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慧兒

鮑慧兒

香港成長,主修心理,後及商管。多年遊走於亞太地區,服務全球名企。曾為《信報》「經管推手」專欄主筆。灼見名家開辦之初,以企業教練身份分享領導之道。 近年愛上西方藝術,在歐洲上了幾個藝術史課程,踏遍歐亞澳80多家博物館與美術館 ,與大量原作品面對面接觸。開始時是看着美,學習欣賞美,後來發現每一幅畫,都有其歷史文化背景,反映當時經濟與科哲發展、宗教取向、人民風俗、社會變遷。每一幅畫都是一個故事,一面鏡子。看似簡單的畫面,其實背後大有文章,愈看愈有趣。發現身邊很多朋友旅遊時都有看畫,但不論是20世紀的抽象畫,或文藝復興時期的畫作,大部分都不知道它們要具體表達的是什麼。興起把自己學到的與大家分享。此專欄是小兒學步,藝術沒有對錯,歷史也很難說得準,歡迎讀者不吝賜教。電郵: vivienpau@gmail.com
「從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國國家美術館珍藏展」共展出52幅名畫,其中有四幅以聖母為題。(灼見名家製圖)

四傑並展聖母像 承先啟後各擅長

15至17世紀藝術流派的演變與畫技的發展,後人如何站在前人肩膀上進步?當時差不多所有畫家都畫過聖母,對自己有要求的畫家,會不斷探索,不斷挑戰自己,嘗試新的技法,開創新的構圖。

畢加索在《宮娥》面世後300 年以現代手法全新詮釋此畫,體現了承傳之道。《宮娥》,1957年9月18日,畢加索,巴塞羅那畢加索博物館。 Las Meninas, 18th September, 1957, Picasso, Picasso Museum, Barcelona.

巧用光影 人物自然 構圖精妙 縱深無限

人物安排起伏有致,各人視線不一,人物間有充分的照應與交流。畫家把人物安排在畫面不同空間緯度,製造出層層透視,強化縱深效果。他把鏡子放置在畫面最後方,引領我們的視線到畫面最深處,然後又利用鏡子反彈回來。

教宗諾森十世,讓人見了簌簌發抖。委拉斯開茲,羅馬多利亞·龐菲利畫廊。Portrait of Pope Innocent X, Velazquez, Doria Pamphilj Gallery, Rome.

自然像真 探索內心 藝術真諦 虛實互通

觀者看着畫中的教宗,不知會否嚇得簌簌發抖。他那銳利的眼神,斜看着觀者的姿態,突顯了他強悍堅毅、果敢多疑的性格。他側身而坐,雙手擱在扶手,好像隨時會按着扶手站起向觀者走來,讓人有點想往後退。

畫家以此畫展示自己的繪畫特色,以25歲之齡成功躋身該市主要畫家行列。圖為尼古拉斯·魯特畫像,倫勃朗,1631,木板油畫,高116.8cm,寬87.3cm,紐約弗里克收藏館。Nicolaes Ruts, Rembrandt, The Frick Collection.

代入角色 宗教反思 與世同悲 人性畫家

倫勃朗沒有遠距離的冷眼看着這個世界,更沒有以超然的態度,高高在上的批判畫中人。他選擇走進畫面,與畫中人一起,感受他們的處境,想像「若我生於其時,見證了這件歷史,我會有什麼感覺?什麼行為?」

荷蘭黃金時代畫家多專攻一類畫種,倫勃朗是罕有的全才。圖為《自畫像》,倫勃朗,1658 (時52歲),帆布油畫,高133.7cm,寬103.8cm,紐約弗里克收藏館。Self Portrait, Rembrandt, Frick Collection, NYC.

妻兒早逝 自我觀照 千山獨行 堅定自信

他一身豪華金黃袍服,腰繫紅綢,雙手舒服的擱在椅子扶手,右手持「權杖」。此乃四分之三全身像,畫家稍側着面面對觀者,擺出帝王之姿,氣勢攝人。頭微微下垂,雙眼在暗影中閃着精光,覲見來朝的觀者。

(圖1)《夜巡》為何如此重要?當然倫勃朗是荷蘭首席畫家,巴洛克大師,惟其獲確認的傳世作品超過300幅,為何此畫最備受推崇?

光影善惡 人性複雜 寬容接受 啟發深思

觀者追隨着光影,發現它們不斷地對比互動,從最光到最暗又回到光,發現許多之前沒留意的小細節,都有非常複雜的變化……倫勃朗這麼細緻地交代光影,不光因為他崇尚自然畫法,還因為他想透過光影,表達人性的複雜。

此畫乃倫勃朗於1642年為阿姆斯特丹市民警衛火槍隊(Kloveniersgilde)繪畫的群像。

夜巡日巡 虛虛實實 真戰戲戰

雖然每一位隊員都非常認真擺好姿勢,惟細心觀察,會發現種種暗示,提醒觀者他們只是裝模作樣,不是真的上戰場。所以這只可能是一次手持道具的服裝扮演,模擬大隊在一個貌似城門的拱門下出發,保衛阿姆斯特丹市。

