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智華

黃智華

前小學校長,從事小學教學及行政工作超過20年,具有學校管理及領導、推動學與教發展、建立校風及學生支援系統、提升學生表現等豐富及成功經驗。由於,黃校長曾調職至教育局質素保證分部視學組,到訪不同學校進行校外評核及重點視學工作,故一直熱心推動校本課程、STEM教育及資優教育的發展。自2016年迄今,黃校長擔任小學數學精英大賽主席,積極籌辦全港性數學活動,亦擔任多個公職崗位,如九龍城區青年活動委員會委員等。
或許我們太過專注於每一段旅程的目的地,而逐漸淡忘過程帶來的美好。

疫下再遊沖繩

唯愛與美食不可辜負,美食帶來的快樂本就是最質樸最真實的快樂,讓心靈感受到富足,產生滿滿正能量,這就是美食的力量!

香港故宮和北京故宮南北輝映。

遊故宮‧心繫家國

學生參加故宮博物館教育活動,提供一個了解故宮、走進故宮、學習歷史、感受文化的機會,讓傳統中華文化不同類型教育活動,持續傳承和弘揚。

用更好的自己翻頁,讓陽光雨露趕走蛛網塵封,激起屬於自我每一天的絢麗彩虹。(Shutterstock)

每一天愛自己

讚賞自己付出的努力,感受過程中衍生的成功感及滿足。持續用努力填充時光,時間自然會把你帶到更好的地方。

未來充滿各種可能,端看自己選擇。(Shutterstock)

在疫下的生活裏,找到健康的自己

正如《聖經》所說:「你的日子如何、你的力量也必如何。」(申命記33章25節)疫情持續,處在低潮,正是認識自己最好的時候,學會從不同的角度看待事情,知道怎樣充實自我,往後要珍惜什麼。

珍珠的估價首重其光澤,光澤似鏡面反光者,結構緊密,品質較好。

你就是一顆珍珠

生活的過程中,每個人都難免會經歷挫折、失敗、打擊和不幸等苦難,但正是一粒粒給蚌製造苦難的沙子,這些一粒粒鋒利的沙子,讓蚌孕育了閃光而珍貴的珍珠。

《媽媽的神奇小子》導演尹志文到學校,與師生分享自己的經歷。(筆者供圖)

從電影教學到生命教育

通過「看電影、愛生命」的教學活動,讓學生有機會探討生命議題,建立正向的價值觀,創造自我生命的意義,協助孩子順利適應實體課程和校園生活,從懷抱夢想切入,提升心理健康和「情緒免疫力」,茁壯成長。

學生將廢棄月餅盒擺成"HOPE"骨牌字樣。(作者提供圖片)

月光寶盒

每年中秋節後,月餅盒回收成為一個備受關注的問題。為了減少資源浪費,培養孩子們的環保節約意識和綠色低碳生活習慣,學校開展有趣的「常哦行動」之月餅盒回收活動。

「貓抓老鼠的時候,牠的全部精神都集中在老鼠身上,它可沒有多餘的精力去注意自己。」教授對年輕人說。(Shutterstock)

抓老鼠的貓

你現在的夢想是什麼呢?不管你要達到學業上的目標,或是向著心中的理想而努力,都不要因遇到挫折就氣餒和止步,熱忱是最重要的靈魂。

梁校長的教育夢,除了傳授知識、德育培養造就學生外,更着重擴闊學生的國際視野。

人生有夢,築夢踏實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信義中學校長梁冠芬重視「信義人」的特質和歸屬感,組織「信義校友籃球隊」,連繫不同年代的校友,不但贏得不少獎項,校友們更以不同方式回饋母校,照顧師弟妹。

比爾‧蓋茨靠着閱讀保持好奇心,他說:「只要不停止學習,就不會真的變老。」(亞新社)

閱讀提升兒童的好奇心

書籍有一種強大的教育力量,更能提升兒童的好奇心。閱讀能夠吸引孩子的理智和心靈,激發他們對世界、對自己的深思,促進對知識的探索。

透過閱讀,我們可以明白別人的成長經歷,迅速理清工作的思路,獲得對自己各個方面的中肯評價和指導,從而建立正面的生活態度。(Shutterstock)

