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鴻輝

劉鴻輝

現職小學教師,前校董。香港城市大學應用中文副文學士、嶺南大學中文文學士(一級榮譽)、香港中文大學宗教研究文學碩士,擁教育文憑及特殊教育資格,歷任中大宗教研究文學碩士課程校友會主席。有多年任教中、小學經驗,經常在報章分享教學心得、評論教育政策。為教育評議會執委、淫褻物品審裁委員會審裁小組成員、香港道教聯合會會員。對文史、哲學、宗教等皆有興趣,尤好周易、道教、佛教與南洋風俗,曾以筆名:鴻飛,出版《世界附靈實錄》、《香港種生基實錄》、《泰國佛牌實錄》、《泰國佛牌實錄2》等書。
校內採購工作,一般由老師兼任,多花了心思在程序上,自然少了時間在本業。(Shutterstock)

非為學校而設的指引

要不是基於維護國安及防貪等因素,我相信採購程序不會被更新。一份與日常學校運作息息相關的指引,長期沒有審視,難得檢討,與社會變遷密切的內容,諸如金額卻未有調整。

媽媽生育確如古人所言:「與閻王打交道」。(Shutterstock)

致愛兒

隨着年歲增長,你一定會感受生活迫人,挫折肯定有增無減,常惦記「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

要塑造愛國愛港的下一代,實有漫漫長路。(Shutterstock)

向培養精神西人說不

回歸快要30年,今日國人已憑自身力量上天入海,港人還改不了崇洋媚外的意識形態,教育沒責任嗎?2019年的動亂不是這種心態作祟嗎?

天理國法人情,是讓尸位素餐的成本更高,而不是讓有心育人的代價更大。(Shutterstock)

教不能向不教讓步

教育辦不好,不只是一個家庭的事,那是一代人的事,影響整個社會。強制與兒童相關從業員舉報,彼此監督的力度必會大了,管教的掣肘也相應多了,一旦「教向不教讓步」,就是「好心做壞事」了。

我本着家、校、師能互相理解的初衷,多談一點我聽過的校園瑣事。(Shutterstock)

學校日常二三事之二

全港中小學過千數,每所學校天天都有不計其數的大小事,以下的例子有沒有以訛傳訛、以偏概全?是不是主人翁無病呻吟?會不會看到類似經歷的影子?

各種新界傳統正是本土文化的活載體,學校要是在課餘活動中,增添這方面元素,既可補充正規課程,亦有助學生認識自己的民族身份。(Shutterstock)

被遺忘的「本土文化」

政府近來為振興本土諸多作為,但可供展示的似乎只有豬皮魚蛋,真正具地方特色、可堪玩味的「本土文化」,卻被束之高閣,這樣就別怪人借了個名字去掛羊頭賣狗肉。

車展上日本車企表現出未來發展重心仍是燃油車。(Shutterstock)

別像日本態度限制了高度

今日學界上下都在為STEAM張羅,那是為未來科研發展鋪平道路,自當全力支持。不過,各方該注意在人才培訓上,態度尤其重要,不可不察,將關乎全局成敗。

首先,要知道紡織品在古代有貨幣的功用。(Wikimedia Commons)

文化好 古文好 中文好

《莊子》有謂:「得意而忘言」,說明言與意,實為表裏關係。同理,要學好古文,離不開深厚的文化底蘊。我國向來有文史哲不分家的傳統,這道門檻確實要學子下苦功,才能跨越。

攝於黃龍五彩池。

在川西為《兩山論》鼓掌

這次川西之旅我注意到,國家一改從前為追求經濟成果而盲目開發,我樂見國家走對方向!我為國民生活美滿而鼓舞!我願踏足我國更多名山大川!

有學校管理層會覺得,現時教師已全面學位化,相等於過往的主任級,即是「人人都是中層人員」,故所有學位教師都該擔任更多行政工作。(Shutterstock)

教學人員還是行政人員?

