控制,也難以成事!

不是極權而封閉的國家,哪能製作出──如斯「精彩」的表演!

羊角島──別有天地在人間

晚上住進了羊角島飯店,羊角島,可真是「島」。

三面環河,只有一道橋連接外面的世界。

住進飯店後,你休想獨自跑出去。

飯店樓高40多層,不期而遇的,是不同國籍的旅客。耳邊聽到的,是英語、法語、意大利語、德語……,當然,還有普通話,聲聲入耳。

也許, 所有外來的遊客,都被關進這個名符其實的「孤島」中。飯店的地庫有一間港式餐廳;還有一所舊式的小型的賭場,奇怪嗎?

至於房間內的設備,你可不能要求太高,床鋪還可以,浴室是漏水的。

最令人驚訝的,是房中的老爺電視機,居然能接收到英國的BBC頻道,那簡直是一線生機,讓我們可以跟外面的世界有一點點的聯繫。

你知道嗎?所有人的「手機」,早已留在丹東酒店的保管箱內,因為不能攜帶任何通訊器材入境。

三八線──刁斗森嚴板門店

也許,你對南北韓分裂的背景所知不多,然而南北韓間的「三八線」,你準聽過!

第二天早上,我們向板門店進發。

以簽訂《朝鮮停戰協定》而聞名於世的板門店,位於38度線南5公里的砂川河畔,早期是個鮮為人知的小村莊,如今已成遊客必到之處。此地離首爾約60公里,離平壤則約215公里。

板門店與柏林圍牆一同被視為冷戰時期的象徵。

我未到過南韓,也未到過板門店,想不到,第一次跑到這裏來,是在北韓這邊。

下車後,我們先進入一間房子,好幾團的遊客聚集在一起,由一位中尉擔任講解員,導遊作翻譯。講解員先在地圖前簡介板門店的地理環境,特別強調這村莊(和平之村)是兩韓非軍事區唯一有人居住的地方。

第一個參觀的是和談室──當年談判的會場。第二個參觀地是簽署《朝鮮停戰協定》的房子──「朝鮮停戰簽字會議場」。韓戰於1950年6月25日爆發,1953年7月27日,南北韓的代表就在這裏簽訂停戰協定。如今,這座富有朝鮮民族特色的木結構大廳,已成為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紀念場所。

我們還看了一塊金日成的簽名碑。講解員神色凝重地介紹金日成死前的情況──1994年7月7日,金日成簽署一份與南韓進行統一會談的文件,翌日因心臟病發與世長辭。碑上刻的正是當時的簽名。

金日成簽名碑。

「世上的領袖,從來沒有像偉大領袖金日成主席那樣在工作中逝世。」這是講解員的結案陳辭。

然後我們登上板門閣露台眺望邊界,南韓那邊當然也不乏訪客。站在這裏,想到當年參加抗美援朝戰爭的「人民志願軍」,一種難以言喻的感慨襲上心頭。

是悲哀?是傷痛?還是憤怒?我已分不清。

在這場可怕的戰爭中,中國犧牲了18多萬的戰士──我們最可愛的人,為的是什麼?

成均館──古都開城話當年

離開高度戒備、劍拔弩張的板門店,我們來到了開城的高麗博物館。

古都開城曾是高麗的首府,也是高麗人參的原產地。公元918年,王建曾於此創立了高麗王朝,前後延續近500年,在開城留下不少的歷史遺跡。韓戰時,開城仍屬南韓,炮火較少波及,不像平壤般被夷為平地,因此古蹟可以保留原貌,而且大部份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成均館是其中之一。

成均館門口。

十一世紀初葉,此處為高麗國的行宮──大明宮,當時曾作外國來賓的住宿地,稱「順天館」;後來又改作宣傳儒教的「僧務館」。1089年,最高教育機關國子監遷到這裏,改稱「成均館」。