閱讀洗滌心靈

很多時候,我們在工作、學業或生活上遇到壓力,總覺得事情繁瑣複雜,往往力不從心。有否想過,閱讀是減壓的良方。

陌生人的一碗麵,我都那麼感激,而媽媽一個人辛苦地養育我,也煮了20多年的麵和飯給我吃,我怎麼沒有感激她呢?(Shutterstock)

一碗麵

我們都從父母那裏「白白領受」了一份無條件的愛和接納。回看過去,我們也許會想起自己曾經不聽從父母、忽略他們的愛、執意選擇自己想走的路的經歷。

面對成長、學習、工作上的困難和挑戰,一般人很少會去選擇過馬鞍藤(左)般的生活,大多會選擇做溫室裏的馬蹄蘭。

馬鞍藤與馬蹄蘭

馬鞍藤被看成是卑微的花,順其自然生長或凋落,從來沒有人會欣賞和採摘;馬蹄蘭則被視為珍貴的花,被人所珍愛,一束一束放在花店內和花瓶裏。

讓閱讀能夠成為子女寫作時豐富素材的來源,讓閱讀可以成為孩子根據題目自行寫作的材料,建構孩子閱讀與寫作的實力。(Shutterstock)

閱讀的寫作價值

寫作是一個很需要靈感、想法、能量的活動,閱讀則是補給寫作能量最好的方式。如行雲流水的文字在你閱讀的時候,就會進入你的腦海世界,這些文字庫在你寫作的時候,靈光乍現,自然就會發揮作用。

伯樂給孩子開導、扶持,給孩子機會和舞台,讓他們能夠發揮自己的天賦與熱情,得到自我的成就。(Shutterstock)

「你」就是伯樂

「天生我材必有用」,每個人都能發揮個人特質。只要擺對了位置,找準了方向,就可以在自己的天賦、熱情與專業領域中,成為「千里馬」。每個孩子的伯樂近在眼前,這就是你,孩子的爸爸媽媽。

「預防勝於治療」,不要讓健康因為自己的不負責任而白白流逝,選擇行動才是最重要的。(Shutterstock)

預防勝於治療

「預防勝於治療」是一句耳熟能詳的話,我們要照顧好自己的身體,除了平日保持規律的生活作息及健康的飲食習慣之外,定期的全身檢查必不可少,以便在疾病可能產生的初期就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保持健康的體魄。

家長可以跟孩子一起準備入學所需的物品,讓孩子親身感受到家長無微不至的關懷,並培養他們正面的學習態度。(灼見名家圖片)

從停課到復課

隨着疫情紓緩及受控,漫長的停課日子快將結束,莘莘學子是時候收拾心情,為重返校園作準備。對學童來說,復課可能是一個新挑戰。

吳寶春秉承母親「不怨天尤人」的生活態度,奮鬥了近20年,於2010年拿到個人賽冠軍,並創立吳寶春麥方店。(吳寶春麥方店─臺北店)

世界冠軍麵包裏的故事

母親節紀念母親的偉大,正如《聖經》說:「我兒、要謹守你父親的誡命、不可離棄你母親的法則。」(箴言6章20節)孩童的教育始於父母,兒女因受到父母的教導,日後必定尊敬父母。

柏拉圖(圖中央左邊舉起手者)做小事能堅持不休,求學問自然不會輕易放棄。圖為拉斐爾名畫《雅典學院》中的柏拉圖和阿里士多德(圖中央右邊)。(Shutterstock)

嘗試做新事情30天

考慮一下,在接下來30天,嘗試去做一些你經常希望在生命中實現的事情。30天剛好是一段合適的時間,讓你養成一個新的好習慣或者改掉一個壞習慣。

學習能力和學習動機有正向相關性。很多孩子缺乏學習動機,問題常出在學不會、考不好,學習不得其法。(Shutterstock)

關鍵時刻

很多大事業,都是從小地方開始的。學習和工作的成功不在於轟轟烈烈,而是在乎下決心的勇氣,在於點點滴滴的累積。

沒有不停的雨,天一定會晴。互相爭就不足,互相分就有餘。(亞新社)

疫境奇蹟

當我們能像那五餅二魚的孩子一樣,願意與他人分享自己所擁有的,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也會讓身邊的人經歷奇蹟和感覺到溫暖,並找到自己的快樂。

一個指南針引發小時候的愛因斯坦探究自然科學的好奇心,以致他學會主動學習,進而養成學習習慣,善於運用科學的學習方法。(Shutterstock)

