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不知從何而來?更不知往何處去?在茫茫的人生旅途上,應該探尋自己將來的去處,而學佛就是要依循一個正確的方向。假如常常親近愚癡的人,則前途將一片茫然,方向也容易偏差。
迪士尼公司計劃再次大規模裁員,數千人失業,包括娛樂部門約成半員工。裁員或將涉及電視、電影、主題公園與其他每一個部門的職位,並影響迪士尼所在的每個營運區域。迪士尼集團是否也逃不過由盛入衰的政治苦命?
環顧全球,當前的ESG報告模式未能符合不同持份者的期望。不同持份者都很急切期待一個新方向。本文提出了一個基於負責任管理綜合概念框架而修訂的ESSG報告模式,以彌補當前模式的許多不足。
占筮之事,僅供參考。鄧博士也指出,凡事並非一成不變,如果所占是個人之事,比較容易趨吉避凶,而疫情是「眾人之事」,卦象顯示疫情會延續下去,若要改變結果,儘管難度較大,但疫情如何發展,仍要看港人如何自處。
柏克認爲政治適合人性,而不適合人的推理;BBC文章則建議當聽到喜愛的歌曲時,我們應該對「音樂」做些思考,而不是全心投入,並引用了James Brown的歌詞作爲結尾:「心情不錯,不代表你不會做錯事」。
「洪門宴」事件掀起軒然大波,令我想起《晏子之御》這篇古文。全篇僅128個字,卻意涵深刻,發人深省,對如今之本地政局,這篇2500年前的經典文章並未過時,仍具參考價值。
元宇宙或成為2022年投資者的最新寵兒。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教授認為,當社會投入新科技時,將會有許多未知的社會、道德問題出現,投資者應該格外提防受騙。一起聽聽教授的分析。
2022年新一年,新開始,我們應該如何防止發生類似去年的悲劇?資深銀行家、專欄作家張建雄認為,雖然去年自大的人或機構已經得到教訓,但其他人一樣需要利用這些事件反照自己,不要重蹈道德敗壞之風。
政府把生物科技制定為香港四大創新及科技發展領域之一甚具策略性。然而,當中醫療科技背後的文化及倫理問題絕對不容忽視,否則創科發展的大計難免會弄巧反拙,香港最終淪為「社會病態之都」。
培養下一代擁有良好的品德和正面價值觀,是整個社會的共同目標和責任。希望為我們的下一代營造富關懷和具正向氛圍的學習和生活環境,促進實踐良好的品德。
除了知識和才能之外,我們甚少聽到父母在道德/品德方面有特定的要求和「訓練」;因此筆者嘗試在這裏談談「究竟我們希望孩子成為一個怎樣的人」及「作為父母我們可以怎樣幫助孩子成為這樣的人?」
我們正在經歷由工業4.0和新冠肺炎疫情所引發的衝擊及顛覆式的改變。目前的形勢對領導力和管理模式有什麼啟示?
如果政府和年長的民眾能盡力推進國家對德智體群的了解和適當的施行,在今天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時候,不但人民的物質生活會繼續改進,人民的非物質財富與幸福也必會同時改進。
亞氏書有趣,除了是內容豐富外,還有學說不死板、沒教條味道。就是論德善吧,也不見得很有訓誨口吻。他明白到,道德判別的基礎,並不堅如磐石;而人生在世,道德判別並不是唯一的判別。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