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粵港澳大灣區

按南海區政府公布,常住人口370多萬,海外僑胞計有40多萬,人才內聚與外擴,良性效應,不容小覷。(Wikimedia Commons)

家鄉南海

由香港坐車北上,到達今稱南海區之人民政府所在地桂城,雖然要用3小時左右,但並無疲憊的感覺,倒是近鄉情意上心頭,這是祖父母輩生長於斯之地。

任何計劃都必須與時並進,因應外部和內部環境和條件變化,而能靈活變通以高度適應新形勢。(亞新社)

「北部都會區」十題

「北部都會區」是香港規劃史上的一個重要標誌,也是關係到年輕一代甚或多代人的福祉。筆者希望「北部都會區」能成為「香港的浦東新區」,與中環商業核心區的「南部都會區」互相輝映。

20多年前8位麻省理工教授對香港的建議仍具劃時代意義,足以啟發如何設計香港經濟轉型的藍圖。(灼見名家製圖)

為何現正是香港經濟轉型的良機?

香港社會在九七回歸後,對政策改變普遍存在恐懼感,任何需要改變經濟政策的方案,都會受制於港英年代起已主宰經濟命脈的不干預方針這個舒適圈,當香港經濟面臨結構性問題時,社會各界均認為不干預政策實屬過時。

香港會計師公會新任會長鄭中正希望,帶領會計業渡過疫情帶來的艱難時期。

逆境中的領航者

去年,新冠疫情對人們的日常生活及工作造成嚴重影響。疫症威脅未減,香港會計師公會新任會長鄭中正明白前路依然崎嶇,希望專注支援會員克服困難。他分享今年的首要任務,以及公會推動會計業的工作及未來發展藍圖。

習近平講話更提到,「深圳是大灣區建設的重要引擎」,包括要「推動三地經濟運作的規則銜接、機制對接」,「以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建設為抓手」等。(灼見名家製圖)

香港融入深圳的想像

根據《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大灣區的發展戰略定位包括依託香港的自由開放經濟體,發揮示範引領作用,更好地融入全球市場體制,建成世界新興產業、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基地。

用深圳競爭壓力迫使香港改變現時苟且因循的狀況,若香港還不改動,被深圳替代,損失的將是自作孽的香港。(灼見名家製圖)

香港沒落?

深圳正全力、受舉國之力建設一個新型的城市與社會,作為全國的示範。香港在「一國兩制」、市場一體化的條件底下,與深圳合作,以此推動發展。

Page 1 of 5 1 2 5

按類別瀏覽

Currently Playing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