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歸以來,受到反對派及外部勢力的蠱惑,一步步走向泛政治化。但無論左右派,意識形態凌駕理智肯定會出問題。最近國際社會發生的兩宗事件,均說明了政治化的可怕。
筆者翻出多年前讀過的《列根回憶錄——一個美國人的生平》(An American Life Ronald Reagan,北京新華出版社1991年翻譯出版),列根在書中引述任內接觸戈爾巴喬夫。
音樂有正面作用,也可以相當複雜。法國哲學家阿蘭·巴迪歐認為「音樂是當代意識形態最主要的操縱者」,「是一種能征服人心和思想的秘密武器 」;2017年BBC做了一個專輯,探討了音樂如何負面影響人類心理。
50年後的今天,雖然若干領域的合作仍在繼續,隨着動態競爭的加劇,中美兩國合作已經全面萎縮。雙方均以愈來愈消極甚至敵對的態度看待對方。然而,在內心深處,兩國人民彼此之間仍存在一種固有的吸引力。
在3月10日的兩會記者會,李克強總理回答西方記者對俄烏戰爭的提問:尊重各國領土主權,期望俄烏回歸和平之路。但是,和平之路仍難到來。自2月24日以來,烏克蘭民眾陷於俄羅斯入侵的戰火,流離失所、家破人亡。
2021年12月26日,是蘇聯解體30周年。原是蘇聯15個加盟共和國之一的哈薩克,近日發生街頭暴動,局勢動盪。其因之一,如同蘇聯解體,有權力過分集中的體制之弊,特權腐敗積聚民怨。
台灣領導者的主要責任是:要與周邊大國和平相處,選擇對台灣最有利的道路。台灣要多宣揚民主,少強調主權;民主展示軟實力,主權要靠硬實力。台灣可以用各種軟實力,增加兩岸交流的吸引力。
2020年之後的10年,中美兩國是否可能在南海的微型填海島礁發生短暫的戰事?在美國與台灣關係日益密切,甚至半結盟的情形下,面對民族主義高漲,中國大陸會否武力攻佔台灣?
1968年之後的10年裏,全球在70年代發生了兩次金融和經濟危機。我們無法預測未來10年,金融危機何時會降臨。但已故美國經濟學家赫伯特·斯坦因曾經說過,如果一些事情無法永遠持續下去,那它終將停止。
開羅會議結束之後,羅斯福總統與邱吉爾首相隨即飛到伊朗首都德黑蘭,在蘇聯大使館與史太林總書記召開三巨頭會議,並將開羅會議宣言給史太林過目以示尊重。
中美貿易戰若發展成冷戰,遠比蘇美冷戰來得嚴重!因為中國與全球各國經濟都有聯繫,美國若一意孤行要盟邦孤立中國,全球經濟勢必走向分裂,但圍堵中國政策,美國除了為難所有盟邦之外,美國國內經濟恐怕也將受傷。
中美的競爭本應是一種良性的競爭,相互促進,取長補短,對人類做出更大的貢獻。但美國卻把中國崛起看作是一種威脅,想阻止中國的發展,使用貿易戰是一策,禁止技術產品出口是一策,禁止科技人員交流可能是另一策。
美國認為我們是抄襲和複製他們,甚至竊取他們的知識產權。但不管美國人怎麼說,對於中國人來講,我們今天面臨這樣的困局,我們要找到出路,我們絕不可以自閉,絕不可以自畏,我們要有自信,但不是盲目的自信。
中國的經濟發展速度在過去40年領先大部分西方國家,並培育了一個人數以億計的中產階級。可以說,即使現在的格局是另一場新冷戰,美國的對手──中國──跟當年蘇聯完全是兩碼子事。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