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問題重中之重 周永新:李家超可汲取教訓達成目標
港大榮休教授周永新指出,李家超必須明白,解決市民的住屋困難,並不單是一項民生議題,更是保持香港長期繁榮和穩定的重要措施。從過去幾任特首的經歷,可以汲取四項教訓。
港大榮休教授周永新指出,李家超必須明白,解決市民的住屋困難,並不單是一項民生議題,更是保持香港長期繁榮和穩定的重要措施。從過去幾任特首的經歷,可以汲取四項教訓。
曾鈺成認為,習近平指示特區政府要「將穩控疫情作為當前壓倒一切的任務」,很難完全排除進一步押後選舉的可能性。但前提是押後的日子不能遲於今年7月1日,香港回歸25周年紀念日。
自兩岸關係陷入僵局,台港之間的聯繫便連帶受到影響。台灣駐香港經濟文化辦事處人員因拒簽「一中承諾書」,致使簽證無法獲得續簽已全數撤離,台港交流幾近中斷。
本文聚焦在問責制、香港電台和北京計劃改革香港的選舉制度上。對我而言,這是香港的又一根棺材釘。最近有太多的事情令香港電台變得沉默,我怕香港在被埋葬之前再也不能做什麼事情。
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5次會議本月20至22日在北京舉行,外媒紛紛揣測北京方面是否有意修改本港的選舉制度。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分析有關傳聞時指出,北京如何處理立法機關的選舉問題,可能會出人意表。
2019年成立的香港地方志中心,去年9正式開始編修首冊《香港志》。《總述 大事記》是整套《香港志》的第一冊,記述自新石器時代至2017年7月1日香港回歸20周年間7000年的香港史。
全國政協副主席、團結香港基金主席董建華17日(周四)出席團結香港基金會議並致辭,他表示,雖然世界正面臨前所未予之大變局,但相信在港人和政府的努力下,香港能重回黃金時代。
中國認為:香港的「高度自治」不能放任不管,其中一個原因是特區政府錯誤造就「通識教育」,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造就了反對中國、倡導港獨、大江東去不再回頭的一代。
曾鈺成認為,香港和新加坡在民主概念上大有不同,選民評價局長的表現,是看他推出來的政策能否成功,因此官員擔心的是立法會夠不夠票通過,所以他們先去立法會拉票,而不是到社區去拉票,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晏子說:「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97前和97後,香港的管治為何會南橘北枳呢?
回歸23年香港產生了四位特首,自由黨榮譽主席周梁淑怡對四位特首有不同評價,對現任特首林鄭月娥感到失望,指她在民生問題上未能做好,特別是房屋問題。周太對《港區國安法》亦有不同睇法。
全國政協副主席、前行政長官董建華表示,過去一年,香港得了重病,但我們不能夠諱疾忌醫;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不是洪水猛獸,而是救治香港走出困局的良藥。
大聯盟的宣言冠冕堂皇,包括呼籲港人團結,讓香港可以走出困局,重新出發。不過,假如此舉不是純粹選舉考慮,大聯盟必須認真思考,如何團結那些根據民意調查顯示不信任政府的大多數市民。
由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和梁振英擔任總召集人的組織香港再出發大聯盟,5月5日成立。第一個主辦活動將是本周末(5月9日至10日)在全港18區向市民派發1000萬個口罩。
由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梁振英作為總召集人的香港再出發大聯盟即將成立。面對這空前危機,董建華認為應該團結香港各方精英,為香港出一點力。
區議會選舉投票今日(24日)早上7時半開始,多區有票站出現排隊人龍。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呼籲選民踴躍投票,希望選舉能在平和環境下進行。
由嘉華集團主席呂志和博士創辦的「呂志和獎」今年已是第四屆,昨晚假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頒獎禮。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女士則榮獲「正能量獎」。
何志平是獲董建華邀請出任首屆問責局長之一。他放棄收入豐厚的眼科醫務,服務政府,是「愛港」表現。離開政府後,他進行的「外交」活動,也是「愛國」表現。因此,何志平應該符合「愛國愛港」的資格。
社會上很多人都質疑,人工島會最後變成大白象工程。這個說法,是站不住腳的。董建華可以擔保,人工島不單不會用盡香港儲備,相反,興建人工島是一項好的、有利的長線投資。
要實施23條國安法,會涉及香港法律的修訂,每一項修訂都是高度敏感且充滿火藥味。相比之下,土地房屋問題雖然棘手,但牽涉的主要是利益分配,不是政治對抗,應該較為容易處理。
為期10天的博覽以「驅動創新‧繼往開來」為主題,劃設「工」、「農」、「醫」三大主題展區,合共展示約60項古代展品和超過100項現代展品。
我們應該要清楚,世界都變很那麼快,怎麼可能說不變呢?如果留着50年不變的概念,會有誤解嗎?我相信會有很大的誤解,1997年至2047年完全不變,這不是一個事實。
團結香港基金主席董建華表示:「今日香港社會眾多問題總跟土地嚴重短缺有關,我們必須有信心,有勇氣,亦有責任為香港做長遠整體規劃,好讓年青人及下一代享有更多條件、更大空間,生活得更快樂,工作得更安穩。」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contact@master-insight.com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