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大戰略:回歸咸美頓式現實主義
從歷史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國家的大戰略,總不能跟它的原本設計偏離得太遠,否則將難以持續。美國自從冷戰勝利後,便把咸美頓主義拋諸腦後,大搞政權更迭和「意識形態十字軍」,令其霸權盛極而衰、國家債台高築。
從歷史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國家的大戰略,總不能跟它的原本設計偏離得太遠,否則將難以持續。美國自從冷戰勝利後,便把咸美頓主義拋諸腦後,大搞政權更迭和「意識形態十字軍」,令其霸權盛極而衰、國家債台高築。
賀錦麗能否當選總統十分依賴Z世代和千禧一代選民的投票。如果她成功當選,在4年任期間這些人將逐漸在身份、地位和經濟實力上走向成熟,他們的支持甚至對她在2028年能否連任更加關鍵。
特朗普在競選活動中被刺不死,大大有利於選情。除非出現特大意外事故,否則特朗普會成為下屆美國總統,已是路人皆可預測之事。他選了萬斯當競選拍檔,或得到高人指點。從共和黨利益的角度而言,萬斯確是不錯選擇。
特朗普於7月11日會見匈牙利總理歐爾班,討論有關結束俄烏戰爭的問題。而特朗普會見歐爾班不久後,便發生了槍擊事件,他大難不死,子彈只傷到他的右耳。這兩件事情聯繫起來看,後面可能黑幕重重。
美國總統選舉活動已經正式開鑼。然而,大多美國公民表示兩名候選人都投不落手。拜登常搞不清自己在幹什麼,腦退化病徵明顯,特朗普則一如既往,胡說八道、謊話連篇。就算民主黨有意換走拜登,臨陣換將難度也很高。
在和平時間,名義GDP較重要,因為貿易是以實時匯率作準的,亦跟某國家的經濟影響力有關係。但如不幸出現戰爭,就可能PPP GDP更重要,因為這決定一個國家的工業生產能力,包括武器如坦克、飛彈和無人機等。
今年的美國總統大選,真的會是一個多事之秋!而即將跨入的7月,更是一個多事的仲夏。因為政治舞台上的奇蹟並非絕無可能,尤其是在美國這個好戲連台、目不暇給、富有變數的大選之年!
4年前立場傾向拜登的《紐約時報》,直言拜登在辯論中「磕磕絆絆、語不連貫的表現在民主黨人中引發了一波恐慌,並促使他們再次開始討論他是否應該成為提名人」。
現年61歲的馬來西亞女演員楊紫瓊去年憑電影《奇異女俠玩救宇宙》成為奧斯卡獎歷史上首位亞裔影后。於周五在白宮舉行的典禮上,獲頒美國平民的最高榮譽總統自由勳章。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不久前訪問紐西蘭和澳洲,資深時事評論員盧兆興教授認為,王毅此訪可以達到加強兩國對話、溝通與合作的目的,但由於深刻的意識形態和政治分歧,這種成功似乎遇到了進一步突破的巨大障礙。
美國總統選舉正在舉行黨內初選。澳門科技大學商學院講座教授雷鼎鳴認為,特朗普回巢機會大,會馬上停止俄烏戰爭,跟改變以巴衝突現況。對中國政策又會如何?聽聽他的分析。
美國政府本月初宣布已下令軍方在加沙海岸建立一個臨時碼頭,供貨船卸下緊急物資,擴大人道援助。立法會議員黃錦輝教授認為,總統拜登此舉只為在大選中爭取更多支持,而且治標不治本。
美國德州處理非法移民問題手法與聯邦政府產生分歧。立法會議員黃錦輝教授為大家剖析事件為何演變成接近內戰?又怎樣影響總統拜登連任的勝算?
Taylor Swift雖然尚未站出來支持民調正處於下風的拜登,但肯定她最終會表態支持民主黨,她甚至會站到雙方選戰的最前線對嗆特朗普,這裏夾雜了天后與特朗普以往的恩怨情仇。
拜登已臻81歲高齡,特朗普亦屆77歲,兩位政治老人再度上演4年前競選總統的戲碼。對於全球綜合實力遠超其他地區的超級大國美國,卻由兩名精神恍惚的老人駕馭權力,怎不令人有憂心仲仲之感?
