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移民潮

社運令到有30、40萬精英分子離開香港,我認為不少是暫時性的。(亞新社)

2019社運救香港

如果沒有大規模的移民,香港的專才計劃就不會出現,或者只是少量專才能夠進入香港。由於有大量精英離開香港,政府亦不得不宣布大量輸入專才,增加香港在國際競爭力,或者這就是塞翁失馬。

這次樓市的熊市可能是一場「及時雨」。(亞新社)

移民潮下的損失規避

香港樓市正在經歷另一次熊市。執筆之時,中原指數最新報169.35點,創241周新低,重返4年前的水平。同一時間,本地樓市的交易量亦大跌,據報各大藍籌屋苑交投量正在大幅下降。

討論香港人是否愛女王意義遠低於談論移民潮。(亞新社)

北京之痛

愛國是用口,投票卻是用腳。北京治港的盤算可能是硬件全盤接收,人口繼續染紅。但香港如果變了上海第二,對建設祖國的大業並無好處。

新一年,學校工作忙碌、極具挑戰性!(福建中學附屬學校圖片)

2022年9月 不一樣的新學年 

疫情帶來艱難的處境,人生難得嚐幾回,每次都是提升內涵和能力的機會。學校中,共同進退,出生入死的一班同事,人生難得遇上,惜緣!感激!對於在批評聲中力排眾議提出支持的一眾朋友,更是人間有情。

論吸引人才,香港表現其實並不差,國際排名更在前列。(Shutterstock)

得人才 得天下

香港吸引外來人才的計劃表現並不出色,內地人才來港的意欲亦會逐漸下降。政府應該做的,是持續投資加強本地培訓人才計劃,增強本地人才庫,就可減少依賴從外地輸入。

內地的「小粉紅」大力要求取締英文。(Shutterstock)

削足就履踩英文

不要重演盲目排外的歷史了。假如香港有朝一日,趁着「去殖(民地文化)」的潮流貶低英文,或逐步禁止和減少使用率,只會削足就履,毫無益處。果真如此,肯定將有更多人移民。

就算現實社會結構存在着鴻溝,也不讓此影響我們重建社會的決心。(亞新社)

反修例運動帶給我們的意義

創建香港必定不能建基於對失敗的憤恨、仇視,而是建基於勇氣、韌性,以激發人們找到生命的溫暖。捍衛真理與善,讓市民看見香港值得存在、值得捍衛、值得為此而付出、值得香港人願意重新投入這個共同體。

港人移民成風,大家身邊總有幾位遠去他方的同事及親友。(Shutterstock)

應對人才外流

自去年下半年開始的入境限制,人才不易從外地調動補充,尚幸5月開始放寬外國人入境,希望可以稍為紓緩來港人才的需求。我們愈延遲對外開放,愈影響經濟復甦,也愈令人才流向其他疫後開放較快的地區。

學校教育的主體是學生,主體不全,再優質的學校教育都顯得百無一用。(Shutterstock)

南部金融 北部科創

移民移居潮未退,預測暑假過後或直逼1萬,大量學生則隨家長離港。長遠而言,要留住學生、吸引學生,從而有計劃好好培育學生,增加國際競爭的人才,還是須建立香港教育的品牌並加以推廣。

移民潮已成事實,但政府態度只是一貫的左閃右避。(亞新社)

正視人才流失

我們正面對90年代以來最大規模的人才外流問題,加上新冠疫情重創本地經濟,在人才流失和業務營運雙重打擊下,難免令人憂慮。面對人才流失的挑戰,正視問題是重要的第一步。

香港的資本主義制度在一國兩制下,要如何持續改善,才能貢獻國家一同達至「中國夢」?(亞新社)

港人「制度自信」2.0

如果單靠成立委員會、喊口號和大量撥款,而未能以全面和科學化的政策研究作為制訂和執行的基礎,對香港經濟幫助是不大的。政府的投入,其長遠經濟效益可能是有疑問的。

Page 1 of 2 1 2

按類別瀏覽

Currently Playing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