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芬儀

黃芬儀

香港大學管理學哲學博士,曾任投資分析主任、法庭傳譯主任、大學課程編撰主任、企業行政經理等,現任珠海學院商學院工商管理系助理教授。
龍應台所說的生命課題,學生未必會理解,僱主未必會關注,卻是大學教育工作者應該策動的。(天長地久 龍應台Facebook)

生命的課,早點修

讀大學的目的就是要學做人,是接受生命教育,認識自我、肯定自我、找到人生的意義和目標,卻又不以自我為中心,因為作為一個全人,我們需要有多方面的成長和發展。

快樂的感覺原來源自社交生活、運動、默想和充足的睡眠。這些聽起來好像不太難做得到的事情,不知為什麼總是離人們很遠!(Pixabay)

關於快樂,學者是這樣說的

人們在問:有什麼因素能夠令人快樂?今天,世界各地都有學者在研究快樂指數和尋找令人快樂的因素,所得出的結果大都指向一些物質以外的因素,尤其是關係的建立和維繫。

面對瞬息萬變的商業營運環境,教科書作者所引述的管理模式,未免有點過時。(shutterstock)

盡信書不如無書

連著名管理學家米高波特(Michael Porter),都會因應環境,修改學説主張。為什麼企業管理教科書,還採用不合時宜的內容呢?

已故南非總統曼德拉(Nelson R. Mandela)是出色的僕人領袖。(網絡圖片)

僕人領袖的威力

人們不再盲目相信從上而下的權威式領導,我們需要的是善於聆聽、甘於服侍、懂得尊重和勇於承擔的領袖。

「做對的事」與「把事做對」

「做對的事」與「把事做對」

「做對的事」在這種説法之下,是指負上社會責任,任何商業運作決定和行爲都應顧及人類社會甚至整個自然生態環境的利益;「把事做對」則是指做法只要符合法規就可以,商業運作旨在尋求利潤,力求節省成本。

Currently Playing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