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知識和才能之外,我們甚少聽到父母在道德/品德方面有特定的要求和「訓練」;因此筆者嘗試在這裏談談「究竟我們希望孩子成為一個怎樣的人」及「作為父母我們可以怎樣幫助孩子成為這樣的人?」
如果政府和年長的民眾能盡力推進國家對德智體群的了解和適當的施行,在今天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時候,不但人民的物質生活會繼續改進,人民的非物質財富與幸福也必會同時改進。
亞氏書有趣,除了是內容豐富外,還有學說不死板、沒教條味道。就是論德善吧,也不見得很有訓誨口吻。他明白到,道德判別的基礎,並不堅如磐石;而人生在世,道德判別並不是唯一的判別。
人具備一種道德本性,這不是假定(assumption),而是事實。這個事實,由我們當下每一個人每一天的道德實踐來證實和呈現。我們活着的世界,由我們組成。我們在道德上較真,在政治上執着,我們的世界就有變得更加公正更加美好的可能。我們沒理由悲觀。我們非如此不可。
有論者認為,政治不應談道德,因為政治活動本質上只有權力和利益,希望用道德來約束政治,是範疇錯置,是天真和不成熟。如果現實主義和犬儒主義泛濫,即意味着愈來愈多公民根本不相信道德批判的可能和可取,因而也就不會基於這些批判而進行任何社會行動,甚至還會嘲弄其他公民的實踐。
道德講堂的普世教育,必須從「紮大根,立大本」開始,「孝」是性德的「根」,「敬」是性德的「本」。其他的德目,「五倫」、「五常」、「四維」、「八德」都從這裏生出來的,那是細目,「根本」就是「孝」跟「敬」。
人心為什麽會變成不善?不善是習性,就是被外面環境污染,所謂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育的功能,就是要把人從習性回歸到本性,就是怎樣把惡人變成好人,把敵人變成朋友,把冤家變成親家,這個教育就成功了。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