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家發

彭家發

台灣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退休教授。美國南伊利諾大學碩士。曾為台灣《經濟日報》記者,駐香港特派員,財經雜誌主編、顧問;政治大學新聞系講師、副教授;香港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課程校外委員。另擔任中國新聞史學會名譽理事、北京大學世界華文傳媒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台灣國立空中大學新聞學教授兼學科召集人、台灣僑務委員會中華函授學校傳播科新聞及廣播寫作科教授、政治大學新聞系教授。學術專長為新聞學、新聞文學、新聞實務、漢字研究。
後生可畏,誠不欺也。(Shutterstock)

後生可畏 為孔子師

孔子是個虛懷若谷的謙謙君子,「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認為「三人行心有我師焉。」,覺得「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不如今也。」遂稱項㯱為師,駕車繞道而行。

一代新人勝舊人,國家機器不停地運轉,不管賢與不肖,總得有年輕一代接棒。(Shutterstock)

天才兒童 頭角崢嶸

一代新人勝舊人,國家機器不停地運轉,不管賢與不肖,總得有年輕一代接棒,所以,兒童是國家未來主人翁這句話,不締耳熟能詳。中國自古多有天才兒童,後生可畏。

許地山曾應聘出任香港大學中文系教授,負責全面改革課程。(灼見名家製圖)

許地山與香港大學

筆名落花生的許地山(1893-1941)是台灣台南人,學貫中西,1935年南來出任香港大學中文系教授,將課程全面改革,可惜數年後心臟病發身離世,享年48歲,英年早逝。哲人日已遠,典範長在!

圖左是宣偉伯博士,圖右是本文作者。(作者提供)

古今亂世多謠言

一般而言,大約有九種功能不同的謠言,分別反映各個不同的現象。從其類別,又可反溯其興起之由。唯實際上,一種謠言,通常是混合多個謠言的因素而誕生和流衍的。

《三字經》與清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著之《弟子規》齊名,是顯淺易讀之啟蒙兒書。(灼見名家製圖)

《三字經》:教授與學習大法

即最錯綜複雜之魏晉南北朝史,《三字經》的描述亦簡單扼要,數語即可記憶一生,是很好的啟蒙讀物。惜以前私塾扑齋師,只重朗誦,不多加解釋,至令學子只徒背誦,不求甚解。

《三字經》以精煉的文字總結唐太宗一生。(電視劇《武則天傳奇》劇照)

用《三字經》鑒賞歷史

《三字經》除了天文地理、生活常識以外,還很精簡地敍述和評價了中國歷史的源由起伏。所謂「以史為鑑,可知興替」,作者以精煉的語言為歷代學子培養史學思維,待筆者與大家共同賞析。

《三字經》可讓你一窺中國古代教育的理想。(Wikimedia Commons)

德智兼備的《三字經》

為《三字經》注釋的作者經年歷代都有許多。以現代教育管理看,可知《三字經》內容包羅萬有,可謂一「百科全書」。筆者嘗以和讀者詳細分析內容。

《地母經》以一甲子的干支循環來排列,每篇一詩一卜預徵一年氣候、農作物產收和民生狀况。(灼見名家圖片)

地母與《地母經》

我們常說皇天后土,皇天不負苦心人,又或者怨天怨地,謂天公不開眼。古代尊天親地,自古即有天陽地陰,天公地母的概念。

鴻門宴席間,項莊舞劍,幸而陪同劉邦赴宴的漢初三傑之一的張良,叫守衛入內保護劉邦。(《鴻門宴傳奇》影照)

漢初三傑 韓信軼事最多

漢初三傑之中,要算韓信軼事最多,是話題之王。宋司馬遷說:「漢之所以得天下者,大抵皆信之功也。」就漢朝之所以能立基立業來說,說韓信士無雙,功高無二,似乎一點也不虛美。

李白(左)因為賀知章讀到其著的詩本,大為驚嘆,並引薦至唐玄宗。(Wikimedia Commons)

詩仙李白自己寫推薦書

莘莘學子要升學或求職,都極盡心思去撰寫履歷表或求推薦信。推薦書信之為用,古今皆然。其中唐朝詩仙李白最廣為人知悉,因不肖世俗進士之途,而修〈與韓荊州書〉自我推薦,終獲唐玄宗賞識,供奉於翰林院。

讀詩治病,大概概而言之,詩能寄情罷!(Shutterstock)

詩能治病

漢《毛詩序》說:「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歎之。嗟歎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中國多部武學著作及拳譜流傳海外,影響深遠,令中國功夫名揚天下。(Shutterstock)

名揚天下的中國武學兵法

由中國最早期的兵書《孫子兵法》,以至明代戚繼光將武藝及兵學融合的《紀效新書》、茅元儀的《武備志》。有賴多本武學著作,令中國的兵法及各派武術得以傳世,影響深遠。

史說王勃天資聰穎,6歲喜文辭。9歲時,得漢顔師古注之《漢書》,讀後,作〈指瑕〉道其失。(Wikimedia Commons)

不萊梅對滕王閣

「雲達不來梅」又可得對?眾又哄堂一笑。余謂搞笑來説,或可對「風吹雞蛋殼」!又哄堂一笑。余續謂,若求雅,似可對「風送滕王閣」。眾則茫然,咸問何經何典?

