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稱「巴力」的營房大樓,是大館最古老的警隊建築物,建於 1862-64 年。有逾170年歷史的前中區警署建築群,現在是香港法定古蹟。2018年5月起正式對外開放,作為大館——古蹟及藝術館。
我瀏覽了687名獲授勳者名單數次,卻看不到律政司司長鄭若驊的名字。如果有人應該得到一枚動章,那就是我們勇敢的律政司司長,她去年11月在倫敦被示威者推跌,導致手腕受輕傷。
因為疫情嚴峻,香港人理性處理抗爭運動,多人參與的社會行動大為減少。但林鄭政府在抗疫上的不合格表現,在疫情嚴峻時政權仍然埋首搞鬥爭、搞分化的卑劣行為,香港人都看在眼裏,忍隱待發。
林鄭特首和鄧處長可以繼續否認「警暴」存在,並稱提此說法的港人及世界各地人士為有心抹黑或被人誤導之徒。但在言論自由的香港和其他地方,香港警隊這個「惡名」不會因此消失。
是勇武的示威者在去年6月圍堵立法會防止「送中」惡法被通過,但往後接近七個月抗爭運動歷久不衰,和理非對抗爭運動的支持是關鍵。踏入2020年,抗爭運動不能停、不會停,和理非要做到五大堅持。
保安局最近向立法會財委會披露,反修例風暴持續半年間,警務處人員獲逾時工作開支共約9.5億元,約1.35億元津貼,共收近11億元公帑。香港民意研究所最新調查,接近7成受訪者對警員加班津貼不滿意。
警察要改善市民心中對他們的形象,唯一的辦法是公平及公正的執法;這將是一條漫長的路,但若不能恢復市民對警隊的信心,就是暴力停止了,香港也不可能是安全和有秩序的城市。
準確而言,坐鎮北京的公安部部長趙克志才是香港警隊的「一哥」,他負責指揮着香港「當前最緊逼的止暴制亂、恢復秩序工作」,就連特首林鄭月娥、李家超、鄭若驊,看來也要向他匯報和請示。
區議會選舉所反映的民情,與過去半年多次民意調查的結果和社會行動的訊息並無二致。政權不要再誤信極左分析、迷信高壓手段。放下屠刀,回頭是岸。
全國人大法工委高調批評香港高院,理由是「嚴重削弱特首應有管治權」,已明顯地踐踏司法獨立和「兩制」。這種內外樹敵的「攬炒」,只會親者痛,仇者快;與警方的「陰乾」手法一樣,毫無實效,反而內外皆仇。
反送中運動已令很多西方國家要重新評估香港是否能夠維持其制度優勢。假若今次區選未能如期舉行,這肯定會重創香港作為制度優秀城市的形象。至於外資會否因此而離開香港,這個可能性是絕對不低的。
在這次抗爭運動中,香港學生表現的堅定、勇敢、創意,贏得香港市民以至不少海外觀察家的讚賞。希望他們運用大智慧和柔和的力量,推動所有大學校長以段崇智為榜樣,與同學同行,一起贏得港人和世人的尊重和讚賞。
在林鄭政府苦無對策的時候,卻有人覺得是機會。這就是中共及其香港支持陣營內的極左勢力,他們與警隊內的鷹派合作,再連結部分黑勢力不斷興風作浪,讓矛盾升級。極左唯恐香港不亂,因為亂為他們提供了奪權的機會。
當警察四處肆虐,香港人只會離這個良知的考驗愈來愈近。就算你沒有打算參與社會運動,但當你遇到這些情境,作為香港人,是否能夠見死不救,不作支援?我們的人性可以去到幾盡?
儘管毛式暴亂已是明日黃花,但是90年前毛澤東在這方面的思想,對於如何爭取民心、如何求同存異,依然管用。既然這場仗你們已無能為力,那倒不如先向革命先烈學習一下吧。
如果說僅僅是為了反對修訂《逃犯條例》,抗爭者的目的3個月前就已經實現,之所以持續長期抗爭,而且由「和理非」到暴力不斷升級蔓延,說明這次策劃者、組織者、支持者一開始就另有圖謀。
當前的反修例「戰場」不在街頭,而在民心、民意。無法撫順民情,很難平息街頭亂局。但目前所見,政府在民意戰方面並無任何策略。「止暴制亂」不能只靠警察,必須靠市民支持,才能成事。
林鄭月娥在1月11日出席警隊大匯演暨警民同樂日時致辭,讚揚警隊的文明和專業,是她多年來外訪全球各地推廣香港時的一張金名片。想不到時隔半年,香港好像已經褪色至暗淡無光,令人不願拿上手。
張曉明指出,中央高度關注當前香港局勢,並從戰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研判和部署。香港正面臨回歸以來最嚴峻的局面,當前最急逼和壓倒一切的任務,就是止暴制亂,恢復秩序,共同守護我們的家園,阻止香港滑向沉淪的深淵。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