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經濟不是冷氣機,調整溫度後很快見效,貨幣政策有其「又長又多變的滯後影響」,我們今天看到的需求下降,5次加息分別有多少貢獻,只有上帝知道。
無論在香港或外國,社會從來不缺發財立品的社會賢達,對年輕人不放棄的善長人翁亦大有人在,不過夠膽以破格的方式幫助年輕人的並不常見。
最近情況,平均租金升幅仍然高企,但新簽約租金升幅則一直跌了大半年,而且未有止跌跡象。如無意外,平均租金將會跟隨慢慢回落,帶動整體通脹由高處向下。
聯儲局擔心的,是通脹成為關鍵字的時間太長,預期揮之不去,人人聚精會神加價加薪,貨幣政策的短痛就會變成長痛,要慢慢地用成本不菲的行動去改變大眾想法。
據由牛津大學學者整理的防疫「嚴厲指數」(Stringency Index),香港對內對外的限制仍然甚多,打齊針的市民享有的自由(聚集、出入境、上班上學、進出公眾場所等)比歐美從未打針的還要少。
大約在3年前,金管局發出虛擬銀行牌照。3年後的今天,虛銀在香港發展情況如何?金管局總裁余偉文這樣說:「在普惠金融方面,不少虛銀都能夠做得到」。
在市場均衡之下,比較好的IPO投資機會,往往只在投資者最莫財最恐懼的時候出現,當市況改善氣氛變得樂觀,IPO就會回復參差不齊大上大落的常態了。
當低息環境維持了一段日子,市場上的業主大多已鎖定低息,貨幣政策將來的刺激效果就會打折扣。也就是說,在樓揭利率的影響下,放寬貨幣政策短期或有威力,但久而久之,政策威力就會減弱。
當通脹離目標不遠,雖有上落,但大眾會知道聯儲局意向為何:通脹升溫就收緊政策,偏低就以放寬回應,不會出現什麼驚人發展。不過,當通脹衝破目標,像現時的趨向雙位數字,大眾面對的不確定性就大得多了。
珍寶海鮮舫本是保育賣點,轉眼成為變成用完即棄的負累。以一個普通市民的常識去解讀以上情節,海洋公園甚有「過橋抽板」的嫌疑,取得撥款前後的「願景」有頗大落差。
Twitter有推文顯示美國的自然利率近期急遽上升,由新冠肺炎疫情前的接近0升至超過3厘,畫面非常震撼。這樣爆炸性的推文,在推特譁眾取寵兩極對立的世界頗受注意,但吵了一日,得出什麼結果?
對於實行了幾十年的聯繫匯率,我們尚且仍在小題大做,對複雜得多而且日新月異的加密貨幣,反正大部分人都不懂,作災難式報道就更加肆無忌憚,可以用更大的字體寫出更誇張的標題了。
當年通脹偏低之時,聯儲局都希望大眾都會往前看,為子彈窮盡的困境增加一線生機;現在通脹破紀錄,聯儲局反而不想大眾看得太前,好讓大幅加息有短期的震懾效果。
美國各地面對疫情大致上是個別發展,一州之隔執行的限制可以差天共地。最近就有一份報告,根據經濟、教育、死亡率3個指標,為各州的防疫表現「蓋棺定論」。
我們見識過官員和專家為了達到政策目標,以科學為名的「不告訴你是為了你好」甚至說出「善意謊言」,亦耳聞目睹新舊傳媒為了點擊和訂戶數字,不斷製造恐慌和投大眾所好。這些短視之舉換來的,是長遠的信心崩壞。
根據聯儲局指引,為彌補近期通脹太高的「錯誤」,應收緊令通脹偏低去「改過」。但主席鮑威爾早前矢口否認,堅持當局不會補救,令人感覺十分奇怪。
假如往後再有發現,新冠病毒進一步減弱,無症狀者佔絕大部分,重症死亡率再降低,低至微乎其微,專家們仍否會因為比率不是零,「死亡一個也嫌多」,建議繼續「防止」、「堵截」?
假設通脹重臨美國,結論是美國一般人除了有老幼富貧之間的財富轉移,整體上大致打和,負債累累的政府當然有賺,而損失最慘重的是持有大量美國國債的其他國家。
比特幣會否如股市一樣,在ETF推出後價格上落變得更加癲喪?透過比較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事前事後的波幅,這場「自然實驗」很快就有答案。
回顧歷史上的一些重要科技變革(如遠程航海、蒸汽火車、電力供應),股市也一度為之狂熱,有數之不盡的「泡沫」不幸「爆破」。專家學者常掛在嘴邊的「泡沫」,往往是伴隨技術創新提升的好東西。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