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工作需要,我經常到內地參與會議,假日亦不時到不同城市旅遊,因此有不少在內地用餐的經驗。因各地餐飲文化不同,作為顧客,少不免會不適應。我認為內地餐飲服務業有改善空間,可簡單歸納為以下三個問題。
過於依賴電子支付 不便香港遊客
第一,電子支付所衍生的不便。不少熟悉內地的朋友都知道,現時以手機電子支付的科技盛行,幾乎無一餐廳不採納電子支付,甚至有少數餐廳拒收現金。我認同電子支付方式是先進科技,但卻給香港遊客帶來不便,因為電子支付須以內地銀行戶口或證件登記,並非每個港人都擁有內地銀行戶口,亦未必有意開戶,而且開戶需時。如此一來,很多人難以適應。內地店舖不收現金,香港人到內地如果公幹或旅遊,確實會頗為麻煩,希望內地政府正視這問題。
大聲叫籌 造成噪音污染
第二是叫籌的問題。當一間餐廳太多人等候,客人便須排隊等籌,香港也早有此做法。可是,筆者見不少內地餐館仍採用大聲廣播的模式。不論在商場,或者在街上,大大小小的餐廳都會不間斷地大聲叫籌,造成噪音污染。我不清楚內地人有沒有察覺到此問題,但香港人對此愈來愈不接受。
因為香港以往也採取這種大聲叫籌的方法,不過現在多已電子化,顧客取籌等候之後,只需自行根據電子熒幕來核對籌的顏色、號碼等,就能進內用餐。這種方式較寧靜及不會為其他人造成滋擾。希望內地餐飲業在這方面能作改善。
未習慣用公筷夾菜
第三,是筷子的問題。如今內地人用餐仍未習慣用公筷夾菜,過往香港人少用公筷,一家人食飯都是用自己的一對筷子夾菜,並不衛生。經過多年公共衛生教育,香港人用餐時使用公筷已成了習慣。這樣做的話,即使大家一起夾菜,也不會帶來細菌交叉傳染的問題。當然,在外用餐,我們提出要求時,餐館會提供公筷,問題在於內地人的意識。我認為這是一個教育和衛生問題,政府應多加宣傳教育,否則肝炎的感染率會非常高。
對於以上問題,我認為內地政府都可多作宣傳教育,業者亦應從消費者角度考量,令飲食服務業的素質能夠提高。
原刊於《頭條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