表面上,學校一年有暑、寒、春、復活節四個長假期,又多是五天上課,每天三、四時左右學生便放學,所以行外人士或許會覺得我們教師有很多閒暇。然而,那些所謂「假期」只是非上課時間,並不代表教師不用工作。

時下很多家長,條件許可,對子女呵護備至,衍生不同問題。(Shutterstock)

學校日常二三事

過去我教中學時,常常疑惑已十多歲的青少年,為何思想、行為與我們印象中的「成熟」相距甚遠?直至我在小學任教後,才體會到箇中原委。

近10年以來,辦學團體和各佛教山門不約而同,革新原來的宗教教育內容。(慈山寺Facebook圖片)

佛化教育的成功

佛教在校園一洗「老套」形象,學生自願參加公益活動的人數大增。宗教場所內,也多了年輕面孔參與義務工作。可知,願意接觸佛法的年輕人正與日俱增,佛教界出現一片新氣象,佛化育人指日可期。

擔心內地人來港會引起疫症大爆發是「心理病」。(亞新社)

教育要思考怎樣醫治「恐中症」

外國在我國仍嚴防管控疫情時,天天喊話:為顧及全球經濟,促請我國趕緊開放。待到我國真的開關,又唱反調,這樣取態之無常,我們管不了。可是,自家港人的「恐中症」,我們就不得不治一治了。

鄧立光推動國學不遺餘力。

憶鄧師立光

我與恩師結緣於城大應用中文副文學士課程。這段時期是我從迷茫過渡至找到人生方向的階段,箇中關鍵正是恩師。

雙語並行始終未落到實處,至少在大眾心目中,英語是上流的,是代表精英的,亦是象徵管治的。(Shutterstock)

香港教育該放下英語了

隨着國家國力提升,中文作為一種軟實力,在世界上日益重要。如管治階層沒意識先在教育方面,確立「中主英輔」的語言政策,繼而輻射至社會各層面,本港長遠會脫軌於國家發展的步伐。

很多有南亞裔學生的學校,都會因着學生信仰及生活習慣的獨特性,作人性化處理。(Shutterstock)

宗教學校也要有宗教自由

既傳授知識,又培育靈性,對學生的發展,百利而無一害。但是,如果認同「宗教自由」是文明社會標誌的話,那麼刻意營造校內單一信仰的師資環境,是否符合普世價值?

不良的政治歪風,應該會在可見未來被掃出校園。(亞新社)

公祭日風波的折射

圍繞公祭日引起的風波,既突顯出教局與學校欠默契,更透視出人心未穩、反動蟄伏。政策上,確立中文的價值是建構身份認同的可行辦法。過程中,可預想必然遇上反彈,但無須忌諱強硬,必要時其他政策需讓路亦在所不惜。

教學助理若尋不到可伸展抱負的平台,哪管有多大教育理想,也不得不低頭另謀高就。(Shutterstock)

學校裏的弱勢社群

教學助理、校工從來都是學校裏最「弱勢」的一群,均屬編制外,通常只受勞工法例保障,多由學校自行擬約聘請。這群學校「幕後功臣」的辛苦有人知嗎?

在近年社會動亂中,經歷新高中教育的一輩,顯示出的卻是缺乏基礎認知,分辨不了真偽資訊,光會喊批判思考,應了孔子「思而不學則殆」的讖語。(Shutterstock)

中小學課程必須徹底改革

世界大勢日新月異,教育亦要與時並進,這絕對無容置疑,更何況現行體制的諸多缺點,不勝枚舉,已確實為社會帶來負面影響,何不乘着大亂後,社會氣氛稍為緩和的時機,來一次大刀闊斧的除弊革新呢?

我敢斷言不少學生會幻想英殖香港是個講制度、沒貪腐、倡平等的烏托邦,對西人欺壓華人、在港貪污斂財;英首相在二戰時視香港如棄卒……種種劣跡一無所知。圖為戰後的砵甸乍街。(網絡圖片)

教育錯在未說好中西方的故事

沒糾正英殖的隱諱流弊,沒將該批評的昭示,甚至連該說好的中國故事,也沒教好,哪算符合求真精神?既然作為脊樑柱的理念基礎從開始已歪了,又豈是殺通識一科便能挽狂瀾於既倒?

參觀墳場須要大量準備工作,也不是每所學校也有合適師資條件施教。(Shutterstock)

學校應推行死亡教育

「正向」一詞,固然冠冕堂皇,可討家長、外界歡心。可是,世事本是正反二元,甚至是「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光談正向,不是為學生建築一個世界為我而轉的虛假天堂嗎?

Currently Playing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