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閉幕,民協前主席馮檢基提出,中國面對西方抵制,提出「雙循環」戰略應對困境,自力更新。香港應該加快解決身份認同問題,並融入大灣區,配合國家發展。一起聽聽馮檢基如何分析。
20多年來國民教育的發展一波三折,甚至胎死腹中。如今由虛到實,變成轉世靈童倉卒出台;再加上《港區國安法》的震懾效應,實在令人擔憂中、港教育將要無縫接軌,斷送我們學術和言論自由的優勢。
究竟香港青年發生了什麼事?有什麼大的冤屈?是社會過於簡化標籤他們的動機單是「被洗腦」、「打機打上腦」、「收錢開工」?還是有別的因素導致他們冒着被捕、被檢控,甚至犧牲性命都要抗爭到底呢?
12月19日,是《中英聯合聲明》發表35周年。英國外相藍韜文發表聲明,稱關注1984年北京關於香港「高度自治」的承諾,呼籲遵守承諾;針對當前的警民衝突,展開「有意義的政治對話」,回應港人合理的訴求。
張炳良認為,止暴制亂是必要的,始終不能長期亂下去。但問題是,政府是否等到止暴制亂後,社會平靜之時才願意對談,還是止暴制亂的同時有政治解決方案。他認為看回過去幾個月的經驗,是要同步處理的。
單一的原因不可能讓整個社會失望,儘管「住房負擔不起」、「社會不公」和「缺乏全面民主」加起來,可以令人極不快樂。然而我相信,香港人不快樂的根本原因,是身份認同危機導致的希望幻滅。
北京看事情與香港人往往有很大分別。我們只看到一個沒有腿的瘋狂團體,北京卻看到一頭怪物。它的一貫做法是把他們認為對共產黨哪怕是最微小的威脅,無論是真實的還是想像的,都扼殺於萌芽中。
當我們面對及處理「身份認同」這個問題時,我們不應把「國家身份認同」與「地方身份認同」放在一個對立位置,重心應放在處理國民身份認同度下滑,而不是去攻擊港人對香港這個家的強烈歸屬感。
今天全球經濟已是一體化,人類歷史亦一樣。在中史獨立成科拍板的這刻回望過去,初中歷史教育的萎縮更是可怕,修讀過歷史的初中學生甚至未及半數。試問中學生怎能夠培養出鑑古知今的技能?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