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創新降低了先進技術的成本,並改變了許多人的生活,而這些改變亦可讓RCEP成員國受益匪淺。中國企業在繼續投資這些市場的同時,亦可促進區域的本土創新,支持這些經濟體,改善它們的公共服務。
有分析認為,美國釋放孟晚舟是向中國示弱,損害了美國的國際形象,但與美國在阿富汗倉皇撤軍比較,後者不是更加不堪嗎?美國撤軍,是為了調集更多資源應付中國和俄羅斯,釋放孟晚舟,美國肯定別有所圖。
2018年被捕後一直被軟禁在溫哥華家中的孟晚舟於加拿大時間周五重獲自由。另兩名在中國被扣押的加拿大公民康明凱(Michael Kovrig) 和邁克爾(Michael Spavor)亦已獲釋。
美國和日本歷史的教訓,叫我們走在復興之路上時,切勿讓民族主義情緒影響對未來的判斷與預測。在「一球兩制」時代裏,各國政府和企業如何在中美兩強爭奪話語權下生存?
2021年7月,美國又推出亞洲外交戰,用上中下三駟來分析,上駟布林肯訪印度,要拉印度入亞洲盟軍;中駟奧斯丁訪問新加坡、 越南、菲律賓,要在南海搞事;下駟舍曼出訪日韓蒙,硬要訪問中國。
組織架構、創新能力、人才建設等企業的基本面依舊是立足之本。在此之上,企業需要有足夠的憂患意識和進取心態,在動態的發展過程中同時具備宏觀的戰略思維以及微觀的落地能力。
在約束條件下,憑對新發展大局深邃的預判,尋找新的機會,找到後儘快跳躍和重點執行,建立能力(包括通過全球資源平台的組建和生態系統),進行成功跳躍,即是戰略的第三條路。
雖然美國政府對華為不會完全斷絕供應先進晶片,但筆者相信其仍會運用這「武器」,採取「時收時放」的供貨策略,藉此作為與中國在不同議題(包括政治和商貿)上討價還價的籌碼。
拜登出任美國總統後,相信貿易戰將不會繼續,但關稅可能不會取消。此外,拜登的價值觀與特朗普大相逕庭,相信環球市場投資氛圍會重回穩定,中國的科技公司也將有喘息機會。
國家主席習近平推出「雙循環經濟」戰略,以確保中國經濟在中美貿戰及全球疫情內、外圍不明朗市場因素下,亦能維持合理的增長。筆者認為,此戰略對國家未來5年短中期發展非常重要,甚具策略性。
曾任《信報》總編輯的時事評論員練乙錚,近日在《紐約時報》撰文,認為字節跳動旗下短視頻平台TikTok對美國「構成的威脅是真的」,並指中國以「農村包圍城市」的策略擴張軟實力。
十幾年前中國企業走出去是一個新穎的議題,隨着時間轉移,企業的關注點亦有所演變,從比較簡單的如何「出海」,進化到比較複雜的如何「成為全球化企業」等,代表着中國企業們在「走出去」這方面的不斷成熟。
中大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教授認為,華為之前大力投放科研擁有很多5G IP,所以美國有部署地打擊阻止華為發展,所以中國科研要有底氣,並指出,美國對華為安全系統漏洞指責屬子虛烏有。
美國不斷打壓華為,目的阻止華為發展5G。中大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教授認為,美國指華為安全系統漏洞指責屬子虛烏有,華為大力投放科研擁有多5G IP。一齊聽聽黃教授精闢的分析。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宣布擴大美國的「乾淨網絡」倡議,以確保美國的資訊網絡不受中國政府影響。這包括把「乾淨路徑」擴展至以下5個領域:「乾淨營運商、乾淨商店、乾淨應用程式、乾淨雲端儲存、乾淨電纜」。
各路媒體和政府將中國科技巨頭描繪成潛在的威脅,中國科技公司的全球化雄心很可能因此受阻。對中國持續的抨擊已經玷污了這些公司的品牌形象,因此他們在嘗試國際化營運時,將會面臨一場艱苦戰鬥。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相隔近3個月後首度舉行的白宮疫情簡報會上承認,新冠病毒疫情可能會在好轉前先惡化。他又表示,若中國成功研發出疫苗,願意與中國合作。
科技及金融戰固然是經濟戰的升級,金融戰是否已經開打及其影響,完全是難以預料,肯定殺傷力相當。至於科技戰,5G之外,華為受影響之後,美國已開始或計劃再向一批內地科技企業動手。
美方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政府正考慮全面對中國共產黨員及家屬作出旅行禁令。據悉,這項總統令的細節尚待敲定,特朗普最終也可能拒絕簽署,何況要落實執行也有實際問題。
中美關係今年隨新冠疫情不斷惡化,雙方在科技等領域針鋒相對。《紐約時報》周三的評論文章分析,兩國難以跨越意識型態的鴻溝,新冷戰正在成形,無論11月的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如何,都難以撼動中美對抗的格局。
德國及丹麥的民調機構訪問了全球53個國家及地區共12萬人,發現僅美國、南韓及台灣三地受訪者對美國抗疫表現的滿意度高於中國,另外40多個國家的受訪者均認為中國勝過美國,即約六成受訪者滿意中國抗疫表現。
世界衛生組織(WHO)警告,非洲目前尚未受到新冠病毒的最嚴重衝擊,但憂慮非洲可能面臨病毒「無聲」蔓延。與此同時,美國總統特朗普再提「中國病毒」,在美國國內引發種族歧視爭議。
美國宣布加大限制的幾乎同一日,台積電就宣布在美國設立生產線。有趣的是在於,台積電早前在年報中,曾經就說明一旦將生產線設置於美國,將會損害生產力及效率。為什麼台積電突然又有美國設廠的舉動呢?
新冠病毒引起發達國家對全球供應鏈的擔心和憂慮,但過去40年全球化的分工合作也不可能全面改寫。美國擔心製造業包括醫療產品設備上過度依賴中國,中國也同樣依賴關係到國計民生的美國農產品。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