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運動

對我來說,能讓我重拾青少年時代的夢想與運動,打保齡的時候更把自己的年紀拋開,全程投入。(Shutterstock)

我們就是壯世代

這年頭,讓我更興奮的,是坊間對60 後的重新定義。因為我不大喜歡「老人」、「耆英」、「高齡」這些稱呼,聽來總是有點負面。「銀髮」、「樂齡」算是好一點。但最近讀到的「壯世代」定義,更讓我驚喜贊同。

Brian Ching破曉時分拍攝作者跑步。(作者提供)

運動療心

我工作上每逢有重要項目,事前都習慣跑步減壓,處於情緒低位的朋友亦不妨從運動入手,帶動正面情緒,逐步改善心理狀況。

這個晚上,雖然明天要去悉尼,我仍是保齡癮大發,參加了會所的隊際比賽。(Shutterstock)

重拾舊愛

萬沒料到事隔20年的幾個月前,突然技癢,在會所的保齡球道打了幾局。碰到相識的朋友,對方竟說:「打得不錯啊!重拾這熱愛吧!」既然有人鼓勵,便試試投入再打。

「奶龍主題跑」鼓勵社區投入運動。(作者提供)

親子運動樂

要培養孩童做運動習慣,家長身教可謂一大因素。為推廣親子運動文化,上周「大家減齡」夥拍「中銀理財」舉辦全港首個「奶龍主題跑」活動,現場巨型充氣奶龍亦成為跑手打卡點,氣氛仿如置身嘉年華。

「社會連繫」在3次調查中皆是得分最低。也就是說,各個香港家庭都是「自己顧自家」。    (Shutterstock)

提升幸福的6個關鍵

不能吃太飽或太餓,也不宜太胖或太瘦。還記得當年一位醫生覺得我減肥減得太瘦,不停勸我多吃點東西讓體重均衡一些。因為知道如果管理不善的話,什麼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等,通通都會「不請自來」。

你會否重新考慮自己的時間管理呢?(作者提供)

時間管理

如果把大量時間花在處理緊急而非重要的事情上,便沒有時間去處理那些非緊急而重要的事情,到後來這個重要的事情變成緊急時,才匆匆忙忙地處理它;每日都重覆這種模式,日子就容易感覺被壓得透不過氣來。

大嶼山愉景灣大白灣沙灘舉辦夏日祭活動。

夏日運動家庭樂

疫情持續數年,市民大眾都要保持社交距離,運動場所關閉,令運動量減少,肥胖更見普遍,確然是無可避免的事,但亦卻是我們重新出發,多做運動,保持「work-life balance」的好時機。

濕疹是泛指皮膚出現發炎、紅腫和痕癢等綜合症狀,它能夠出現在身體不同位置。(Shutterstock)

如何處理濕疹?

運動可以讓大腦產生血清素(快樂賀爾蒙)紓緩情緒,流汗排出尿素和乳酸等有害物質,以及定期吸收陽光製造維他命D可以提高骨質密度,這些都有助於緩解濕疹症狀。

長者缺乏多巴胺分泌使人失去動力,也增加患上柏金遜病和憂鬱症的風險,多做運動可減低這類風險。(Pixabay)

如何治療失智症?

醫學研究證明,大腦內的多巴胺神經元會隨年齡退化和死亡。長者缺乏多巴胺分泌使人失去動力,也增加患上柏金遜病和憂鬱症的風險。而運動除了在物理上發揮作用,對於病人心理健康也有實質的幫助。

養成孩子規律生活,經常運動,健康飲食,愈能強化免疫力。(Shutterstock)

免疫力

以前總笑說某某在坑渠長大,抵抗力非常強,某某是家中衆多女兒中的唯一兒子,是家中寶貝,所以,家中全部物品消毒,所以,抵抗力非常弱。

在海邊的中山紀念公園,面積廣闊又開揚。(Shutterstock)

疫情下的淨土

我早已全力響應政府呼籲減少外出。但為了保持自己的身體狀況,挑選兩處空矌、平坦、廣種遮蔭大樹、面對大自然的大草坪,每天前往其中一處,步行大約45分鐘。

老年人鍛鍊可以強壯肌肉,減少因肌肉力量不足而跌倒的風險。(Shutterstock)

長者操肌:四大理由

體力好的長者,就算80歲仍然行得走得,可以跟朋友享受戶外活動如行山。要能夠延續行得走得的活動能力,長者必須要積極做些肌肉力量的鍛鍊,也就是一般所說的負重或力量鍛鍊。

排汗量也受到外在環境因素影響,例如在冬天運動,因為溫度較低,讓身體較易散熱降溫,因此,流汗並不能作為運動量的單一指標,更不能以爆汗來做減肥指標。(Shutterstock)

爆汗運動

隨着數據科技迅速發展,一些手戴式配置工具便可以透過運動時排汗的乳酸鹽含量來估算運動量,就像心跳率、步數、血含氧量等等,給運動參與者多些即時參考數據。

梁卓偉指疫情下要身心健康,就要懂得苦中作樂。

梁卓偉──樂與路

面對已持續超過半年的疫情,要做到身心健康,不是易事。在這方面,梁卓偉在接受專訪時表示要發揮一點「阿Q精神」:「苦時,要挖苦自己;要跟朋友傾訴,要找比我更苦的朋友吃飯;開心時,也別太得意忘形。」

人生就像馬拉松賽跑,是漫長的,充滿挑戰的,考驗參加者的堅毅和刻苦精神。(Pixabay)

起跑快不一定獲勝

如果在這個時期為了達到某些目的而硬性地安排太多運動項目,而且又要求他們在這些運動比賽中及早取得成績,那往往會弄巧反拙,令他們長大後,也不會再碰這些運動。

孩童在自然發展中,其一重要任務是把動作能力發展好,日後向世界作出貢獻。(Pixabay)

道法自然

孩童在發展中在沒有成人約束下,能與大自然環境互動的機會有多少?憑自己去理解大自然規律互動的機會又有多少?採用「死」的書本作幼教?還是這採取「活」的互動作幼教?

其實,大學的教學大樓的樓梯既寬闊,又乾淨,但學生始終貪求安逸而不願意去活動一下自己的雙腳和身體。(Shutterstock)

多勞多得

好逸惡勞是人類天性,但舒服背後卻要付上代價。身體愈少運動,便愈容易退化,一些因為運動不足的慢性疾病便因此而出現。

兒童肥胖在英國不斷惡化的問題,三分一年齡介乎2歲至15歲的兒童屬於超重或肥胖。(Pixabay)

兒童肥胖是個大問題

學童肥胖問題是一個全球化問題,香港和內地同樣面對着這個問題,而這個問題不單止未被解決,而且變得愈來愈嚴重,我們不得不加以注意,為我們下幾代着想,政府和各有關部門和機構都應携手合作盡快訂定政策和執行目標。

按類別瀏覽

Currently Playing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