今天,這座古老的建築,已建成「高麗博物館」, 於1988年開放, 千餘件文物分別在四個展覽館展出。

成均館內的展館。

端莊大方的女講解員,穿着朝鮮民族服裝,領着我們走進展覽館,逐一參觀。於我來說,最可觀的是二、三號館。

二號館藏有著名的高麗青瓷。

中國瓷器之中,我最愛天青,「雨過天晴雲破處,者般顏色做將來」,似藍非藍,似綠非綠,有點偏灰……釉色溫潤柔和,有如羊脂白玉。

「影影綽綽如青玉,玲瓏剔透如水晶」的高麗青瓷,又名翡翠色瓷器。雖不如天青般獨特,然色彩清新柔和,不完全青,也不完全綠,花樣纖細,造型優雅。

至於三號館的藏品,更彌足珍貴,有原來供奉在「寂照寺」(Jokjo Temple)的釋迦牟尼佛鐵像,以及8,000多卷佛經。

館外的亦不少超過千年文物,有來自「玄化寺」的七層石塔及石碑;也有「興國寺」(Hungguk Temple)的石塔遺跡、「佛日寺」(Pulil Temple)的五層石塔,以及開國寺(Kaeguk Temple)的石燈等雕刻。

高麗成均館。

佛教從印度傳到中國,繼而東傳到朝鮮、日本去。建築、雕塑、繪畫等佛教藝術也在這些地方發展起來。眼前的塔寺、佛像……,是文化的積澱,亦見證了歷史的興替。

庭院內到處都是碧草青樹,古木參天,其中兩株銀杏樹,樹齡已逾千歲,仍綠樹成蔭,枝繁葉茂。其中一株更是空心的,看起來甚為奇特,幾可容一人置身其中。樹之所以空心,據云是為了不浪費營養,只要能支撐着生命就可以了。

閱人多矣,誰得似庭中樹?樹若有情時,豈會得青青若此!

坐車回平壤,開城漸行漸遠。望着窗外的樹木、田野在飛馳,浮想連翩。

導遊曾說,北韓有八成的山地,耕地只有百分之十三,因此一旦遭遇天災,糧食就會緊張。

想到許許多多北韓的平民百姓,長期活在饑餓的邊緣中……他們憑藉什麼,可以存活下去?

這棵銀杏樹之所以空心,據說是為了不浪費營養,只要能支撐着生命就可以。

防空洞──美輪美奐說地鐵

趕回平壤,原來是要去乘坐地鐵。

在中國、前蘇聯等國的支援下,平壤地鐵在1968年動工,1973年開始通車。

據說,平壤地鐵是仿照北京及莫斯科的地鐵建成的,是世界最深的地鐵系統,深度在22-100米之間,某些山區路段更深入150米。

我們從「復興站」進入地鐵。

站在長長的扶手電梯緩緩下降,周圍的牆壁是灰灰白白的。乘扶手電梯,已花了差不多兩分鐘,離開扶手電梯後,還要走數十梯級才到達月台。怪不得有人說地鐵可能兼具防空洞的功能。

平壤地鐵入口。

復興站的壁畫,主題是基礎建設,畫中人物的臉孔全露出躊躇滿志的模樣。華麗的拱門、古典的吊燈,在晦暗的光線下,月台顯出有點破落。導遊不斷催促我們上車。

列車十分嘈吵,大家扯大嗓門才能說話。可能是接近下班時間,車廂比較擁擠,我們與本地人坐在一起。

有些人零星地站在一旁。

站在我們附近,是一對可愛的小姊妹,紅紅的臉蛋,紥着短短的辮子,穿着綠色的制服,靦靦覥覥的樣子,非常惹人憐愛,大夥兒爭相拉着她們合照,導遊也沒阻止。

只坐了一個站,便得在「光榮站」下車。

光榮站月台壁畫的主題是──春暖花開的大同江沿岸。

大家繼續不停拍照,可惜未拍完,已被導遊不斷的催促,要回到地面去。

坐地鐵的過程快而短促,我們都在嘀咕,如果可以多坐幾個站就好了。

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三天的旅程,比走馬看花還要差一大截,簡直就是霧裏看花。

除了上面提過的景點,我們被安排參觀的,當然離不了與偉大領袖相關的「名勝古蹟」。

縱使是遊客,我們也必須列隊向金日成、金正日父子的銅像獻花鞠躬。

其一是萬景台。此地依山傍水,山清水秀,風景秀麗,萬景峰山麓下有一所茅屋,是金日成誕生地,也是他童年時代住過的舊居。舊居由隔院相望的房屋、庫房和低矮的籬笆組成。屋子內陳列了一些家具,展現了他困苦時期艱難生活的印記。既是偉大領袖的誕生地,茅屋便成了萬民瞻仰之所,遠道而來的訪客,亦不得不到此一遊。

