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底,特首伉儷探訪少數族裔支援中心,並籌劃成立關愛隊,可見政府重視每位有意以香港為家的人士。不過,光是關愛並不足夠,要懂得把握時機,謀劃藍圖,從而人盡其才,才是王道。
政府近來為振興本土諸多作為,但可供展示的似乎只有豬皮魚蛋,真正具地方特色、可堪玩味的「本土文化」,卻被束之高閣,這樣就別怪人借了個名字去掛羊頭賣狗肉。
今日學界上下都在為STEAM張羅,那是為未來科研發展鋪平道路,自當全力支持。不過,各方該注意在人才培訓上,態度尤其重要,不可不察,將關乎全局成敗。
《莊子》有謂:「得意而忘言」,說明言與意,實為表裏關係。同理,要學好古文,離不開深厚的文化底蘊。我國向來有文史哲不分家的傳統,這道門檻確實要學子下苦功,才能跨越。
表面上,學校一年有暑、寒、春、復活節四個長假期,又多是五天上課,每天三、四時左右學生便放學,所以行外人士或許會覺得我們教師有很多閒暇。然而,那些所謂「假期」只是非上課時間,並不代表教師不用工作。
英語世界的優勢正日漸縮少,人工智能科技也已發展到,令翻譯不再是遙不可及的難題。少量削減英文課時,改為學習其他知識技能,會是更有戰略眼光的教學方向。
外國在我國仍嚴防管控疫情時,天天喊話:為顧及全球經濟,促請我國趕緊開放。待到我國真的開關,又唱反調,這樣取態之無常,我們管不了。可是,自家港人的「恐中症」,我們就不得不治一治了。
隨着國家國力提升,中文作為一種軟實力,在世界上日益重要。如管治階層沒意識先在教育方面,確立「中主英輔」的語言政策,繼而輻射至社會各層面,本港長遠會脫軌於國家發展的步伐。
既傳授知識,又培育靈性,對學生的發展,百利而無一害。但是,如果認同「宗教自由」是文明社會標誌的話,那麼刻意營造校內單一信仰的師資環境,是否符合普世價值?
世界大勢日新月異,教育亦要與時並進,這絕對無容置疑,更何況現行體制的諸多缺點,不勝枚舉,已確實為社會帶來負面影響,何不乘着大亂後,社會氣氛稍為緩和的時機,來一次大刀闊斧的除弊革新呢?
近年有聲音指香港缺乏科研人才,背後關乎學生興趣、出路等多種原因,但有想過是教育偏重語文科,尤其是英文科,忽略培訓其他學科知識所致嗎?
沒糾正英殖的隱諱流弊,沒將該批評的昭示,甚至連該說好的中國故事,也沒教好,哪算符合求真精神?既然作為脊樑柱的理念基礎從開始已歪了,又豈是殺通識一科便能挽狂瀾於既倒?
中國語文及文化科被取消後,學生缺乏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窗口。教育局應恢復中國文化科,以宣揚優秀傳統文化,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和身份認同感。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contact@master-insight.com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