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中暑,春中風,秋中濕,冬中寒。」中暑屬於時症,時症就是根據季節產生的病。
淺層的中暑,就是覺得不大好受,頭有點暈眩;重型的中暑,上吐下瀉,而且產生昏迷,甚至會危及生命。所以夏季保護身體,維持健康,預防中暑是很重要的一個問題。
出門帶點生甘草
預防中暑都有什麼方法?在夏季,可用高粱米、綠豆、竹葉、草豆蔻和肉豆蔻熬水,後兩種藥物是防止消化不良引起的口乾、口氣、口腔疾患或者惡心,熬水時可以放一點兒冰糖。另外,可以用龍井、黃菊花、白菊花、馬蹄一起煮水。這兩種飲品可交替喝,出門前喝一點兒,如果方便的話,可以在提包裡放一小瓶,在外行走時喝,亦可在提包裡帶點生甘草,出門時嚼兩三片。
另外,有兩個功法可以防止燥熱和暑熱,起預防中暑的作用。
第一個功法,用到的穴位是目窗(位於人體的頭部,當前髮際上1.5寸,頭正中線旁開2.25寸)和頭臨泣(位於人體的頭部,當瞳孔直上人前髮際0.5寸,神庭穴與頭維穴連線的中點處),這兩個穴位能夠醒神。在夏季野外活動的時候,由於太陽的直射,人會感到頭昏目眩,這兩個穴位就可以起到止暈眩的作用。在活動的時候,用拇指輕點,因為拇指的少商穴 (位於手拇指末節橈側,距指甲角1分處 )是手太陰肺經的穴位,肺為血之帥,所以用肺經的穴位來推動正常的血液循環,不使它受到暴曬產生的一些副作用。在揉這兩個穴位的時候,要輕輕地揉動。
第二個功法,在耳朵裏面有個三角窩,這個三角窩的邊緣下邊,有個穴位叫神門穴,就可以用中指揉神門穴,然後揉耳垂。
除了功法之外,在夏季郊外出去活動的時候,最好在活動前喝一兩口白開水,起一種潤滑作用,這是在日常保健當中常用的方法。
藥油隨身 不愁頭暈
夏季當中,人會精神不振,原因是氣候太熱。在戶外活動,勞動的時間比較多,人就會困倦、疲乏。在疲倦的情況下,如果再高強度勞動,就很容易昏厥。當感到噁心、眼睛發花、站不穩、搖晃,幾乎要摔倒的時候,預示着人將要中暑。有經驗的人,夏季在戶外的時候,口袋裏一般都會放些藥物,比如清涼油、香砂丸,或者是藿香正氣丸。如果遇到上述情況,先抹清涼油,抹在太陽穴、陽白穴 (目正視,位於瞳孔直上,眉上1寸 )、四白穴(瞳孔直下,眶下孔凹陷處),最後抹十個手指頭,手指上有十宣穴(即十指尖)。抹了以後,搓太陽穴、陽白穴和四白穴,搓完了以後,用兩個拇指快速地揉風池穴(耳後兩邊枕骨下,髮際內凹陷處)。
另外,也可用白花油盡快抹鼻孔、風池穴和十宣穴,抹了風池穴以後,頭暈現象基本上可以得到緩解;抺了鼻孔以後,呼吸比較通暢;再抺十宣穴,通十條經脈,可以很快緩解中暑癥狀。
中暑到了嘔吐,病情就比較嚴重了,這時可以用綠豆和高粱米煮水,不用煮熟,也不要讓綠豆開花,煮到水發紅,但是綠豆並沒有開花,是最佳的。這個湯,一解毒,二清熱,三消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