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錦輝教授:美國死心不息打壓TikTok所為何事?華府一名官員的意見 反映美國文化自信不再?
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2月擬表決禁止使用TikTok。立法會議員、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教授認為,TikTok是一個內容開放的平台,但美國仍死心不息制裁,源於日益衰落的文化自信。
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2月擬表決禁止使用TikTok。立法會議員、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教授認為,TikTok是一個內容開放的平台,但美國仍死心不息制裁,源於日益衰落的文化自信。
灼見名家夥拍多家教育機構及人士,全面支援「我的行動承諾」加強版撥款計劃,協助校方推行國安、國民教育及媒體及資訊素養教育,按校情製作校本國民教育和資訊素養教育課程內容及構建學校專屬網上教學平台。
立法會議員、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教授指出,美國着重外交而忽略本地經濟,與中國不斷擴大經濟夥伴圈形成強烈對比。這是香港發展的契機。為什麼?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過去一年國際關係動盪多。立法會議員、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認為,俄烏戰爭將繼續是全球風險所在,國際合作氛圍將被多極衝突取代。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教授當選為選委會界別立法會議員,他親身講解選舉的心路歷程,以及當中有什麼觀察、未來將會推動什麼政策。一起聽聽他的分享!
立法會選舉委員會界別補選投票周日(12月18日)早上11時半結束,整體投票率為90.70%。投票結果由黃錦輝、陳永光、何敬康和尚海龍4人勝出。
立法會議員邵家輝牽頭與業界於12月7日中午在銅鑼灣特別舉辦一場批發及零售界選委與候選人交流會,令一眾選委可以和各候選人面對面交流,明白各候選人的政綱和理念,從而作出選擇。
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專資會)12月3日舉辦「專業界別選委與立法會補選候選人見面會」,邀請立法會補選6位候選人:黃錦輝、陳永光、何敬康、黃梓謙、尚海龍、李廣宇發表參選政見。
立法會補選提名期進入第二周,參選人士逐漸明朗化,周三(11月9日)有6人名單流出,據悉已獲有關方面「開綠燈」,包括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黃梓謙、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外務)黃錦輝教授。
灼見名家八周年論壇周五(11月4日)上午假香港會議及展覽中心演講廳舉行,特邀請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先生蒞臨分享他的管治理念,行政會議召集人及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女士擔任主禮嘉賓。
英國前首相卓慧思的減稅政策引發保守黨分裂。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教授認為,她的辭職原因均與經濟有關,如果提早大選,按目前情況保守黨或會大敗。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俄烏戰爭持續,美國及歐盟多個國家對俄實施經濟制裁,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教授認為,歐盟必定成為大輸家,若俄羅斯戰敗,甚至可能解體。為什麼?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香港大學亞洲環球研究所所長鄧希煒教授、香港邁臻研究所總監宋立功博士,以及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教授分別接受本社專訪,談談他們對新一份《施政報告》的看法。
國家首次在香港選拔載荷專家,他們是做什麼工作的?對参選者體質和體能又有什麼要求?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教授將為大家講解。
國際局勢動盪,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認為,美國不同的企業最終都會受惠,但是,未來經濟發展不太樂觀。為什麼?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香港過去一直跟隨國家防疫策略,但為了與外地通關,調節為「0+3」方案。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認為,新政策只達到一半的目標,為什麼?一起聽聽他的說法。
英國首相卓慧思剛上任便遇上英女王駕崩,未來將面對哪些難題?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教授認為,英國面臨分裂危機,而面對通脹問題,戴卓爾夫人的做法是否值得參考?一起聽聽他的說法。
怎樣教STEM才會收效?學生如何活學活用?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教授分享成功的教學經驗,以「活」字鼓勵DSE考生。一起聽聽他的分享。
俄烏戰爭引致全球通脹,美國以加息解決。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教授認為,美國加息如何令俄烏戰爭雪上加霜。加息又對香港樓市有什麼影響? 一起聽聽他的說法。
國家主席習近平上月訪港時參觀多個創科地點。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教授表示,習近平為大灣區以身作則,並從管理學看習近平講話的含意,以及探討帶領香港科技發展需要什麼人才。
美國欲通過晶片法案來壓制中國科技崛起。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教授認為,「十四五」規劃重科技發展,希望突破重圍,而香港政府大力支持創新發展,應該如何配合?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出訪台灣,昨天已離去。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教授認為,佩洛西行動表示美國支持台灣作為獨立體,刻意以台灣問題玩火。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虛擬貨幣市場日益壯大,部分商家亦嘗試推出較穩定的虛幣。但是,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教授認為,突發事件令虛擬貨幣市場急跌暴露了其弱點。香港應如何探討數碼金融發展?
