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邁向可持續未來的過程中,供應鏈的角色不容忽視。商界有責任在這關鍵領域引領方向,為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創造有利條件。
氣候轉型規劃在各種自願披露框架中已存在多年,監管機構正逐步開始或計劃要求企業強制披露這類規劃。2024年行政長官《施政報告》將綠色金融列為重點,顯示其重要。
雖然轉用電動車是企業減少運輸活動碳排放的重要途徑,但除了電動化外,運輸行業減排尚有其他新能源替代方案。我們建議企業根據國際標準,設立多個情景模型進行碳審查,選擇適合的新能源車型,加快新能源轉型的步伐。
為使企業更全面考慮氣候變化的影響並採取相關措施,多個國際標準都對此提出要求。企業亦應同時把握時間,為減碳增韌做好充分準備,以實現可持續發展:減緩、調適和增韌是應對氣候變化的三大關鍵。
在現今綠色大趨勢的推動下,市面上已出現不少能有效減少建築物耗用能源的新興技術和創新方案,然而,要將這些創新技術大規模推廣到香港作實際應用時,仍存在不少挑戰。
近年來,自然為本的解決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 NbS)獲廣泛討論,並被視為一種可以為周邊地區帶來長期環境、社會和經濟效益的整體解決方案。
政府、企業和市民的合作是實現減廢目標的關鍵,企業的推動和市民的支持絕對有助實現全民減廢、資源循環和零廢堆填的願景。
香港各界對綠色環保的關注與日俱增,但不少人對環保的印象仍然停留於減少用電、不開冷氣等傳統行為。隨着綠色產業的發展,新世代的環保理念更著重於可持續發展。
目前,氣候相關信息的強制披露愈發受到重視,全球一些主要經濟體或地區已經推行或正在制定有關氣候相關信息的強制披露法案,以促使企業或機構作定期披露。
香港政府一直推動可持續發展和減少碳排放,太陽能發電亦是其中一種獲採用的清潔能源解決方案。但截至2020年,本港可再生能源發電僅佔總發電量的0.4%,2021年輕微上升至0.6% 。
電池回收成本或會轉嫁到使用者,車主或道路交通的乘客亦有可能受影響。因此計劃不但關乎政府立法與市場調節,更是一次社會進一步推動循環經濟的良機。
根據全球環境信息研究中心(CDP)調查所得,範圍三碳排放佔企業整體總排放量達75%。而在範圍三碳排放的15項類別中,租賃資產產生的相關排放是不容忽視的部分。
要達致凈零排放,必須從建築物入手,因此建築業界責無旁貸。除了在建築物落成後營運所需的能源外,興建建築物時選擇的物料和建築方法所產生的隱含碳排放也不容忽視。
全球極端天氣事件日趨頻繁,包括暴雨、旱災、酷熱等情況越發嚴重,嚴重影響各地社會及經濟活動。不同持份者減少碳排放,調控全球氣溫升幅限制於1.5 ºC之內,對於應對氣候變化至為重要。
加強大眾對環保及相關挑戰和機遇的認識和意識,是實現碳中和目標及邁向淨零經濟的必要步驟,而環境教育是最重要方法之一。通過環境教育,大眾可以學習如何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並促進可持續發展。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contact@master-insight.com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