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與漁護署合作,利用最新的基因組分析技術,成功為兩個曾在香港種植的水稻品種「花腰仔」和「絲苗」製作能分辨真偽的「基因身分證」,以科學為香港水稻重現真貌。
虎年第一讀,就是這本人物傳記。傳主蔡德允(1905-2007)是德藝雙馨的琴家,她出身書香門第,年輕時已才華畢露。1950年後定居香港,1964年受聘於「新亞國樂會」,堅持以德授琴,培育新一代琴人。
2014年底由中國科學家湯曉鷗教授率領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團隊在香港創立的商湯科技,12月30日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正式掛牌買賣。香港科技結合中國大陸市場規模,將繼續被視為成功的方程式。
王良和教授認為,由成長的大陸,來到香港,再去台灣,切斷了與母體的聯繫,成了余光中一直以來的心結,從此,懷念故土,抒寫鄉愁,成了他詩作一大主題。
王良和博士以幽默風趣的口吻為一眾莘莘學子介紹已故著名詩人余光中教授在香港時期的新詩,深入淺出說明他對香港的山水情感,揭開2021-2023學年「攝・寫・文人」系列活動的序幕。
今年共有來自70多個國家的6602名學者獲「2021年度最廣獲徵引研究人員」,其中香港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分別有31位及10位學者上榜。
香港中文大學教授劉琳獲美國地球物理聯盟(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頒發2021年度「John Wahr Early Career Award」,是首位獲此殊榮的香港學者。
何旭華教授在算術幾何、代數群及表示理論的研究成果,獲美國數學學會頒發2022年度「Chevalley Prize in Lie Theory」,為首位獲此獎項的香港學者。
為表揚資助大學優秀教學學者,教資會9月28日舉辦2021年傑出教學獎頒獎典禮,得獎者包括:香港大學官綺雲博士、香港科技大學Rhea Patricia Liem教授及香港城市大學郭黎玉晶博士領導的團隊。
1957年,楊振寧與李政道同獲諾貝爾物理學獎,成為首兩位華人諾貝爾獎得主。2022年適逢楊振寧教授百歲華誕,香港中文大學特舉辦一系列活動以茲祝賀。
香港中文大學9月9日宣布聘任澳洲「中國通」金江先生(Mr. Laurie Pearcey)為協理副校長(校外聯繫及推廣),任期三年,預計9月中到任。精通中文的他,將協助中大在大灣區的發展作出貢獻。
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家基金項目」旨在支持在基礎研究方面取得優秀成績的青年學者,在其自選的研究方向上進一步開展創新研究,以培養一批有望進入世界科技前沿的優秀學術人才。
JUPAS 周四(12日)放榜,大學聯招處公布有15492人(87%)獲八大及公開大學學士學位課程取錄。今屆DSE文憑試的7名狀元中,6人首選醫科,當中4人入讀中大醫學院,另3人為香港大學錄取。
我少時家境並不富裕,當家母知道我決定要到美國升學不但沒有質疑我的抉擇,更為我訂了一張單程機票,並將她辛苦儲來的500美元交到我手上。這份無聲卻充滿慈愛的支持,一直鼓舞着我堅定地追求理想及克服種種困難。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與美國貝勒醫學院(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最近發表的一項研究證實, 阿士匹靈治療可透過減慢「妊娠代謝時鐘」來預防妊娠毒血症。
「喜歡讀醫的人就合適讀醫科,因為喜歡就不會怕辛苦,辛苦只是一些必經關口,你認為自己喜歡讀醫,那你就是合適的人選。」中文大學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教授說。
香港中文大學是香港最早在粵港澳大灣區開展學術、科研合作的香港高等院校之一,校長段崇智認為,在此刻仍有許多人等候進入大灣區的時候,中大在大灣區無疑已有了自身的位置。
西元2021年歲次辛丑,為十二生肖中的牛年。中大文學館「辛丑說牛」展覽精選文物館藏12件與牛相關的文物,包括書畫及陶瓷等,展示古代牛的文化。
早於江戶時代,中國的神靈傳入日本,並逐漸被納入日本民俗及宗教系統中,更發展出了在中國沒有的習俗。中大學者吳偉明教授在其新作《和魂漢神:中國民間信仰在德川日本的在地化》正正是探討這個有趣的現象。
11月19日清晨,香港中文大學職員發現校園多處遭人以噴漆塗鴉。其後畢業禮有黑衣人士遊行,展示「香港獨立」的橫額。警務處國家安全處已接手處理並展開調查。
去年11月11日大批防暴警察進入中大二號橋,爆發大規模衝突,中大學生會舉行「中大保衛戰」一周年紀念展覽。中大校方指有「光時」旗幟的宣傳海報涉嫌違法並要求刪除。今日大批市民參觀展覽。
世界權威科學期刊《自然生物科技》選出2019年全球20位頂尖轉化研究科學家,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盧煜明教授及江培勇教授是名單上唯一來自亞洲學府的學者,盧教授更是連續第四年獲此殊榮。
李嘉誠基金會同時向香港大學醫學院、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香港科技大學、香港教育大學,捐資共1.7億港元,支持科研。李嘉誠在致大學高層的信中又提到「教育是必由之路,一葉輕舟往未來」。
馮珍今女士帶我們遊覽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除了能看到特色建築物,還深入新亞校史館,邀得新亞校董黃浩潮先生為我們一一講解展品。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商學院最近發表研究進一步證實,假如在疫情爆發初期,政府沒有果斷對武漢市執行史無前例的封城令,中國國內新冠病毒的感染人數將遠比現有數字高。
中大醫學院聯同衞生署合作推行是次免費糞便檢測服務。由3月29日起,衞生署會在機場向抵港人士派發糞便檢測工具,內有清晰的使用及收集指引。首階段的糞便檢測將以兒童及嬰孩為目標。
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多名教授憑人工智能(AI)領域的傑出成就,入選2020年度「人工智能全球2000位最具影響力學者榜」,其中3名教授包括金國慶教授、呂榮聰教授及湯曉鷗教授在至少兩個領域榜上有名。
10月18日拜讀中大校長段崇智給予眾同學慰勉公開函件,吾等忝為不同年代之中大人,對校長閣下秉承自五四迄我中大創校以來歷輩先賢學人之風骨,彰顯循循善誘之教育風範,深感折服。
陳德霖憶述過去十年金管局總裁生涯。他認為,人不要想太多別人的想法,要將所有精力做好手頭上的工作。如果人在維持戰戰兢兢的心情,警覺性就不會降低。反之,以躊躇滿志的心情做事,容易出事。
雖然學校校風需要改善,但李金鐘不主張嚴懲學生。「我主張以理服人,讓學生知道錯在哪裏,要明白為何我會這樣處理。我主張三令五申,我給三次機會學生,再犯就處分。」
「結隊向前行:新亞七十藝術展」不但展出70年來新亞師生在藝術上的成就和在藝術道路上的探索成果,同時呈現了香港藝壇在過去70年來的藝術發展軌跡及傳承開拓。
學校改進的真正目的並不只是讓學校看到自身的不足,而是幫助學校揚長避短、提升學校教師團隊的整體專業能量,從而在校內建立一套自我完善的機制。
為鳴謝周大福慈善基金慷慨捐款支持香港中文大學(中大)成立國際會議中心,中大謹將此中心命名為「鄭家純國際會議中心」,並於今天(3月18日)舉行命名典禮。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contact@master-insight.com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