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25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國會強行通過「新安保法案」,其中最令人關心的是可以出兵海外。所以說「強行通過」是因為其領導的政黨以在國會佔大多數議席的優勢,通過一條與大多數民意相違的法案,是把日本戰敗後被約束不能發展軍事力量的條約打破,造成可以發展軍備、可以出兵海外。
20世紀出兵海外 先屠殺本國精英
翻開超過上千年的歷史,從來沒有一個國家佔領日本。在21世紀的今天,日本亦實在沒有出兵海的需要。因為日本若出兵海外,只有打算攻擊別國才如此需要。在上世紀三十年代,日本就曾經以「出兵海外」的手段,侵略他國,掠奪別國的資產治權,為亞洲許多國家帶來沉痛的災難,塗炭以千萬計的寶貴生命。在哀傷哀痛之時,許多人忘記了誰得到最慘痛的苦果,原來便是這個理直氣壯、說可以「出兵海外」的日本。
70年過去了,以史為鑑,前事後師,安倍晉三可以忘記,但我們不宜忘記侵略別人、發動戰爭帶來的惡果。當時,日本少數喪心病狂,窮兵黷武的戰爭販子,為發動對中國和亞洲的侵略,要求自己國家付出巨大軍費。結果當時大臣官員不接納,提出反對及憂慮。918事變後,日本軍部氣燄更高漲,政府請來三朝元老70多歲老臣犬養毅任首相鎮壓政局。不到半年,十多名青年軍官公然闖進內閣總理大臣(首相)官邸,當場把犬養毅亂槍射殺。1936年另一批少壯軍人糾合一起,昂然到大臣家居將反對擴軍的大臣剌殺,是為226事件。當日藏相高橋是清、教育總監渡邊錠太郎血染當場,成了刀下亡魂。前首相齋藤實被刺36刀身亡,首相岡田啟介倖脫得免。他們都是日本精英分子,出兵前開鑼一役,戰爭販子首先殘殺國家精英,競殺國家棟樑成了一種氣候,當時不少日本政治人物生活在惶恐之中,國家迅速掉落災難的漩渦。
戰士出征 白頭人送黑頭人
當日本決定「海外出兵」後,全國所有小孩子都被訓練成願為效忠天皇而準備犧牲生命的人。男子達20歲便被徵入伍,要全國皆兵,17歲便可自願當兵,後期兵源不足,15歲自願當兵者都接納。其實在為國效死大力宣傳下,是否自願頗成疑問。最初大學生可以免役,避免知識分子捐軀沙場。後來戰場上敗跡已露,大學生也要執戈上陣,大學生在不少家書中都表現出生命空虛、孤苦、無助,對生命價值猜疑迷惑。更令人傷心的是一個個精壯青少年高歌踏上海外征途。在持續戰事中,一個個骨灰匣被捧回家鄉。白頭人送黑頭人天天上演,家家垂淚,戶戶痛哭,這就是小撮野心好戰分子為家家戶戶國民帶來的悲情悲劇。戰爭後期更令日本國人悲憤。當時,國內物資短缺,軍部認為運輸物資比運輸陣亡骨灰更重要,指示出征軍人及早剪下頭髮及指甲,留作家人紀念之用,因為陣亡者的骨灰未必會運送回鄉。
本土盡眼老弱餓殍 慘痛哭望天涯
戰事期間日本全國工廠全部變兵工廠,生產武器。而男丁缺乏,大量婦女投入生產,工時既長,休息時間短。後期定量生產,不達標不能下班,勞役下一般婦女索性將被鋪放在工作間,累了倒頭便睡。其他男子粗活如種田等工作全由女子充當,無不叫苦連天,全國男女老幼已無寬顏之人。海外出兵之後,在日本戰敗投降前,其實日本國內本土已無一精壯男兒,盡眼所見,俱是老弱餓殍。
戰時國內物資極嚴重缺乏,市面缺乏汽油,交通常常癱瘓,糧食不足,民生困苦。後期大力宣傳下,每家每戶要笑臉盈盈捐出家中僅有的金屬品做武器原料,每戶只准自留一個煮食鐵鍋。斯時全國生產總值都全部投入軍費。如此民情,如此社會,都是被野心好戰分子一句「出兵海外」口號帶來慘痛和難以擺脫的噩運。
戰爭初期,日軍確有一段耀武揚威的日子。但後來慘敗連連,呼喚軍部增援解困。不少師團卻被軍部下令「玉碎」。即不准退卻,要全部戰死以示向天皇效忠。後來中國軍隊從緬甸反攻一次戰役中,一個以兇悍稱著的師團被中國新軍猛烈圍攻。最後,萬多人的師團只餘十多人生還。在掃蕩陣地時,我軍發現一個罕見現象,陣地四周都布滿發黑的糞便。後來發現不少陣亡軍士屍身的屁股和大腿肉被削去。原來日軍在「玉碎」的命令下彈盡糧絕,只好割下戰友人肉充饑。戰場上的慘酷如此,不忍睹聞。
舊事重溫 來者可鑑
正如李華的「弔古戰場文」所言,「誰無父母,提攜捧負;誰無兄弟,如足如手;誰無夫婦,如賓如友。生也何恩,殺之何咎。……布奠傾觴,哭望天涯。」一種可以海外出兵的觀念,帶來舉國人民慘痛的教訓有人尚未醒覺。如此冥頑不靈,良知泯滅,令世人悲憤不齒。
今日舊事重溫,願當政者鑑之,願侵略者鑑之。
談日本明治維新之福禍相隨(下)
本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