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面對教師流失的影響
近年教師流失情況越來越嚴重,引起社會各界關注。因此,不少學校需要使用僱用非檢定教員許可證,以聘請准用教員。但年資較輕的教師在課室獨自管理學生秩序,可能會感到較爲吃力,未能有效處理學生需要。
近年教師流失情況越來越嚴重,引起社會各界關注。因此,不少學校需要使用僱用非檢定教員許可證,以聘請准用教員。但年資較輕的教師在課室獨自管理學生秩序,可能會感到較爲吃力,未能有效處理學生需要。
21世紀最令教育界擔心的事,就是學童終日沉迷於電子媒體,荒廢學業;現今社會,不論是課本或日常資訊都是通過電子渠道,為了減少或推遲學童上網成癮,應及早讓他們嘗試體驗返璞歸真,閱讀實體書及報紙。
法例訂明家長不應獨留子女在家中,其實獨留子女在元宇宙的危險也一樣!不論因為忙碌或沒有興趣參與電子世界,家長與子女的關係只會更疏離,而子女沉迷的可能性就會更高,因為他們在迷途時找不到引路人。
雖然大家可能很着急青少年融入大灣區,但也不適宜使用強硬的態度。吸引青少年了解大灣區,可以先從普羅大眾的吃喝玩樂開始,然後再深入了解文化及歷史。
縱使第5波疫情很快緩和,因疫情曾引致的情緒困擾或已破裂的關係也不會輕易消失,不論成人或孩子,都需要更關注自己及親友的心理健康,做出更強的抗逆措施。
當學童因為網上學習而熟習了電子產品,導致很多孩子在課餘仍不願放下電子產品,甚至出現沉迷打機的狀況,令家長十分頭痛,家長該如何是好?怎樣才能讓孩子放下電子產品呢?
回歸後,香港理應完全投入祖國的懷抱;但對從小在香港長大的某些人,可能在體會到西方制度的某些好處及中西文化融合所帶來的優勢,迄今仍未能習慣或抗拒中國現有的文化及制度。
新學年開學至今兩個多月,接連發生了超過十宗學童自殺事件,情況實在令人心痛;當大家在堅持防疫的各項措施時,也必須同時關注如何降低學童的情緒困擾及防止學童自殺。
人類追求舒適的生活可以說是無可厚非,但我們現今的生活可能使大家很安逸,令我們缺少面對生活上的鍛鍊或考驗,而導致愈來愈重視眼前的舒適感覺,長遠反而收窄了自己的生存空間?
歷史感,是一種主觀感受,可能不需着重很多或很精準的歷史資料,反而個人對自己的生活上與歷史之間的關係,是否已產生感情或感動;歷史感是我們自身與歷史關聯的個人感覺。
現在幼稚園、小學、中學及大學都實施網上學習,透過網上發放不同科目的材料,讓學童能夠接收到老師的筆記、習作,甚至視頻教學,期望學童可以維持學習的機會,究竟網上學習有沒有副作用呢?
疫情期間因停課的空閒已經令孩子可長期接觸電子遊戲,難道暑假也要放任他們天天玩遊戲機打發時間,最終淪為電子遊戲機迷?所以,這個暑假的活動安排更是令大家不可忽視,和學童進行益智的活動才為上策。
凡人總會有煩惱,若我們以討厭的態度去面對,日後可能會有更多的麻煩和煩厭的事情;大家不妨易轉對煩惱的觀感,主動尋找煩惱所帶來的十大好處,使自己養成不怕「煩惱」的境界。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