愛潑斯坦事件的水,到底有多深?天知,那些上流社會金字塔頂端的人知。我們現在看到的,知道的,都是背後力量目前想讓我們看到和知道的。他們達到他們想要的目的,點到為止而已。
民主黨人無法抑制對特朗普的仇恨,通過將政府和司法系統作為政治武器來對付他,結果反而卻可能給了特朗普第二次生命,亦給予共和黨第二次機會。
《世界是平的》作者湯瑪士‧弗里德曼在《紐約時報》撰文,認為美國總統大選過程驚險:「要不是關鍵州份的數千張選票,這很可能成為美國最後一次選舉了。」他形容特朗普恍似開着大巴士的瘋狂司機,險些撞死自由女神。
《紐約時報》莫斯科分社社長希金斯撰文,指特朗普拒絕接受選舉結果,並試圖使投票失去合法性,遵循的是類似由獨裁者、暴君和權貴組成的「好戰者俱樂部」策略。
行政會議非官守成員、金管局前總裁任志剛認為美國的金融制裁有多種選項,各種對香港造成的影響都不一樣,視乎美國的政治家會否理性顧及自己的利益才行動。但這並非絕對的事,大選後有什麼蛛絲馬跡讓香港早作準備?
美國總統大選,這不是一場選戰,而是切實的內戰。以特朗普共和黨為代表的保守主義,與奧巴馬拜登的自由主義,終於在全球化蔓延、武肺擴散、人類社會30年危機的臨界點攤牌而爆發。
拜登尚未發表任何系統或全面的講話,就中國問題闡明自己的立場,這對他成為候選人是有很大幫助的。在面對特朗普對華的強硬政策下,團結西方盟友會是拜登總統大選對華政策的選項之一嗎?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大選當前猛轟中國,刻意以中國議題打動選民,但《紐約時報》北京分社社長梅耶斯認為,對於北京來說,若然拜登當選美國總統,可能會為中國帶來更艱難、更複雜的挑戰。
聯合國大會成為中美兩國領導人隔空舌戰的場所。美國總統特朗普再次稱新冠病毒為「中國病毒」,指中國要為病毒大流行負責;國家主席習近平則強調人類正在同疫情進行鬥爭,各國要加強團結、同舟共濟。
美國總統選戰會否出現與中國議題有關的「十月驚奇」成為關注點。然而網上媒體Politico徵集多位資深中國問題專家的意見顯示,出現與中國相關的「十月驚奇」的概率並不大,儘管不能完全排除這個可能性。
距離美國總統選舉大約只有三個月,美國總統特朗普聲言若拜登勝出大選,美國人「都要學中文」。不過,他的外孫女阿拉貝拉(Arabella Kushner)幼年時就學過中文,唱中文兒歌、背古詩和《三字經》。
內地《環球時報》周日發表社評,指華府「重中國威脅」而「輕疫情威脅」的做法近乎「無厘頭」,因此美國政府當下行為邏輯「極度病態」,並指美方的對華制裁,帶有強烈競選造勢意味。
隨着美國總統大選距今不足三個月,自1984年來成功預測每一屆總統大選結果的美利堅大學政治歷史學教授李奇曼,預測今年民主黨準候選人拜登將擊敗特朗普入主白宮。
美國駐華大使的芮效儉讚許李登輝是歷史重要人物,在兩岸關係關鍵時刻成為民選領袖,象徵台灣民主轉型,後人會記得他在這個複雜的轉型過程中的領導角色。
中美關係今年隨新冠疫情不斷惡化,雙方在科技等領域針鋒相對。《紐約時報》周三的評論文章分析,兩國難以跨越意識型態的鴻溝,新冷戰正在成形,無論11月的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如何,都難以撼動中美對抗的格局。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contact@master-insight.com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