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通脹離目標不遠,雖有上落,但大眾會知道聯儲局意向為何:通脹升溫就收緊政策,偏低就以放寬回應,不會出現什麼驚人發展。不過,當通脹衝破目標,像現時的趨向雙位數字,大眾面對的不確定性就大得多了。
對於實行了幾十年的聯繫匯率,我們尚且仍在小題大做,對複雜得多而且日新月異的加密貨幣,反正大部分人都不懂,作災難式報道就更加肆無忌憚,可以用更大的字體寫出更誇張的標題了。
俄羅斯進入烏東,無論怎樣解讀,最開心都是美國,據外電報道,烏克蘭境內首100名富豪,有96個離開烏克蘭,既然是走難,當然會預先將資金調走,美國得其所哉。美國何需加息?加息只是浪費彈藥。
資金流向對去年「熊霸」全球的港股本來極有利,唯在聯繫匯率下預期到了真正收水時刻,港股亦難敵可能出現隨外圍的一下終極震盪,加上內房債務危機未解決,出現Deep V走勢機會不輕。
房地產市場的價格很少會在加息周期的初段就立即回落的。因為,在加息周期的初段,不但通脹尚無法受控,而且經濟增長的勢頭亦會不錯。這些消息的正面作用,足以抵銷加息的負面作用。
美國撤銷對中國開徵的第二期25%關稅,估計中國亦會投桃報李,立刻撤銷對美國的第二期關稅,就算中國不撤銷,在沒有特別關稅之下,美國所有入口貨價格全面下跌,可立刻紓緩通脹壓力。
美國現時需要做的,不是打第二場仗,而是對之前所犯的過錯及時作出修正,以免為害日深。所以,估計美國會主動要求與中國展開新一輪的貿易談判,目的是把之前加的關稅減下來。
美國沒法靠打防疫針的方法去紓緩疫情,美國經濟的復甦勢頭將會受阻,聯儲局應沒有條件輕言收水;但另一方面,美國的通脹壓力卻揮之不去,美國可能再次陷入滯脹狀態,真是前景堪虞。
聯儲局過去幾個月來不斷指出的,是通脹受大量短期因素形響。從原材料緊絀到運輸延誤,這些因素終會隨疫情受控而消除,因此不用擔心通脹失控。吊詭之處,在於這說法是對是錯,視乎大眾是否信服。
資產負債表是大是小,相比下好像沒有什麼標準,當年2萬億美元的大數目令人震撼,誰知道金融危機完結時已積累至4萬億美元,後來縮表未成,一場新冠肺炎疫症又將規模加倍至今。
《世界是平的》的作者湯馬斯‧弗里德曼撰文,指前總統特朗普任內美國政府的干預政策「更多地刺激金融市場而不是實體經濟」,還窒礙了生產力發展,但兩黨都接受「永久低利率」,導致富者愈富,貧者愈貧的現象加劇。
中央社發表評論文章,分析特朗普爭取連任的形勢,文章指美國過去5年的經濟成長化為烏有,如果聯邦政府沒有斥資數萬億美元支撐經濟,經濟可能比1930年代大蕭條更難挽救,但無論誰入主白宮,都要面對經濟困境。
林行止認為,這本港最罕有最珍貴的商品──土地的市場需求殷切度已遜過去。本港土地有限,「地王」一寸難求。靚地竟然有價冇市,足以說明受內外政經衝擊,香港政經前景陰霾密布,物業投資熱度已降溫。
即使是美國,已經實行無限量化寬鬆措施,但財政部卻同時加大國債發行,根本全球不論國家及企業,已經到了喪舉債度日的地步,但不要忘記新冠肺炎疫情引起的經濟問題,其實只是4個月左右而已。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contact@master-insight.com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