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屆香港藝術發展獎年度最高榮譽大獎──終身成就獎周二(11日)頒給得著名演藝及戲曲界藝人汪明荃,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形容,汪明荃是「終身投入藝文事業(包括推動粵劇發展)的殿堂級阿姐」。
「粵劇被譽為『南國紅豆』,是繼崑曲後第二個被列為世界級非遺項目的中國戲種。九聲六調、梆黃唱腔,絲絲粵韻早已滲透進我所在的這方水土,成為一代代嶺南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林穎施
之前看《雷雨》都是普通話版,沒想到粵語表演則另有一番韻味,劇中只有老管家唱了幾句,實在令觀眾吊胃口。這齣話劇今後若能穿插一點點的粵劇成分,相信會更加提升其藝術價值魅力。
驀然回首,鄧美玲在粵劇圈,已發展多年,從早期習藝於八和開始,至今已有40年的光景。憑着鍥而不捨的精神,她不斷追求進步,亮麗的表現,亦有目共睹。
杜煥雖然曲藝超凡,若非遇上榮鴻曾,或許他只會像所有瞽師一樣,帶着他的南音,無聲無息地消失在時代流轉的香港。作為民族音樂學者,能夠遇上杜煥,榮鴻曾自承實屬幸運。兩人的交集跨越時空,絕對是一段世紀之情。
大型粵劇《南海十三郎》,由佛山粵劇院在國慶期間走進香港觀眾的視野,一連三場,最後兩場更是連唱5小時,整場戲節奏緊湊,絲絲入扣,在如此艱巨的表演中對演員着實是一種考驗。
香港都會大學(都大)何陳婉珍粵劇研藝中心將於8月19日成立,志在進一步推廣粵劇文化,未來將透過與香港粵劇藝術團體的合作,推動粵劇發展。本社特別專訪都大人文社會科學院副教授陳家愉博士暢談成立過程。
我問過很多年輕人,為甚麼對粵劇的興趣不大?除了「老套」外,最大的問題是:即使粵劇有藝術價值,卻無時代感。劇目、內容、題材、語言,都是古代的,跟今天的生活格格不入。
大灣區「9+2」不僅是一個地域概念,也同屬嶺南文化圈。嶺南文化的根在珠三角地區,源遠流長,人才輩出,在過去半個多世紀,嶺南文化在香港得到很好的傳承,並且發揚光大。
記憶裏,任白最後一次同台演出,是在1972年的「六一八雨災」籌款節目,由無綫電視舉辦。當年仙姐帶病演出,歌聲悅耳。這個世紀的任白同框,至今還令人回味,津津樂道。
本港中小學音樂課堂教授粵劇的現況,無論在質和量方面仍然是強差人意的。歸根究柢,我認為主要原因是教育界的持份者,包括辦學團體、校長、教師和家長等都不了解學生學習粵劇的優點。
在香港藝術節創辦初期,新馬師曾已兩度亮相其間。2022年,適逢藝術節邁向50周年,他們特意邀請多位當時得令的粵劇演員,在名伶新劍郎帶領下,演繹4部新馬師曾的首本戲,向一代伶王致敬。
楊麗紅為張月兒的得意門生,出身梨園世家,自幼得名師指點,習唱粵曲,並在歌壇登台,開始演唱生涯,藝名「小麗紅」。她也演粵劇,演出經驗極為豐富。其後則專注曲藝發展,90年代開始授徒,積極投入教育工作。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將於9月呈獻「百花競放耀梨園」粵劇演出,雲集超過40位紅伶和青年演員帶來連場精彩好戲,展現梨園百花競放、薪火相傳的精神。
吳仟峰(仔哥)被粵劇名伶阮兆輝稱讚為「現時香港戲班生行中最好的薛(薛覺先)腔名家」,他於農曆新年前接受專訪,暢談自幼的學習經歷,多年的習藝心得,跟名家的觀摩互動,以至今時今日的演出大計。
香港著名粵劇正印花旦尹飛燕,多年來在戲行中默默耕耘,藝術水平極高,近年更為粵劇的傳承費心盡力,積極投入教育工作。日前她於百忙之中抽空接受專訪,細說當年和近況。