其二是金日成廣場。在離開平壤的那天上午,我們被帶到大同江畔的金日成廣場。廣場建於1954年,於1972年金日成60壽辰之際竣工,地面由花崗岩鋪設而成,是平壤舉辦慶典和紀念活動的中心場所。廣場周圍的建築都懸掛了金日成、金正日,以及馬克思、列寧的畫像。

遠遠看過去,廣場的中心巍然矗立着金日成、金正日父子的巨大銅像,不時有虔誠的尋常百姓,恭敬地走到銅像前獻花,並深深鞠躬,以示崇敬之情。

縱使是遊客,我們也必須列隊向金日成、金正日父子的銅像獻花鞠躬。鞠躬致意之後,大夥兒可以在偌大的廣場上自由蹓躂,溜覽四周的景色,亦可隨意拍照。廣場兩側是紅旗下的群像雕塑,後面是朝鮮革命博物館,東側就是主體思想塔。

金日成廣場群像雕塑。

隨後,我們坐車回到平壤火車站,預備踏上歸程。

在候車期間,有文工隊在表演娛賓,有些朋友趁機再補購點紀念品。北韓的工藝品相當不錯,別具拙樸之美。

剛來的時候,大家都懷着戒慎恐懼之心;踏上歸程,大家都輕鬆多了。

回程的火車,行車仍非常緩慢,但感覺卻完全不同。

坐在車廂內,大夥兒有說有笑的,彷似小學生放學回家一樣,吱吱喳喳的,說過不停。

途中卻發生了一宗措手不及之事,有一位朋友可能忘了──在火車上「不准拍照」的規條,朝窗外拍了幾張農田野地的照片。冷不提防,不知何處走出一個──身穿白色棉背心的大漢,將她的照相機一手奪去。嚇得眾人面面相覷,呆在當場。「背心男」一言不發,將相機檢視一番,示意她刪去照片三張。朋友不敢怠慢,二話沒說,立刻照辦。這個疑似「便衣警察」的漢子亦不再追究,揚長而去。

事後,大家都捏一把汗,戰戰兢兢的繼續坐車,循規蹈距,再也不敢造次。

幾個小時後,火車終於抵達新義州,我們需要攜帶行李下車,站在台上靜候,等待辦理離境手續。

又過了大半個小時,我們再上另一輛火車,車廂卻擠得要命,也亂得受不了。很多朋友都沒座位可坐。

幸好,不消半小時,火車抵達丹東火車站。

步出火車站時,不知何故,腳步浮浮,有點如虛似幻的。

大夥兒從「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平平安安回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感覺真的很好!

2014年5月12日

原刊於《香港文學》第355期,2014年7月,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更多精采文章

  • 朝鮮走向現代化發展的機遇朝鮮走向現代化發展的機遇
  • 讓東盟建設性接觸 化解北韓危機讓東盟建設性接觸 化解北韓危機
  • 這一次,亞洲人將改變人類命運這一次,亞洲人將改變人類命運
  • 2020國際大勢預測:國際新秩序即將到來,你準備好了嗎?2020國際大勢預測:國際新秩序即將到來,你準備好了嗎?
  • 「北韓鄧麗君」玄松月赴韓考察,透露出哪些北韓密碼?「北韓鄧麗君」玄松月赴韓考察,透露出哪些北韓密碼?

