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大學生

出盡全力正面交鋒,憑藉的正是勇字當頭。(Shutterstock)

一膽二力

我們在人生路上,念書、工作、談戀愛以至做生意,各方面都免不了比拼競爭。試想,跟對手短兵相接的時候,如果彼此水平差不多,你靠什麼取勝呢?能敢於出盡全力正面交鋒,憑藉的正是勇字當頭。

學生進了大學,基本上是進了社會。(Shutterstock)

大學生之人文發展

大學,不應該也不可能瞄準目標模型去塑造學生;而是應該把學生釋放出來,讓他們在浩瀚的大海中游泳,讓他們嘗試,允許他們犯錯,從而鍛煉自己,讓自己在變幻莫測的未來,可以自如地生活。

幾位中大學生穿上由垃圾袋製成的畢業袍,上寫粗話,進行抗議。

為何他們滿口粗言穢語?

近日中文大學再次「榮登」新聞版面,又是涉及學生說粗話。口吐髒話已從以前的助語詞演變成目前的主語,成為本地某類青年人表達自我的主要方式,談吐中必然夾帶男女生殖器官。如此現象,很值得正視,且予以深入反思。

由左至右:香港教育大學學術及首席副校長李子建教授;灼見名家傳媒社長及行政總裁文灼非先生;香港出版總會會長、聯合出版(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兼香港商務印書館董事總經理李家駒博士;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名譽副會長、香港足球總會主席貝鈞奇先生;余靖穎同學;Naw Pwint Oo May同學;歐陽卓圻同學;邵天潤同學;香港教育大學校長張仁良教授;莫子晴同學;姜毅同學;羅美姿同學;數碼港首席公眾使命官陳思源工程師;前六廠紡織文化藝術館、六廠基金會(營運)總監呂瑪琳女士;譚曉彤同學;周恩希同學;李潔婷同學。

教大‧教育‧拓新

香港教育大學學校協作及體驗事務處為非教育學士課程學生主辦「教育‧拓新」實習計劃。協助學生提早適應職場生活、裝備自己的軟實力及增長見識。為他們的生涯規劃增多更多的可能性。

所有教育持份者,必須對欺凌行為,採取嚴肅「清零」的堅持。(Shutterstock)

欺凌惡習必須絕跡校園

近日有大學一年級學生在迎新夜,被所謂「學長」逼迫,要狂飲一瓶又一瓶的烈酒,終至要被送入醫院進行深切治療。校方得悉此有可能奪命的欺凌迎新消息,卻連一句「欺凌惡習必須絕跡校園」的話都沒有?

早起不容易,無論是帝王也好,政客也好,可謂其道不孤。(Shutterstock)

早起的難度

社會人士對大學生一直有着不同的期望,別人冀盼如何,當然並不重要。我們如何自處,長久下去,才會建構起別人對我的印象,大學生亦復如是。

保釣運動不可能促使國家動武,收回釣魚島領土,參與示威運動者從來不會視之為革命,號召戰爭,而是堅持主張,讓政府與人民不會忘記。(保釣行動委員會圖片合成圖)

保釣50年

示威和參與運動的目的只是表達,不是為個人爭取政治本錢,也不因此而從政。當時香港大學、中文大學積極參與的同學,在示威遊行表達之後,各自回歸本身的專業,不少後來都進入海內外大學任教。

只知道大學有學術自由,外界干預不得,卻未聽聞借着疫情之便,大學可自決長期停課、師生都不返校上課的學術自由。(灼見名家圖片)

大學自我管理之道在哪?

大學生都是18歲以上的成年人,不懂自律抗疫?中小學乃至幼稚園的學生,都能開開心心返校上課,為何大學不能將課室重新開放?結果推原因,是抗疫物質匱乏?是大學師生仍怕感染?抑或另有不能明言的理由?

鄭燕祥教授(左三)出席教評會周年大會。左四為作者,左五為教育局副局長蔡若蓮女士。(灼見名家圖片)

對香港教育的建言

校園生活,最了解學生、最適宜進行全面輔導學生的,應是老師。對學生品德教育的栽培,亦需要教師以身作則,並花大量時間與空間,與學生並肩前進,但教改及教育投資能關注此重要一環嗎?

在校園裏的觸動,直接來自各式各樣獨特的人物。(香港浸會大學Facebook)

感性與絕學

談到「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崇高理想,離不開做學問的理念。「絕學」的價值在其純粹性,認識其純粹之餘還得反思其傳播及演繹時如何受到動搖。

按類別瀏覽

Currently Playing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