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談一個在香港頒發的國際性獎項。香港第一個以人名命名的獎項相信是邵逸夫獎,主要頒給一些諾貝爾獎未涵蓋的項目,例如天文學、數學。所以,這是諾貝爾獎的延續,也有可觀獎金。國際上有不少獎項,特別是行業獎項或學術方面的獎項,剛提到的諾貝爾獎和邵逸夫獎便是例子。而一些諾貝爾獎沒有涵蓋的科目,例如數學,有斐爾茲獎;統計學有總統獎;新聞有普立兹獎;電腦則有圖靈獎。不同科目都有其最高榮譽。
在香港,現在有一個國際性獎項,雖然較新,但是不論獎金和層次都比較高,這就是呂志和獎。呂志和獎不是單一學科獎,而是設有三個項目,分別對應可持續發展 、正能量、人類福祉三方面的貢獻,並頒給個人或機構。這不是一個特定的行業獎,主要是頒給一些對人類有貢獻的機構或個人,其獎金稱得上世界數一數二,每個項目都有2,000萬港元獎金,很少單項獎的獎金會比它更高。
香港第二個國際獎項
香港有第二個頒給全世界的國際性獎項,是一件好事。當然,一個獎項除了獎金外,這個獎是否被認受,即獲獎人(或機構)是否廣受各界認可、尊重其實更重要。呂志和獎要成功,評審委員會在評審過程中必須大公無私。另外,其機制也要避免外界影響,不會被政治、輿論等因素左右。因為呂志和獎和學術獎不同,哪個學者在特定範圍對學科的貢獻最大相對地較易審定,故此學術獎不會選出一個沒人知道的學者,通常都是實至名歸,亦可比較,例如在化學學科獎比較誰貢獻最大相對會有標準。但呂志和獎的三個範疇,其實較難評比,貢獻大小如何衡量呢?所以,在遴選須有健全制度,要有一個很大的提名群組,增加認受性,然後最好設一個投票制。最重要是不能受外界影響。
之前獲頒該獎的人的確是實至名歸,也受國際認可,有影響力。例如雜交水稻的貢獻人袁隆平教授,還有前美國總統卡達,他在外交上作了很多貢獻,毋庸置疑。一個新的獎若要世界知名和認可,需要一段長的時間,要見到成果起碼要十到二十年,而一個良好機制則是前提。
我希望香港愈來愈多機構或富豪設立這些獎項。雖然香港在地理上比較小,但影響力並不小。若要提升國際影響力,設立這些獎其實是一件好事。特區政府也可以幫忙宣傳。機制是要辦好的重要前提,因為一個獎項之所以有價值,正在其不能用金錢購買,所以才會得到大家尊重。呂志和獎應該一直辦下去,而且獲獎人都要實至名歸,我也在此祝願呂志和獎愈辦愈成功。
原刊於《頭條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