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自有生命,要喚醒不單是這些有趣的店的靈魂,我們生活在香港,修讀中國語文科,也應該喚醒更多在描刻香港的香港文學作品,使之成為範文經典,以不愧對前人作家數輩以來狀寫香港的努力!
香港詩人、作家古兆申於1月11日(周二)離世,享年77歲。他早年活躍文壇,以藍山居、古蒼梧、顧耳等筆名,在中、港、台三地報刊雜誌發表創作及文藝評論。
《素葉文學》沒有放大文學的地位,沒有偉大的使命,也沒有誇下海口的創刊辭,悄悄地來,當有其他媒體能代替、不再被需要時,便悄悄地離開。如王家琪博士所說,每本《素葉》都是「打開文學就是文學的本身」。
「我們的文學,我們的歷史,我們的過去,是可以分享的。」陳國球教授強調,編纂《香港文學大系》,目的就是重新建立香港文學的歷史。
抗戰前夕約十年(1928-1937),香港其實經歷過一次「新文藝大爆炸」──幾乎每年都有新的文藝刊物創刊,文壇活躍,當時香港已有文學園地、文人圈子和在地文化脈絡。馮亦代如同徐遲,在港締結文學因緣。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