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警隊成立已175年,隊員人數由最初的32人,發展至今天的3萬人。1844年5月1日,港英政府頒布《香港法例》第5號條例,香港警隊正式成立,威廉.堅偉(William Caine)獲委任為警察裁判司,負責警察、法院及監獄等事務。
1845年,查理士.梅理(Charles May)受聘從英國來港出任首位警察總監,這是首次由警務人員出掌警隊。坊間已有多本關於香港警隊歷史的書,有興趣可找來看,在此不贅。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我童年印象最深刻的警隊「新郎哥」。
胸前掛着放寬肩帶
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初,香港市面偶爾會出現一位穿警察制服的男子坐在一架「小艇」上出巡,而「小艇」是連着綿羊仔電單車,像連體嬰一樣,由一名警員負責駕駛,最特別的是小艇內的警察叔叔,胸前掛着一條大大條的紅色肩帶,活像新婚拜堂的新郎哥。最初對這些招搖過市的警察叔叔不知怎麼稱呼,街上的人只叫他們做「新郎哥」。後來「新郎哥」多了在一些警察與黑社會鬥法的電影出現,才知道他們在警隊的職級叫做「警署警長」。
音譯而來的「咩喳」 「士沙」
「警署警長」(Station Sergeant),比警長高一級,舊制叫Staff Sergeant,音譯叫「士沙」;他們衣袖上有一個圓形像「雞仔餅」的警章,因此又叫「雞仔餅」。有一個說法指,士沙以前舊制叫Major Sergeant,所以音譯為「咩喳」,但有退休警務人員澄清香港警隊並無Major Sergeant職級。無論如何,「咩喳」這個中文叫法叫了很多年,藝員曾志偉的父親曾啟榮曾任職軍裝士沙,也得了一個「曾咩喳」綽號。
昔日穿軍裝的警署警長統稱士沙(市民叫他們做新郎哥),七十年代中之後已不見士沙掛大紅肩帶坐艇出巡,「新郎哥」這個名稱就漸漸被遺忘。以前便裝的警署警長叫做探長,呂樂、藍剛、韓森、顏雄等四大探長的職級都是士沙,級別不高但權力很大,鬼頭上司也怕他們三分。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