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香港人,想買的東西不是急用品,而旁邊的城市有更平更靚更正的選擇,你會怎麼做?尤其如果那東西價錢不菲?無線電視9月3日的新聞透視已說出了答案:深圳食玩買!
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備受環球市場關注,也被視為宏觀經濟趨勢的重要課題。未來十年中美競爭將成為新常態,或會加速人民幣國際化,為香港帶來若干挑戰與機遇。
內外挑戰都是百年不遇,頗多部分是香港無法獨力應對。內外挑戰再互為因果,壓力更大和更迫切,已不是中央政府動員內地旅客來港個人遊所可克服。香港只能在逆境困境中自求多福、自找生路來突破。
香港教育大學香港研究講座教授呂大樂在《明報》撰文表示,作為一個全球城市,無可避免要攀上更高的世界地位,但只講求主流的創造財富手段,如創科創業,又有沒有考慮其他人的需要?
在中美角力下,香港經濟要完全復甦需要更大力量。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榮休教授雷鼎鳴認為,中東對中國及香港經濟非常重要,但當中不能低估不友善力量的破壞。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回歸後,「脫西入東」的歷史大趨勢在香港引發了不少分化和衝突,並干擾了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施。然而,隨着這個趨勢的加速推進,這個趨勢的負面效應會逐步下降,而它的正面效應則會愈來愈彰顯。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2月22日(周三)早上宣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他表示,為減輕市民的經濟壓力,宣布寬減多個稅項,並且繼續派發消費券,以圖刺激本地消費。
「隨着病毒對人類危害程度的降低,各國政府都不應再以防疫為由限制個人自由與權利,過度嚴厲的措施應該結束了,盡早復常對向來以國際大都會及全球最自由經濟體為定位的香港來說尤為重要。」
現在疫情開始放緩,人們預期,香港很快可以對外通關。如何在人口不足的情況下,提供適切的服務,以維持香港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已成了很多行業最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題。
目前全球有31個碳交易市場,碳交易定價制度的成交量已超越碳稅,因為中國是全球碳排放量最大的國家,但只有23%碳排放量獲交易,所以仍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港大論壇上表示,雖然香港嚴重依賴與內地和國際世界的聯繫,但由於通道尚未恢復正常、外部環境不斷惡化,今年的負增長似乎不可避免,但「按照我們的工作方向及成果,我們對前景仍然相當樂觀。」
過去,香港較諸新加坡的優勢關鍵在於背靠祖國,但香港沒有善用,加上在疫情措施上處於中外夾縫中,令香港經濟停滯不前。時事評論員霍詠強認為,根本問題在於港府缺乏長遠規劃。
香港未來5至10年有什麼機遇與挑戰?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榮休教授雷鼎鳴認為,不可以單靠政府推動經濟,而政府遲遲未出手吸引人才,會造成什麼影響?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指出,在參與國家改革開放的事業中,香港是先行者、擔當重要而獨特的角色,不但為國家發展作出貢獻,也成就了我們今天的經濟地位。
受制於政府收入結構長期過分依賴來自賣地收入、補地價收益及股票印花稅,看香港股市連續14個交易日主板成交額低於1000億元,說是本港財赤危機重臨,雖未必有太驚嚇成分,唯亦不能不居安思危。
香港經濟正面臨一重大轉折點,面對外地及內地的競爭,企業都要引進新向科技及管理方式,以提升其競爭力。在這方面智庫是重要助力。政府亦宜採取措施,扶助本地智庫。
《人民日報》近日發表的通訊,當中顯示國家主席習近平對香港的關愛,多次強調祖國是香港堅強後盾,中央政府定必大力支持香港發展。相信新一屆政府都會不負中央及市民的信任,盡力促進香港各方面發展。
筆者相信,如果此安排能在香港成功實施,將有可能被複製到深圳、北京、上海、重慶等各大國內城市,甚或紐約、倫敦、東京、法蘭克福等國際城市。屆時,國際商貿往來便可藉此安排得到大幅促進。
過去3年香港在動盪中仍勉強捱得過去,靠的是名副其實的「吃老本」,特別是庫房充裕的財政儲備。當這些經多年積累的儲備逐漸用盡時,我們還有什麼新的經濟發展足以繼續為港人提供工作職位、為庫房積累財富?
在中央的指導、督促、支持和問責下,在越趨強大的愛國愛港力量的大力襄助下,我們期望新一屆特區政府能夠成為一個奮發有為、開拓創新、讓人耳目一新的政府,在極為困難的內外環境下砥礪前行。
假若真的發生第三次世界大戰、核戰爭,中國作為核大國之一,能否獨善其身?香港又會怎麼樣?地球村還有安全之處嗎?這個話題很沉重,也很難找到答案,作為普通老百姓,最重要是珍惜當下、珍惜和平的日子。
港大榮休教授周永新指出,李家超必須明白,解決市民的住屋困難,並不單是一項民生議題,更是保持香港長期繁榮和穩定的重要措施。從過去幾任特首的經歷,可以汲取四項教訓。
無論公共房屋或「土地共享計劃」都會碰到棘手的收地和補償問題。筆者倡議一個創新的「私人資助房屋計劃」,由私人財團斥資購入私人土地興建「特種居屋」,幫助香港人上車。
梁振英接受傳媒訪問時,再度拒絕明確表態是否會參選特首。他認為,與其猜測誰人參選、當選,香港人倒不如問一個問題,即在目前的情況下,香港需要一個怎樣的特首?
灼見名家7周年以「香港下一個5年」為題,廣邀政商學名人,共聚一堂為香港未來把脈。凱普生物科技總裁管喬中認為,香港經濟發展畸型,已經走到盡頭。至於房地產政策扭曲,須撥亂反正。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