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政局 修改《逃犯條例》:政府的認知漏洞

修改《逃犯條例》:政府的認知漏洞

難得中聯辦副主任以及《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都表態贊成修例,認同特區政府的「去中國化」做法。但一如所料,修例涉及面太廣,漏洞太多,必然被台灣拒絕。也説明,國家統一問題複雜,不應輕率處理,要提高認知。

黃賢 作者: 黃賢
2019-05-14
品味歷史

標籤: 去中國化台灣殺人案李家超林鄭月娥逃犯條例鄭若驊鴕鳥
當局有責任交代《逃犯條例》不適用於中國其他地方的安排的來龍去脈,不要做歷史「鴕鳥」。(亞新社)

ss

當局有責任交代《逃犯條例》不適用於中國其他地方的安排的來龍去脈,不要做歷史「鴕鳥」。(亞新社)

保安局假借一起港人在台灣的殺人案,抛出所謂「漏洞論」,藉此提出根本性修訂《逃犯條例》以及《刑事事宜相互法律協助條例》(統稱「有關法例」)。唯草草成章,突顯其多方面的認知漏洞,不僅解決不了上述案件,還會顛覆行之有效的政策、法律安排,敗壞香港的國際聲譽,實不可取。

而鄭若驊、李家超不做功課、不熟書的表現,已司空見慣。可惜林鄭月娥也發聲,排除了原本可解除各持份者的顧慮的有效方案,是香港的不幸。

草案反映當局四方面的認知漏洞:

  1. 對國家統一的認知漏洞;
  2. 對國家安全和持續發展的認知漏洞;
  3. 對香港的國際義務的認知漏洞;以及
  4. 對國際引渡條例的認知漏洞。

以上任何一個認知漏洞都説明,草案考慮欠周,必須撤回,從長計議。本文試圖一一闡述這些漏洞;或許能引導出有效方案,解除各持份者的顧慮。

對國家統一的認知漏洞

林鄭說《逃犯條例》「不適用於中國其他地方」的安排並非「刻意」;但她的用語和結論都是錯的。應該說,該安排是「精心設計」的才精確。因為回歸前香港起草《逃犯條例》、和各國簽訂協議乃至談判注意事項,每一環節都是由北京引導和批准下進行的。

核心原因很簡單:鄧小平1982年就公開說一國兩制用在港澳,但對象是台灣:「一國兩制構想的提出還不是從香港問題開始的,是從台灣問題開始的。」(註1)

鑑此,回歸前起草有關條例,北京最關注的,卻又是英國政府不屑處理的關鍵問題,是日後中台港澳之間的憲制安排。為此,文字精心的設計,是為日後憲制安排保留最大的法律機制和語言表述空間;英方唯聽之任之,配合操作。

在回歸前和回歸後早期,各方頭腦較清醒,因而1999年的修法,迄今未變,絕非什麽「鴕鳥」、「漏洞」。(註2)

去中國化:多面不討好

目前建議的修改,實質是「去中國化」:

修訂《刑事事宜相互法律協助條例》 第2條(釋義)第2(1)條,相互法律協助的安排的定義──

  1. (a)(i) 段──廢除「(中央人民政府或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任何其他部分的政府除外)」;
  2. (a)(ii) 段──廢除「(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任何其他部分除外)」。

難得中聯辦副主任及《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都表態贊成修例,認同特區政府的「去中國化」做法。但一如所料,修例涉及面太廣,漏洞太多,必然被台灣拒絕。也説明,國家統一問題複雜,不應輕率處理,要提高認知。(註3)

當然壞事也可變好事,問題癥結既然被捅破挑明,若北京高層也能認同,則兩岸四地間的合作可排除政治干擾,急民之所需,更有利日後處理憲制安排。

當前的台灣殺人案,有多種方法處理,特別是疑犯已經認罪;認真用心去辦應不成問題。

至於《逃犯條例》應否修改、如何修改,要通盤考慮;「統一」是必須面對的難題之一。

歷史補遺

當局有責任交代《逃犯條例》不適用於中國其他地方的安排的來龍去脈,不要做歷史「鴕鳥」,斷章取義引用當年立法局討論的片言隻語敷衍,否則難免被認為是「借屍還魂」。

在當局未盡責前,不妨梗要介紹一下這精心設計的安排:

回歸前,香港適用英國法律(第236章),和近百個國家、地區有引渡安排,但一俟回歸即失效,因而對内必須另行立法,對外則要和外國重新簽訂協議。這一切都是由北京通過中英聯絡小組引導並批准的。

工作牽涉面廣,環環相扣,必須平行處理,大概分三方面:

其一,起草全新的《逃犯條例》(503章)。條例藍本由北京批准後才由英方於1996年底提交立法局討論,法案於1997年3月27日刊憲,條文包括「不適用於中國其他地方」。