近代,由於有不少廣東人移居世界各地,粵劇藝術亦隨之廣為傳播;八和會館也先後成立了不少分會。現存的分會遍布世界18個國家和地區。廣州的八和會館被海內外粵劇界人士尊為「母會」。
音樂巨匠朱慶祥認為,粵劇反映了香港人的性格,我們靈活、求變、中西合璧、充滿創意。粵劇講求演員和音樂之間的合拍,這份和諧和融洽,正是作為生活在香港數十年的老人家,對未來社會的期盼。
著名舞台導演、演員及藝術家毛俊輝認為,香港具備培養藝術創意及戲劇創作的條件,可是未有充分利用。粵劇方面,他提倡在傳統基礎上研究創新,將粵劇精神流傳下去。
《山水》中變化萬千的水墨及寫實的山水背景都由同一部投影機造就,配合多種舞台燈光、音樂節奏、舞者出場的位置及移動的布景,竟然如此天衣無縫,十分佩服。
近年不少新興粵劇出現,反應兩極,也有不少人擔憂粵劇界人才凋零。今年書展,粵劇名伶、「萬能泰斗」阮兆輝與讀者座談,寄語新人演員必須勤加練功、不恥下問,才能演出粵戲的神髓。
香港文化的美麗,不是它不想停留下來,陪伴世世代代;只是我們絕情負義,一生人,從沒有關心過它。文化和藝術,在祭壇上晃了晃,掉倒在地上,此後,香港人又碎了一件永不還原的寶物。
長袖善舞背後,周教授是粵劇藝術愛好者,更是已故粵劇大師林家聲博士的入室弟子。師父的藝術修養、人生哲學、待人接物的態度,對周教授影響深遠,同時令他確立推廣藝術文化發展的決心。
粵語時代曲除了搞笑歌外,通常是不會如粵劇般翻用現有曲調的,基本上每首新歌便是新作旋律。毫無疑問,以電視歌深入尋常百姓家的程度,顧嘉煇確是粵語歌的一級大功臣。
將粵語歌帶離玩票、業餘階段,必須有一群肯冒險的全職參與者。活躍於1950至80年代的周聰(1925-1993)一馬當先,當年便是以一個全職樂人的身份投入,力圖將粵語歌帶上一個新的發展台階。
華道賢教授擔任演藝學院校長八年,將於本月底退休,開展人生另一階段。由澳洲來到香港的他,極其看重本地獨特的文化特色,並將科技融入教學,促進多元文化共融。
1941年香港總督向日寇投降,日本逼馬師曾登台演出,為日寇佔領香港作賀。馬師曾斷然拒絕,帶領全家冒險偷渡澳門,輾轉投奔抗戰大後方,繼續投身抗日演出活動。這段可歌可泣的歷史,近80年來不斷被人們傳誦。
身為名人之後,被世俗之見誤解,在所難免。何況父親馬師曾給我的精神遺產令小子受用終身?2000多年前中華大地百家爭鳴的開放氣象,是我從父親的啟蒙教育承傳下來的無價寶。
馬大哥這種從生活中提煉,並進行藝術誇張的表演,毫無矯揉造作之弊。對馬師曾前輩的這點深刻印象,一直成為我從藝60年來學習的榜樣,我從中體會到,戲曲的唱、念、做、舞,都是為了塑造人物形象。
今時今日,新劍郞在粵劇藝術上的成就,已備受肯定。他認為演粵劇,必須要有心,才能演活戲中的角色。而唱腔在角色的表現中至為重要,演員不能為唱而唱,一定要唱出人物的心聲,表達人物的感情。
公大以粵劇晚會「戲說紅樓夢」為創校30周年重點慶祝活動之一,特邀請到藝術界大師朱慶祥、王勝泉以及毛俊輝坐鎮,粵劇界名伶演出五段《紅樓夢》經典回目,以及由白先勇教授及劉再復教授的錄像對談揭開序幕。
自小醉心粵劇的戲曲學院學生梁非同,希望從前輩和師長身上學習功架以及尊師重道的傳統美德,而更重要的,是傳承戲曲文化。她和一眾戲曲學院學生象徵着粵劇的未來。
對於粵劇藝術,羅家英的個人取向就是──「堅持」。所謂飲水思源,一路走來,他靠的是華光師父賞飯吃;今時今日,他要回報華光師父,積極推廣粵劇這門本土藝術,並致力培養新秀,期望粵劇能開展出新的天地。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contact@master-insight.com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