0

馮珍今

出生、成長於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文學士及教育碩士。資深教育工作者,致力推動文學教育。現為自由寫作人,兼及創作教學。自少喜與書為伴,近年愛遊走四方,深信路上有人,就有風景。年輕時迷戀電影,曾往巴黎尋夢一年,然後發現——最愛,還是寫作。著作有散文集《見雪在巴黎》(1991)、《我的學生二三事》(1992)、《不一樣的學生》(1994)、《字裏風景》(2017),童書《奇幻泡泡與石頭貓》(2014)、《中國人的故事:詩人和小說家的才華》(2016),遊記《走進中亞三國——尋找絲路的故事》(2018),《中學生文學精讀.劉以鬯》(2018,編著),《指空敲石看飛雲——小思散文集》(2019,與鮑國鴻合編),以及《字旅相逢——香港文化人訪談錄》(2019)、《字旅再相逢——12位香港文化人的故事》(2020)等。
View all posts
標籤: 三八線北韓南韓平壤成均館板門店金日成金正日阿里郎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左起:香港總商會行政總裁梁兆基、醫管局前行政總裁梁栢賢、衞生防護中心前總監曾浩輝。
灼見醫療

曾浩輝、梁栢賢:已接種疫苗人士或豁免檢疫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1-25
著名日裔美國學者福山撰文分析特朗普如何加劇美國的政治衰落。(灼見名家製圖)
國際觀

福山:美國政治已病入膏肓了嗎?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1-25
前行政長官梁振英與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因行政長官選舉看法不同引發隔空論戰。(灼見名家製圖)
灼見政治

梁振英:無論協商或選舉,都要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1-25
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不認為行政長官產生辦法會違反「循序漸進」的原則。(灼見名家製圖)
灼見專訪

曾鈺成:協商產生特首不符合《基本法》「循序漸進」規定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1-22
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2020-2021學年)
灼見活動

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2020-2021學年)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0-12-18

影片

  • 施永青:後特朗普時代美國不太平 拜登繼續制約中國會發動熱戰?《灼見政治》
  • 蔣匡文博士:疫情仍反覆 生意漸復甦《辛丑牛年運程》
  • 雷鼎鳴:蓋棺論定特朗普破壞美國政治根基 內外施政一敗塗地《灼見政治》
  • 馮檢基:葉劉淑儀BNO建議弄巧反拙 中央宜保留港人回流太平門《灼見政治》
  • 蔣匡文博士:金融現泡沫吉中藏凶 對抗病毒靠傳統錦囊《辛丑牛年運程》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關錫堯:水塘安全無人問!千斤重擔有誰知?關錫堯:水塘安全無人問!千斤重擔有誰知? 編輯精選
  • 置業的迷思置業的迷思 常霖法師
  • 林行止:輸打贏要古有之 舉國大亂今才見林行止:輸打贏要古有之 舉國大亂今才見 本社編輯部
  • 牛年說太歲牛牛年說太歲牛 文相濡
  • 大歷史看美國與中國大歷史看美國與中國 廖書蘭
  • 蔣匡文博士:金融現泡沫吉中藏凶 對抗病毒靠傳統錦囊《辛丑牛年運程》蔣匡文博士:金融現泡沫吉中藏凶 對抗病毒靠傳統錦囊《辛丑牛年運程》 本社編輯部
  • 蔣匡文博士:疫情仍反覆 生意漸復甦《辛丑牛年運程》蔣匡文博士:疫情仍反覆 生意漸復甦《辛丑牛年運程》 本社編輯部
  • 反制英BNO措施宜深思後果反制英BNO措施宜深思後果 王永平
  • 東華學院校董會委任陳慧慈教授為第三任校長東華學院校董會委任陳慧慈教授為第三任校長 編輯精選
  • 曾鈺成:協商產生特首不符合《基本法》「循序漸進」規定曾鈺成:協商產生特首不符合《基本法》「循序漸進」規定 本社編輯部

推薦作家

  • 顧小培
  • 劉寧榮
  • 陳文鴻
  • 鄭明仁
  • 廖書蘭
  • 張建雄
  • 盧兆興
  • 雷鼎鳴
  • 丁望
  • 黃智華
  • 蔣匡文
  • 文相濡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