其二,對外談判。首先,是北京同意英國授權港方人員和外國談引渡安排。六個對象國家也是北京批准的。同樣,協議藍本、各國協議提出的修改等等,每一步也由北京批准。

港方人員也完全理解北京對憲制的執着,對外談判時,不用「條約」而改用「協議」,不用「引渡」(extradition)而用「移交逃犯」(surrender of fugitive offenders),《逃犯條例》名稱才如此蹩腳。

協議簽署後,外交部還發外交照會給有關國家。

其三,遣送疑犯到澳門和内地的問題。香港曾引渡疑犯到澳門,更能通過《華人引渡條例》(第235章),遣送内地疑犯回内地。若要延續這兩項引渡安排,前者批准香港和葡萄牙簽訂逃犯協議即可,後者則做出本地化適應修改即可。但北京選擇不批准這兩項安排過渡回歸,以落實「不適用於中國其他地方」的安排,即目前情況。

(待續)

註1:參看拙作:〈政改要攻城還是攻心──一國兩制再啓蒙(上)〉、 〈政改要攻城還是攻心──一國兩制再啓蒙(下)〉,灼見名家,2015,黃賢

註2:用1999而不用1997,是因為回歸時,由北京任命的臨時立法會有充分機會審核有關條例,完全認同其目的和文字。1999年做了適應性修改,成為目前的條文,見《1999年法律適應化修改(第22號)條例》。

註3:立法會法律顧問警覺性較高,去信質詢保安局的第1、3、6段,質疑修例和立法原意不符,並請其解釋為何兩項法律就「去中國化」處理不一致。LCPaperNo. CB(2)1355/18-19(01), 30 April 2019.

修改《逃犯條例》:政府的認知漏洞之一

本系列文章:

修改《逃犯條例》如何令香港成為逃犯天堂?

“Asia’s Wild City”歡迎你!

修改《逃犯條例》的框架

不移交則審判原則:解套修例窘況

更多精采文章

  • 數十萬人參與「反送中」遊行 促林鄭下台 逼爆灣仔六條行車線數十萬人參與「反送中」遊行 促林鄭下台 逼爆灣仔六條行車線
  • “Asia’s Wild City”歡迎你!“Asia’s Wild City”歡迎你!
  • 歷屆政府是鴕鳥?今屆政府是貓頭鷹?歷屆政府是鴕鳥?今屆政府是貓頭鷹?
  • 香港的「荷蘭水蓋」頒給誰?香港的「荷蘭水蓋」頒給誰?
  • 林鄭鐵石心腸開玩笑林鄭鐵石心腸開玩笑


黃賢

生於香港,畢業於拔萃男書院及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獲法律博士學位,曾在美國最大的國際事務法律事務所工作。1978應邀回國,在北大(77、78級法律系)和外經貿大學(1979碩士班)講授國際經濟法、公司法、兼任中信和多個中央部委法律顧問,也參與多項立法工作。曾擔任北京吉普車、訊達電梯、平朔煤礦等等眾多涉外談判的法律顧問。主持翻譯《美國標準公司法》。1982因間諜罪坐繫秦城;1989秋,罪名推翻。1992返港,今在兩岸三地從事策略顧問工作。黃氏自1970起即參加保衛釣魚台運動。2022年6月16日,其在灼見名家刊登之〈談首宗《國安法》案件控方專家報告〉系列評論,榮獲亞洲出版協會卓越評論獎。
View all posts
標籤: 去中國化台灣殺人案李家超林鄭月娥逃犯條例鄭若驊鴕鳥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泰國當局發布的照片,顯示疑犯被捕時的情況。(泰國中央調查局圖片)
灼見報道

曼谷購物中心槍擊案2死5傷 中國女遊客殞命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10-04
華為旗艦手機Mate 60 Pro最大亮點是搭載了7納米工藝的麒麟9000s,技術規格甚至媲美4納米工藝的高通驍龍系列。(Shutterstock)
灼見報道

習拜會前美方先禮後兵 將更新對華AI及晶片生產設施限制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10-04
王文興(1939-2023)不僅以「慢寫」著稱,還提倡「精讀」。(Facebook圖片)
灼見報道

小說《家變》奠定文學地位 作家王文興84歲逝世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10-03
張翔周一深夜發表聲明,指留意到近日有造謠者一而再將校內的機密資料外洩,並蓄意扭曲事實。(灼見名家圖片)
灼見報道

張翔就有關指控發聲明 指涉及嚴重誹謗 要求校委會押後會議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10-03
香港氣象學會發言人梁榮武(右) 與新聞博覽館副主席陳淑薇討論「極端天氣的應對及啟示」。(香港新聞博覽館圖片)
灼見報道

