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賺錢的單筆投資
孫正義一向被矽谷中人和華爾街描述成只懂得撒錢,但在這最賺錢的一票中,卻現了一手砍價的談判技巧。也許很少人真有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的能耐,但這幾下過招,如果純粹用銀紙論輸贏的話,掌聲的方向理應相當明確。
孫正義一向被矽谷中人和華爾街描述成只懂得撒錢,但在這最賺錢的一票中,卻現了一手砍價的談判技巧。也許很少人真有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的能耐,但這幾下過招,如果純粹用銀紙論輸贏的話,掌聲的方向理應相當明確。
自從馬雲去哪兒有了新的答案,阿里巴巴(9988)為股價創造升幅與保溫的的連串行動有如連續劇,令股東不寂寞。復活節假期期間,阿里再祭出阿里版ChatGPT為股價保溫!
就在阿里巴巴(9988)創辧人馬雲回到國內不久,阿里公布新的組織和治理結構。改組消息刺激阿里ADR收市價顯著高近15%,以港元計,折合報96.6元。
中國的創新降低了先進技術的成本,並改變了許多人的生活,而這些改變亦可讓RCEP成員國受益匪淺。中國企業在繼續投資這些市場的同時,亦可促進區域的本土創新,支持這些經濟體,改善它們的公共服務。
即使摧毀明星網紅效應,強行收歸阿里巴巴等八爪魚式的金錢企業,又如何在思想靈魂深處改造中國青少年思想,要放棄名牌毫宅,重新穿着補釘衣裳,不要貪戀北京上海豪宅,擁抱娘家黃河流域的紅色基因?
為強化香港數據中心競爭力,釋放、加快審批數據中心專用地,同時把工業邨的空置土地拿出來拍賣,地盡其用。數據中心需求有增無減,以做大個餅為目標,香港創科水平定必長遠受惠。
在內地,由於已經有幾大平台成熟地運作起來,加上經濟體量巨大,直播產業是非常專業化及成熟的,可以說是三頭馬車並行的局面,分別是抖音、快手及淘寶,小紅書直播仍有機會崛起?
飯圈集資資金去了哪兒呢?平台、冠名商、經紀公司、明星及其貫穿其中所有環節,個個賺得盤滿缽滿,甚至站姐、大粉、代拍、黃牛,也都收入不菲,粉絲紛紛被割韭菜,亂象無窮。
組織架構、創新能力、人才建設等企業的基本面依舊是立足之本。在此之上,企業需要有足夠的憂患意識和進取心態,在動態的發展過程中同時具備宏觀的戰略思維以及微觀的落地能力。
回歸後,香港曾經有機會建立「半導體矽港」的計劃,可惜因公務員體系的守舊和眼光不足,而被上海後來居上,成為今天着名的中芯國際公司,並創造了巨大的價值。
中國政府在加強監督互聯網平台壟斷之餘,不少人說這是代表着政府正在打壓民營企業,我不同意這看法。在一個遊戲規則更清晰、更透明和更公平的平台上,可以預期中國企業家更可發揮他們的能力,推動更多創新的出現。
官媒不斷強調立案調整螞蟻,不是代表行業走向冬天,而要健康發展。撇除科網行業龍頭壯大至一定要管問題,十四五規劃中,強調紮實推動共同富裕,其實與近期發生種種一脈相承。
業界人士普遍認為,監管機關上次突然叫停螞蟻的招股計劃,多少引發了市場震盪及投資者擔憂,此次在訊息披露上的主動透明,且表態會繼續支持私營金融科技企業的發展,旨在安撫市場情緒,並減少外界不必要的揣測。
以總體金融制度而言,中國政府已開始對開展網絡小微貸業務公司動用的槓桿率進行嚴格限制。理論上,這些監管措施可以防止類似2008年美國「雷曼事件」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在中國發生。
阿里巴巴集團創辦人馬雲去年9月卸下董事會主席職位後,在杭州創辦「雲谷學校」。他近日出席新學年家長會,表示必須對教育進行改革,並指出:「中國未來進一步的發展,就在於教育的改革。」
繼出招打壓中資科技軟件 TikTok及WeChat後,美國總統特朗普當地時間周六(15日)表示,他正在考慮是否應該禁止中國科技公司阿里巴巴在美國的業務。
據外電引述消息來源報道,印度已禁止小米、百度等中國企業推出的一些手機應用程式(App),這是印度政府在兩國邊境衝突後打擊中國企業的最新舉措。
科技及金融戰固然是經濟戰的升級,金融戰是否已經開打及其影響,完全是難以預料,肯定殺傷力相當。至於科技戰,5G之外,華為受影響之後,美國已開始或計劃再向一批內地科技企業動手。
路透社引述美國國務院一名資深官員表示,特朗普政府計劃很快宣布取消美國和中國審計當局間的2013年協議,此舉可能預示對中國企業在美國上市進行更廣泛的壓制。
北京沒有理由要砍掉自己已有的第三個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而且現在金融中心靠的是內地的經濟,那些內地公司一定會選擇在香港上市。所以,陳啟宗並不擔心香港的金融地位,反而世界盛行的量化寬鬆政策早晚會出事。
內地的企業家精神的發展與蛻變可以總結為四個方面的特徵,包括企業家們對改革開放大時代的感恩;企業家對某些不公平對待的寬恕;企業家孜孜不倦的學習精神和企業家精神的提升。
大數據專家車品覺是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專家合夥人,曾任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他引用杜拜為例,說明香港有獨特優勢創立一個數據特區,能同時結合中國及歐洲的標準及安全規範,在數碼年代重拾自由港的角色。
阿里巴巴的全球化戰略是非常重要的長期戰略,如何利用好香港的樞紐角色走向全球,實現我們服務全球20億消費者的願景,我想香港是一個起點。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