至今差不多400年後,藝史家還不能確定畫中人是誰。他衣飾華貴,肯定是富裕階層。

衣飾華貴 愛的象徵 畫功輕快 細緻逼真

他衣飾華貴,肯定是富裕階層。畫中人作騎士打扮,也配了一把劍,惟此乃當時上層社會男士流行裝扮,佩劍是身份象徵,不一定是騎兵。荷蘭當時是歐洲絲綢布料商貿中心,畫中人一身昂貴衣飾,可能是一個富裕的布料商人。

遠觀魯本斯的《密涅瓦驅趕馬斯保護和平》,會有一個特別發現。畫面好像有兩個大圓圈。

光暗對比 色彩豐富 構圖巧妙 融合訊息

從最左面的酒神女隨從歡快音樂與舞步開始,伴隨着華貴衣飾與金銀珠寶,從「豐裕之角」走到穀物女神克瑞斯褓育兒子財富之神普路托斯的乳汁。最後密涅瓦拿着她的招牌圓盾驅趕馬斯,馬斯不敵落荒而逃。

(圖1)《和平與戰爭》(又稱「密涅瓦驅趕馬斯保護和平」)魯本斯,1629-30,帆布油畫,高2.04米寬3.0米,倫敦國家美術館Allegory of Peace and War (or Minerva protects Pax from Mars), Peter Paul Rubens, National Gallery, London

和平豐盛 婚姻美滿 孩童幸福

魯本斯的《和平與戰爭》畫面右上半部代表戰爭與其禍害,左面與下半部強調和平帶來的眾多好處。沒有衝突破壞,沒有血腥死亡。各地商業繁榮,家庭美滿,人才鼎盛,生產力充沛,人民過着豐饒富足,歡快幸福的生活。

艾爾.葛雷柯用濃墨重筆繪畫地上情景,人物雖帶點畫家偏愛的瘦面孔尖下巴與稍稍拉長的肢體,總體比例自然。(Wikimedia Commons)

宏偉崇高 對比清晰 貫穿天地 融合二元

艾爾.葛雷柯的《歐貴茲伯爵的葬禮》在同一幅畫面呈現了歐貴茲伯爵地面葬禮的場面,與伯爵靈魂升天後的情景,自然的融合了天與地,完全沒有不協調的二元感,帶出一種恢宏大氣,圓融歸一的宗教宇宙觀。

雲端左面坐着聖母瑪麗亞,右面坐着施洗若翰,仰望着身處最高點的耶穌基督,祂張開雙手,展示祂的最後審判權。

天地永生 東西文化 異源同念

伯爵死了,但他的靈魂得到永生。大主教的尖帽頂端指着天上,一位天使側着頭,小心的扶助一個赤裸嬰兒往細窄雲端間飄升,就像一個嬰兒從母體出生一樣。伯爵剛離世,是一個初生的靈魂,純潔像嬰兒。

左:(圖1)《自畫像》,委羅內塞,1558-63,(30-35 歲),帆布油畫,高63 cm,寬51 cm,聖彼得堡冬宮博物館。(Self Portrait, Veronese, Hermitage Museum)右:(圖2)《獵人(自畫像)》,委羅內塞,1560-61,壁畫,巴巴羅別墅。(Hunter (Self Portrait) Villa Barbaro)

無需沉重 有趣好玩 裝飾性濃 溫馨細膩

如果要用一句話來形容委羅內塞,我會借許氏歌詞說一句「最緊要好玩!」他着重描繪生命的歡愉,生活的豐盛。每一幅飲宴圖,皆是色聲香味觸全的盛宴,從他的畫作,可以看到一個積極樂觀,開心好玩的心靈。

(圖1)威尼斯聖喬治修道院(San Giorgio Maggiore Monastery, Venice)

清爽淡雅 賞心悅目 場景細緻 生動活潑

《加納的婚宴》原由威尼斯聖喬治修道院訂製。1797年拿破崙攻陷威尼斯,把此畫卷走帶到巴黎,現存羅浮宮博物館,是該館畫面最大的展品。作品用色清爽淡雅,結構穩定,隱含寓意,展示了畫家高超的技巧和能力。

(圖1)《酒神與阿利阿德妮》,提香,1522-3,高1.765米、寬1.91米,帆布油彩,英國倫敦國家美術館。(Bacchus and Ariadne, Titan, National Gallery, London.)

冷與暖 你中有我 動與靜 對比突出

《酒神與阿利阿德妮》充滿動感,每個人物都在動。看得出他們都喝了酒,走的有點東歪西倒。就是畫面前面正中央的小孩,眼神也有點醺醺然似的,嘴角帶笑,但不像小孩子天真爛漫的笑,倒像是帶醉的笑。

(圖1)《兩位大使》,小漢斯·霍爾拜因,1533,木板油畫,高2.1 米、 寬 2.1 米。英國倫敦國家美術館 The Ambassadors, Hans Holbein the Younger, National Gallery, London

兩位年輕大使 見證歷史時刻

德國畫家小漢斯·霍爾拜因(1497-1543)與英國皇帝亨利八世(1491-1547)的歷史命運是密不可分的。畫中兩位法國大使來到英國,都是因為亨利八世的私人生活,影響了國家前途及國際關係。
 

Currently Playing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