有人說XXXX炒蝦拆蟹是國罵。(Shutterstock合成圖)

粗口字不一定是爛口

粵人謂講爛口為「炒蝦拆蟹」,此則甚妙;炒蝦為北語「他媽」諧音,拆蟹則為粵語同音字之XX諧音。清末廣東名士何淡如有一趣聯:老插到來一於扮蟹,少婦經過切莫炒蝦!老插,昔粵人指扒手也。

看過2011年上演之港產巨片《新少林寺》,一定對電影中之軍閥如何霸凌少林寺印象深刻。(《新少林寺》微博)

南少林寺與少林五祖

火燒後之少林門星散,各有際遇,謝亞福返回鄉下,大量吸食鴉片,弄個皮黃骨瘦,終其生不言武。陸亞采則依據老拳加上花拳,創了一套硬橋硬馬之伏虎罹漢拳。

民間功夫不㫁聚合在少林寺,因而俗有天下功夫出少林之說。(Wikimedia Commons)

少林軼事虛虛實實

少林寺位於河南省登封市嵩山五乳峰下之少室山上,是北魏太和十九年(西元495年),由西域沙門跋陀所創立;其後,印度僧人菩提達摩於南北朝劉宋時(西元527年),到少林寺傳播大乘佛學,成為禪宋初祖。

晉陳壽《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漢建安十二年(西元207年)冬至十三年春,駐軍新野的劉備,在徐庶建議下,三訪隆中」(中國文化研究院)

梁父吟——諸葛亮的「智珠」

諸葛亮之父諸葛珪,曾任山東梁父縣梁父尉,諸葛亮則少隨父遊宦其地。時梁父縣梁父山一帶,有民謠叫〈梁父吟〉,作者不可考(無名氏),為一首「樂府詩」,諸葛亮非常喜歡吟哦此民謠。

〈祭姪季明文稿〉以顏體行書字勝,元書法家鮮于樞在其《論草書帖》中評為「天下行書第二。」(Wikimedia Commons)

從兩篇祭姪文談唐朝顏真卿韓愈

2019年,日本東京上野東京國立博物館平成館向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館商借得有「天下第二行書」之稱的唐行書大家顏真卿的〈祭姪文稿〉真跡展出。要明白這帖〈文稿〉,則得從唐玄宗安祿山丶史思明之亂說起。

蚊蟲之肆虐中土,是概始於混沌初開之時,源遠流長,令人不堪其擾。(Shutterstock)

談蚊色變

蚊蟲之蚊字,古字是民字下面從雙虫,意謂「人皆得受其螫」之謂也。十年窗下捱蛟咬的文人雅士,雖被蚊虻咬個七葷八素,無奈之中,也不改浪漫的文人本性,癢中作樂, 詩詠龐多 。

三伏之三,是指夏至後之第「三」個庚;伏,是伏暑(庚)邪之意。(Shutterstock)

大暑三伏天

所謂「一歲難關過,唯有三伏天。」夏天熱在三伏(dog days,canicular days)之說,2000多年前,在漢成帝鴻嘉年間(西元前20年──前17年)已有此說法,且入伏、出伏時間已成曆例。

伍子胥、屈原、曹娥五月之祀,長留我人民族記憶中,龍船划得快,好世界!(Shutterstock)

龍船快,好世界

屈原的悲憤自殺,使他成了後世端五節最為人所熟知主角。屈原投江四百二十一年後,東漢安帝時,民女曹娥又同端午扯上了關係。

「玉糉襲香千舸競,艾葉黃酒可驅邪。」(Shutterstock)

未食五月糉,寒衣未入櫳

「玉粽襲香千舸競,艾葉黃酒可驅邪。」農曆五月五日,原是一個曆訂全民僻疫驅邪日子,日久成俗。幾位傳奇人物附麗,使節日更加波瀾壯闊,深植人間。

唐皇賜李白衣物。李白因醉酒無法更換,便喚高力士為其脫靴。野史上說李白寫《清平樂》時,楊貴妃磨墨、高力士捧靴。(網絡圖片)

醉態可掬的詩仙

李白醉酒裏寫了《清平調》三章,說盡楊貴妃美艷不同凡俗。可惜,醉中未曾仔細,以楊貴妃同趙飛燕比艷,萬萬想不到竟因此惹禍。

明成祖朱棣欲試秀才鶴齡才情,便以一聯求對:「燈明月明,燈月長明,大明一統」,鶴齡馬上對出下聯:「君樂臣樂,君臣同樂,永樂萬年」。朱棣大喜,即予厚賜。(亞新社)

元宵的成語、燈謎、燈聯故事

《紅樓夢》裏的燈謎、薛剛大鬧元宵花燈、破鏡重圓的典故、王安石元宵結良緣的佳話、明代秀才鶴齡和清代名臣張廷玉妙對燈聯的故事⋯⋯歷代的詩詞軼說、成語典故呈現瑰麗的文化景象。

孔子好學不倦、不恥下問,可謂虛懷若谷。(shutterstock)

好學的孔老夫子

《三字經》有謂:「昔仲尼,師項橐。」——說的是,孔子以七歲小孩項橐為師之軼事。孔子也曾向東周守藏史老子請益。

古人認為雞有辟邪能力

古人認為雞有辟邪能力

自古,雞被視為五德之禽。漢韓嬰《韓詩外傳·卷二》:「君獨不見夫雞乎?頭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見敵敢鬥者,勇也;得食相告,仁也;守夜不失時,信也(雞別名燭夜)。」

Currently Playing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