美國槍擊事件頻繁,令人惋惜。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教授認為,美國政界長期無法解決槍枝問題,以至好戰,均源於大白人主義以及軍火產業驅使。
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教授指出,李家超新政府班底大機會與現任政府相同,沿用舊人的方法會有什麼效果,一齊聽聽黃教授分析。
元宇宙市場近年迅速擴大,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教授憂慮,元宇宙有5個問題尚待解決,包括私隱保障、數字孿生、數字身份、虛假資訊,以及炒風問題。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新冠疫情下,快速檢測套裝及其他醫療廢物大量增加。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教授認為,現任政府未有妥善處理相關廢物,對環保產生損害,下屆政府須改善分類環保政策。
第5波疫情期間,政府抗疫資訊屢次表現混亂,到底暴露了什麼問題?李家超上場後,應該如何改善科技政策?一起聽聽香港中文大學工程院副院長黃錦輝教授分析。
特首候選人李家超早前表示,將會延續現屆政府一些良好政策及提案,包括政府重組。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認為,新一屆政府須盡快落實政府重組、把握機會與國家配合。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對於Google以違反「出口及制裁政策」關閉李家超競選YouTube帳戶,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教授指出,外國干預香港內政並非第一次,新政府必須正視社交媒體的危機。
我是律師、文化工作者、證監會持牌人;電腦從WANG用到今天的Mac,手機從「大哥大」用到Samsung,恐怕夠耆宿,從社會和文化角度,分析NFT的發展原委。
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教授認為,俄羅斯並不想發動戰爭,而這場戰爭元兇是美國。另一方面,中國在俄烏戰爭中應如何行動?一齊聽聽黃教授如何分析。
全國人大代表、「專資會」前會長胡曉明在「兩會論壇」線上分享會中指出,中國已發展出一套有效推動社會及經濟向前發展、獲得人民全力支持及擁戴的中國式管治,他強調符合國情的管理制度才是關鍵,值得香港學習。
中國兩會於3月初落幕。身為政協委員的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教授親身體會內地如何嚴控疫情以及科技成果大突破。他認為國家的科技投資達到理想效果。至於今屆兩會還有什麼特點?一起聽聽他的分享。
第5波疫情爆發,市民怨聲載道。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教授為我們分析為什麼抗疫資訊混亂、未能善用內地支撐人手,以及兩地防疫機制如何協調。
第5波疫情確診宗數節節上升,回落似無期。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教授認為,香港市民不能再顧慮個人私隱而令政府防疫政策處處受限,疫苗紀錄須用實名制才可杜絕漏洞。
元宇宙或成為2022年投資者的最新寵兒。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教授認為,當社會投入新科技時,將會有許多未知的社會、道德問題出現,投資者應該格外提防受騙。一起聽聽教授的分析。
元宇宙、虛擬世界近年備受金融界追捧。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教授認為,出現創新科技是一件好事,亦有香港機構在元宇宙推廣香港文化,但是暫時未有現實法律可以規管,容易被利用散播仇恨資訊。
12月10日香港健康碼系統正式開通。然而,不少市民擔心此系統會帶來私隱問題。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教授認為,政府政策未能照顧內地港人需要。一起聽聽黃教授的分析。
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教授期望立法會的新任代表能打破固化,另外認為是次直選進行的首次口岸投票是一次良好的嘗試。一齊聽聽黃教授如何分析。
北部都會區成為未來香港經濟新動力。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教授認為,北部都會區有許多創科新機遇,但前提要解決跨境數據、法律、人才、技術等問題。我們可不可以利用香港的大學在內地分校的網絡來解決?
2021年5月7日,各界權威、財經精英參與本社第三屆財經峰會,是次財經峰會聚焦粵港澳大灣區的新商機及香港在「十四五規劃」中可發揮的作用。
香港致力成為國際創科中心。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教授認為大學須與中學加強合作,發掘有潛質學生加入創科大軍。一起聽聽黃錦輝教授的分析。
新聞指出,中港通關商討進入最後階段。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教授認為,如果不推行全民健康碼,通關定必無望。香港政府目前要內保清零、外防輸入,才能與內地通關。一起聽聽黃教授分析。
北部都會區如何幫助香港發展去中心化?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教授認為,未來香港經濟將會走向多元化,不同區域可以集中不同產業,形成南金融、中工業、北創科的發展格局。一起聽聽黃教授分析。
生物科技是世界未來大趨勢。中大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教授指出,須注意倫理,香港提防成為生物科技的病態之都,例如注意身體植入晶片對各方面的影響等,一起聴聽黃教授的分析。
《施政報告》提出北部都會區概念、建立國際創科中心。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教授為我們解讀林鄭提出的大戰略,「兩地三圈」概念有助創科發展,相信香港和深圳的高科技合作將會邁向新里程。
中央整頓科網經濟動作頻頻。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教授認為,從國家安全角度來看,這些整頓都是必須的。但是中國一直以來依賴科網推動經濟,不用過分憂慮,可以依靠三種分配方法造福社會,保持國家安全。
過去幾年,中美掀起科技戰,作為國際城市的香港從中能擔任什麼角色呢?中大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教授指出,香港應配合國家政策,做好未來的五年規劃,對接好國家及大灣區的科技發展規劃。一齊聽聽教授如何分析。
2021年選舉委員會界別分組一般選舉結束。中大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教授指出,點票過程出問題必須認真檢討,科技創新界可在國家發展有更大發揮,產學研都有代表反映各團體實際需求。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