梁榮武現身香港新聞博覽館 談極端天氣啟示及應對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10-01

影片

  • 雷鼎鳴:重返美國千里考察各州 看到怎樣衰敗的社會現狀?當權者為何不重視民生福祉 卻到處挑起戰爭?
  • 雷鼎鳴:白宮處處針對中國制度自欺欺人?形式主義民主制度令美國走向衰敗?
  • 陳文鴻教授:如何識破美國表面和解的對華陰謀?貿易、投資有什麼長期打擊中國的戰略?
  • 張五常教授:AI無法取代人腦? 我與科斯與佛利民為何惺惺相惜?學好中文有什麼竅門?
  • 黃錦輝教授:共和黨為何反對美國陷入俄烏戰爭太深?中國逐漸偏離歐美 不依靠西方經濟?
  • 陳鳳翔:美國向中國提出「四不一無意」是真情還是假意?為什麼中俄愈走愈近,中美愈走愈遠?
  • 陳文鴻教授: 中俄朝等陣營如何反抗西方霸權?印度怎樣與美國聯手東拒中國?
  • 陳文鴻教授:中國怎樣部署全球戰略 抗衡美國霸權?一帶一路倡議 香港為何仍未發揮作用?
  • 陳鳳翔:拜登四處樹敵令全球投入去美國化? 新興國家紛紛走上去美元化不歸路?
  • 張五常教授:對迷茫的年輕人有什麼忠告?學好中文為何一定要背誦經典詩文?有哪些推薦?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一切唯心造一切唯心造 常霖法師
  • 媒體撒謊經濟戰 中華自強終向前媒體撒謊經濟戰 中華自強終向前 陳鳳翔
  • 張五常教授:AI無法取代人腦? 我與科斯與佛利民為何惺惺相惜?學好中文有什麼竅門?張五常教授:AI無法取代人腦? 我與科斯與佛利民為何惺惺相惜?學好中文有什麼竅門? 本社編輯部
  • 雄奇奪目三星堆──訪考古學黃家豪博士雄奇奪目三星堆──訪考古學黃家豪博士 編輯精選
  • 美國金融家的忠告值得反思美國金融家的忠告值得反思 張建雄
  • 許家印出事前 傳前妻已獲巨額分紅離港 恒大債務重組或添變數許家印出事前 傳前妻已獲巨額分紅離港 恒大債務重組或添變數 本社編輯部
  • 大阪中之島「童書森林」──為孩子創造與書相遇的契機大阪中之島「童書森林」──為孩子創造與書相遇的契機 馮珍今
  • 教大開學日升旗禮 是大學生第一門課教大開學日升旗禮 是大學生第一門課 梁振威
  • 跑江湖的三把刀跑江湖的三把刀 李志強
  • 張翔就有關指控發聲明 指涉及嚴重誹謗 要求校委會押後會議張翔就有關指控發聲明 指涉及嚴重誹謗 要求校委會押後會議 本社編輯部
  • 林毅夫教授:中國人均GDP達到美國一半 可超越「修昔底德陷阱」林毅夫教授:中國人均GDP達到美國一半 可超越「修昔底德陷阱」 本社編輯部
  • 雷鼎鳴:重返美國千里考察各州 看到怎樣衰敗的社會現狀?當權者為何不重視民生福祉 卻到處挑起戰爭?雷鼎鳴:重返美國千里考察各州 看到怎樣衰敗的社會現狀?當權者為何不重視民生福祉 卻到處挑起戰爭? 本社編輯部
  • 兩次馬爾他會晤的笑話兩次馬爾他會晤的笑話 張建雄
  • 三場告別:念念不忘、世俗眼光和無知偏見三場告別:念念不忘、世俗眼光和無知偏見 張灼祥
  • 災禍集中之啟示災禍集中之啟示 蔣匡文
  • 飲酒與享受飲酒與享受 黃珍妮
  • 《文匯報》和炎明熹《文匯報》和炎明熹 郭一鳴
  • 「債務陷阱」?美國才是製造者 國際應凝聚共識盡快化解「債務陷阱」?美國才是製造者 國際應凝聚共識盡快化解 編輯精選
  • 陳茂波:現時樓市與引入「辣招」時不同 政府密切注視陳茂波:現時樓市與引入「辣招」時不同 政府密切注視 本社編輯部
  • 控煙策略四大範疇建議 推動香港成無煙城市控煙策略四大範疇建議 推動香港成無煙城市 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

推薦作家

  • 陳鳳翔
  • 陳文鴻
  • 周光蓁
  • 譚新強
  • 艾雲豪
  • 劉銳紹
  • 李志強
  • 張建雄
  • 盧兆興
  • 陳文鴻
  • 翁美茵
  • 常霖法師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