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遊世界──日本系列之福岡篇
這次日本之旅主要目的是觀光,但散心之餘,可以順道考察野生蘭花,令行程更為充實。筆者僅憑網上片言隻語,就毅然獨自到「人生路不熟」的市郊尋找野外的日本風蘭,也不得不佩服自己的那股「傻勁」。
這次日本之旅主要目的是觀光,但散心之餘,可以順道考察野生蘭花,令行程更為充實。筆者僅憑網上片言隻語,就毅然獨自到「人生路不熟」的市郊尋找野外的日本風蘭,也不得不佩服自己的那股「傻勁」。
是次考察先由全島最大城市,位於北部的伊拉克利翁(Heraklion)出發。抵埗後先住宿一晚,再駕車前往中部札羅斯(Zaros),然後先後在中部的湖邊、南部的Kourtes、Panagia。
「蘭花無菌繁殖科技推廣」計劃的理念主要透過具體示範及讓學生實際操作無菌繁殖的工序,讓學生在理解理論的同時,可以實際操作或觀看過程及成果,有助學生日後在科學領域的發展。
每年農曆年過後,經過垃圾收集站,必定見到不少桃花、年桔及其他年花被人棄置。蝴蝶蘭植株細小,栽培環境要求簡單,希望本文可以為大家提供一個參考,令大家在復種過程中享受種植樂趣。
港大中文學院成立逾90年,曾孕育了不少醉心漢學的知識分子,而中文學會亦剛好成立了90年,多年來一直秉持「溝通中西學說,別其異同,辨其得失」的宗旨,肩負維繫系內師生關係的責任。
落葉性地生蘭有一個優勢,就是地下的塊莖或根莖不會受到山火的波及,若某個山頭在秋冬時期發生山火,把雜草燒乾燒淨,當地的落葉性地生蘭翌年一定長勢良好,開花特別燦爛。
在季候風地區及溫帶地區,由於氣候有一段長時間會出現乾旱,在缺水情況下,部分蘭科植物,尤其地生蘭(Terrestrial Species)為保存養分會停止生長,進行休眠,故出現落葉或半落葉的現象。
筆者素聞任博士多年來在新加坡積極推動原生種蘭花復育計劃。「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筆者近年亦開始嘗試在香港進行原生種蘭花復育的工作。
新加坡植物園於2015年7月4日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名錄的世界文化遺產,植物園內的國立蘭花園更是蘭迷必去的景點。筆者之前曾兩次前往參觀,今趟再往新加坡,仍然預留了時間前去參觀。
西雙版納是傣族自治州,與泰國清邁、緬甸景棟、老撾琅勃拉邦齊名,被稱為南傳佛教的四大中心之一。州內每一村寨,必有佛寺,寺內遍種老樹,為野生蘭花提供了一個免受城市化滅絕的庇護所。
公眾人士可能對鍾逸傑爵士的政職及公職知之甚詳,但對他鍾情蘭花的軼事可能鮮有聽聞。熟悉「鍾叔」的朋友一向知道他熱愛蘭花,更是每年香港花卉展覽的常客。
香港政府在加強市民大眾對原生蘭花保育的意識及認知方面,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至於在推廣公眾活動方面,香港政府及相關部門更乏善可陳。
筆者早前安排到古晉參觀第13屆亞太蘭展(APOC)時,便預留了時間到古晉市郊野外考察野蘭,希望可以一償心願,找到芳蹤。
4月26日至4月29日將舉行「45周年蘭花展覽」,香港蘭藝會將傾盡全會人力物力合力打造一場別開生面的「蘭花盛宴」以回饋市民一直的支持。
馬達加斯加有57個屬,近1200個品種的原生種蘭花,其中17個屬及九成品種是當地特有種。是次12天尋蘭之旅是由位於馬達加斯加中部的首都安塔那那列佛開始。
退休後兩載,先後在亞洲(廣西、台灣、馬來西亞及菲律賓)、美洲(秘魯及厄瓜多爾)及歐洲(英國、奧地利及德國)進行野蘭考察,今次前往澳洲珀斯,跟朋友租車自駕遊,在Margaret River進行考察。
「以區為本──長洲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探究課程」希望學生不單止能走出課室,更希望透過跨學科課程,帶學生走進社區,讓他們從不同學科角度了解社區文化,並重新注視過往忽略了的傳統習俗。
筆者已數次在台灣野外進行考察,但尚未找到腐生蘭花,故今次宜蘭之旅的重點是為了找到這種葉片退化,不需靠光合作用提供養分的「忍者蘭花」。
是次台東之旅,主要是為了欣賞嘉明湖的美景及攀登兩岳以挑戰自己的體能,賞蘭尚是其次,但在行程中筆者首次發現繡邊根節蘭,確是為是次行程增了值,不枉我遠道而來。
今次歐洲之旅,筆者到英國、奧地利和德國尋找蘭蹤。旅途進入尾聲,踏上歸途之前,到英國倫敦市郊泰晤士河畔自然保育區考察蘭花。
筆者完成野生考察,離開德國之前,參觀慕尼黑植物園。這是世界上最大的植物園之一,蘭花收藏品種類超過2,700種。高興的是,在異鄉竟然見到香港本土物種。
哈爾斯塔特是奧地利皇家貴族最喜愛的避暑區。當地鹽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鹽坑,亦是遊客必遊之地。筆者也不例外,想不到「到此一遊」的同時,竟發現是次歐洲之旅的第一株野生蘭花──手參。
筆者兩次造訪英國皇家植物園時,園內最大的溫帶植物室正在維修,有點遺憾。筆者在網上收到溫帶植物室將於2018年5月5日重新開放的消息,於是立即計劃行程。
幾位台灣評審大讚「香港蘭花節2018」的規劃及布置有條不紊,已超出了一般地區蘭展的水平,社交網路中更貼滿了讚賞的留言,贏盡了口碑。
厄瓜多爾12天野生蘭花考察團進入尾聲。我們前往約海拔2,600米的瀑布尋找地生蘭,可是接近瀑布的頂部,仍然沒有任何發現,在旅程中留一點遺憾。
繼續厄瓜多爾12天野生蘭花考察團,再次經過安第斯山脈,考察收穫豐富。能夠目睹岩壁上折葉蘭的盛大族群,令人不禁讚歎折葉蘭適應力之強。
早前在厄瓜多爾舉行的世界蘭花大會流連了兩天,大家也心滿意足。我們三人繼續行程,展開12天的厄瓜多爾南部野生蘭花考察團經歷。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