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音樂會

《歡樂頌》唱畢,隨之而來是一眾幼年合唱成員來到台前,參與唱頌聖誕歌,頓時舞台上下歌聲連在一起,在香港弦樂團和管風琴伴奏下,唱出帶有和平主題的頌歌,縈繞整個文化中心音樂廳。(香港聖樂團Facebook)

新年和平願

想起陳永華教授12月24日在香港文化中心音樂會上的一番話,「半年前當我們計劃這套節目,以和平為主題。可是今天演出時,和平更遙遠了。我們還是衷心唱出我們的渴望,希望和平早日來臨。」

日前出席「香港管樂歷史重演音樂會」,舊地重遊。(作者提供圖片)

重訪九龍第一座音樂廳

記得有一次演出貝多芬《皇帝》鋼琴協奏曲,老外獨奏錯音頻生,全曲結束時,忍不住喝倒彩。誰不知錄音咪就掛在前面半空,當電台重播該音樂會時,清楚聽到掌聲中的「雜音」。

本地無伴奏合唱組合「VSing吾聲」。(VSing Facebook圖片)

中西合璧無伴奏演唱會

在芸芸本地及外國歌手演唱會當中,最吸引到筆者注意的是一場由本地無伴奏合唱組合「VSing吾聲」,及國際爵士無伴奏合唱組「Accent」《「聲大夾樂」無伴奏合唱計劃系列—— SOUND ON 音樂會》。

5部施坦威、10手聯彈,蔚為奇觀。(作者提供圖片)

鋼琴承傳誌慶

為大會堂甲子大慶世界首演的〈花甲巡禮〉,5部施坦威、10手聯彈,蔚為奇觀。加上早年首演的〈開枱啦!〉,螢幕中郭教授等人在麻將桌上與現場鋼琴演奏互動,效果立體,為疫後帶來笑聲、掌聲。

更早在皇仁禮堂演出的國際音樂家,是當年年僅19歲的費明儀,受中英樂團邀請,在交響樂節目裏,由鋼琴伴奏演出五首藝術歌曲。(灼見名家製圖)

70年前的「永遠難忘」演出

在沒有大會堂的日子,皇仁書院禮堂是香港戰後主要演出場地之一。較國際音樂家更早在皇仁禮堂演出的,是年僅19歲的費明儀,首演當晚演唱樂曲中有兩首法國作品,以及三首中國民歌,包括著名的《繡荷包》。

時常我們讀一首古詩詞,看一段影片都會流眼淚。這不是悲傷,是一種感動,是心靈的療癒。

簫聲解千愁

在簫聲中體會的感動,不是俗世的七情六慾、喜怒哀樂,而是深入心靈深處,使埋藏在深層的記憶引發觸動。這種觸動是對情緒的化解,悲能拔苦,這種眼淚值得流。

按類別瀏覽

Currently Playing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