學習,踏出成功的第一步

奠定孩子的學習基礎,在於給他「學習知識的能力」。而「閱讀能力」則是開啟學習潛能的發動機,也是通往其他能力的大門,更是學習知識的第一步。

看似微不足道的工作,竟然能夠給別人帶來莫大的心靈安慰和精神快樂。(Shutterstock)

一位郵差的故事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曾說:「懂得享受工作的愉悅,成功已在其中。」工作的喜悅是無可替代,正是這種快樂的力量,讓日本郵差清水龜之助在極其平凡的工作中仍能感受到生活的喜悅。

行動並不是代表莽撞行事,只是讓你有打破框架限制的勇氣,不自我設限,努力追求進步和成長。(Shutterstock)

捉緊此刻的「行動」

今日的學生必須在就學期間便培養進取心和自我導向的能力,好面對二十一世紀實際的工作環境。如何給予每一名學生適當程度的自由,好讓他們培養自我導向能力和進取心,是老師和家長們共同面臨的挑戰。

一個人如果能長時間地熱愛自己從事的學習或事業,花精力去鑽研,成功的機會當然變多了。(Shutterstock)

成功乃成功之母

能堅持的人與不能堅持的人差異何在?差異就在於過去的「成功經驗」。只要努力,一定會有所收穫,自我肯定可使人產生持續努力的動力,而一旦全情投入,努力本身就會變得有趣。

「非撞式欖球」對場地的要求較低,只需一個七人足球場大小便可進行。(亞新社)

球場上的一步又一步

在充滿機會和挑戰的人生中,人人都可以堅持到最後。一步一腳持續努力,其進展不會永遠都是如此緩慢。勤奮不懈,你就能經歷飛躍性的成長,就如同化蛹成蝶般,疾走於人生球場之上,爭取成功達陣!

在生命中,我們難免會受到許多來自親人、朋友、上司的批評。(Shutterstock)

勇於接受別人的批評

每個人都希望得到讚美和肯定,不希望聽到批評和否定。很多人聽到批評指正的話,就會眉頭打結,不愉快的表情立即呈現在臉上。但當靜下來,仔細思索一番,便發現批評和指正實在是難能可貴。

教師施教時,除掌握課程內容的學科教學知識外,更應具備研究學生學習難點的能力。(Shutterstock)

優化課堂教學與聚焦學習成果

透過專家學者的專業引領,參與計劃的教師在教學上的投入參與、同儕互動、分享與成長,促進校內專業對話與溝通,最終令學校發展成為學習型組織,積極推動教師專業發展,持續提升教學效能。

從成功中找到信心,找到追求更大成功的力量和勇氣。(Pixabay)

學習背後的秘密

為了獲得真正的學習,學生必須在學習過程中主動參與,對問題有深度地關切,只有在具體解決問題的應用情境中,知識才會變得有用。

失去左眼的淡定哥(右)原本是受助者,但經過新主人的悉心照顧與栽培,最終變成施助者──動物大使。(淡定哥Facebook)

童狗有話兒

生命影響生命,從人與人之間的互助,到人與狗的互動,印證了人與動物是可以平等共融、互助互愛地相處,讓孩子學習尊重和珍惜生命,願意積極發揮生命的潛能,他們才會發現生命的無限。

為小朋友裝備數碼智商及資訊素養,他們運用資訊科技會符合道德。 (Pixabay)

數碼智商

數碼時代的家長和老師,不但要培養孩子的學習智商(IQ)和情商(EQ),還應與孩子一同提升自己的數碼智商(DQ)和素養。

教育就是領導,教師把學生從不成熟、無意識中引導出來,為他們建立一套正確的價值觀,使他們的生命得以改變,一生受用。(Pixabay)

培養師德內涵 提升教師水平

教師由自己開始培養師德內涵,正確地認識自己,善於發現自己身上的缺點和不足,經常反省和改進自己教學和行為上的問題,確立前進的方向,堅持教育信念,才能在教育專業上持續發展和成長。

STEM教育強調學生「動手」參與的學習活動,就着日常生活問題,設計和擬定具體及有創意的解決方案,從而增強他們在綜合和應用跨學科知識與技能的能力。(亞新社)

從動手做到探究學問

近年,STEM(科學、科技、工程及數學)教育的議題受到許多的關切和重視,不難看出各地積極培育STEM人才的趨勢,藉以提升二十一世紀學生的知識、技能和素養。

Currently Playing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